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城川镇教育委员会咀头小学 李光耀
作文不仅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语言基础,还要能恰到好处地应用这些语言知识,此外还要求学生能对身边及周围的事物有所感触,并通过文章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这对于小学生而言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导致小学生不愿意写作文,对作文课有抵触情绪。可见解决这一问题,激发小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提升其写作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通过作文可以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其语言知识的应用能力。虽然大部分学生意识到了写作的重要性,但仅有很少一部分学生对写作感兴趣,因此作文成了小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很多学生表示一遇到作文课就不知所措,教师一布置写作的作业就会感到无话可写,“谈文色变”的情况在小学生中比比皆是。不会写作文、不愿写作文、对写作有抵触情绪是很多小学生对写作的态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其写作能力成为了教师的教学重点。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生活中与学习中的事物没有认真细致的观察,其所获得的感悟就少,因此在作文课堂上往往会出现无事可写的情况。即便是部分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写作要求完成作文,但也仅限于将事件完整地叙述出来,缺乏真情实感的流露。此外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大,除了校内学习之外大部分学生都要面临着课下补习班,繁重的学习压力导致学生很少有时间参加一些课外活动。阅读课外读物的时间相对较少,没有丰富的社会阅历,这都导致了学生的生活感悟不足,这些内容落在纸面上就会显得生硬苍白。很多学生在教师布置完写作任务之后,往往是通过想象来完成作业的,也导致了其写作的内容不真实,脱离了生活实际。
一篇优秀的文章首先要做到语言通顺、叙事完整,其次则应当有较优美的语言与丰富的情感,而想要做到这些,日常积累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从小学生写作的实际情况来看,词汇贫乏、词语搭配不当的情况屡见不鲜,例如“今夜阳光明媚”。这与小学生生活经验浅薄有着密切的关系,小学生在写作时无话可写,把能够想到的词汇生拼硬凑造成了写作困难。
第一,用熟悉的事物激发兴趣。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应当有一个较为宽泛的范围,命题要具有开放性,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从其所熟悉的实物着手。例如写我最喜欢的小动物,记周末小事等,这种学生所熟悉的事物才会引起表达的欲望,才能有话可说。
第二,用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写作能力是通过慢慢积累才获得的,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安排一些简单的任务,保证学生可以通过努力完成。这样就增强了其写作的信心,使其可以坚持写作,对于一些较好的文章,教师还可以作为范文在班级上传阅,受到教师的表扬与肯定也能激发小学生的写作信心。对于一些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教师更要积极鼓励,对其文章中一个优美的句子,一个恰当的词语进行表扬。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使其坚持不懈地写作,并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提升写作水平。
第一,在阅读中积累。读与写有着密切的联系,读的文章越多,涉猎的种类越广泛,学生的思维则越开阔,在写作时才有丰富的素材与词汇。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阅读、广阅读,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还要进行摘抄,将文章中比较优美的句子或成语等摘抄下来,不断地积累语言材料。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学习他人文章的表达方式、写作技巧,并应用在自己的文章中,给文章添彩。通过课外阅读,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在巩固课内知识的同时涉猎更多的课外内容,学生的写作语言才会更加丰富与精炼,解决了文章中生拼硬凑的问题。
第二,在生活中积累。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能够成为写作的素材,只是人们不善于观察与发现,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生活,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学生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校园一角、家庭小事或者是记录同一类事物之间的个性、差异等,这些都可以引入到文章写作中。例如,学生可以记录一株植物的生长过程,将其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衰落等都记录下来,这一过程恰恰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拥有了敏锐的观察力学生才能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其写作的素材就会越来越多,写作能力得到切实提升。
很多学生的文章没有真情实感,这也是其文章不能成为优秀文章的关键所在,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给学生创设真实情景,让学生有切实感受。教师模拟的情境越真实,学生的参与度就越高,而身临其境的感受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例如,以《我的同桌》为题目的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小游戏,并且要求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观察同桌的表现。从语言、动作、神情等多个方面来观察并分析,如此才能抓住同桌的个性特点,其写作才更加细致具体。这种情境模拟的教学方式不但锻炼了小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促进其将自己的真实感受融入到文章中,给文章添彩。
作文不仅仅要求语言通顺、叙事完整,还要求其有细致入微的描写并蕴含丰富的情感,这样才能成为一篇优秀文章。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写作积极性,引导学生在阅读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通过情景模拟给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