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悬念 让语文课堂充满灵性

2020-11-25 20:25江苏省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0年22期
关键词:悬念设置意识

江苏省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 齐 娜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始终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巧妙地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并进行主动探究性学习,从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对学习语文保持浓厚的兴趣。

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的流程,巧妙地设置悬念,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为解开心中的疑惑,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与学习。

比如,在教学部编版三年级《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有关西沙群岛美丽景色的视频与图片,当学生看到一幅幅西沙群岛的迷人景致时,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惊叹之声。看着眼前的美景,他们还会急切地想知道“视频里或者图片上,这个美丽的地方究竟是哪里?”教师不要急着公布答案,而是要等播放结束之后,要求学生:“既然大家对这么美丽的地方充满了好奇,那就抓紧打开书本,寻找答案吧!”此时,学生心中已经充满了疑惑,他们便会立刻打开书本,去寻找答案来解开心中的疑惑。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利用设置悬念的形式,不仅可以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让他们愿意深入学习之后的内容。

此外,由于小学生的自我控制意识较为薄弱,上课时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因此,借助动态的视频、图片、音频等教学辅助手段,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有意无意的注意,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满足学生求知欲望

了什么?究竟是什么样的掌声给她带来了如此之大的改变?”这样设置悬念,能够让学生对“掌声”充满好奇。他们会渴望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掌声能对一个人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于是会主动走进文本,走进主人公,去进行主动探究性学习,并用心地感受掌声所包含的关爱与友谊。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身处地地进行换位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讲述故事内容,去感受掌声的无限力量。因为学生心中已经对“掌声”产生了疑惑,就会迫切地希望得到解答,因此他们自然就会处于高度集中的学习状态。

俗话说:“学贵有疑。”学生心中有了疑惑,才能更有效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猎奇心理,找准教育的时机,设置适宜的、有价值的悬念,真正开启学生思维之门,满足学生的求知心理。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自己心中的疑惑与不解,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

三、活跃学生思维能力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他们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开心中的疑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儿童这一心理发展特点,运用设置悬念的方式,激起学生的质疑意识,让学生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要学。

比如,在教学部编版《掌声》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大家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你是否得到过别人的掌声?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得到的?你觉得掌声里包含着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进行回答后,教师再追问:“在文中,主人公英子因为掌声而改变了自己,甚至改变了自己的一生。她经历

古语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正。”由此可见,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与疑惑具有紧密的联系,学生只有在心中产生了疑惑,才能主动地进行思考,而思考的过程也就是智慧生长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要通过设置悬念,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深入的思考。

比如,在教学部编版《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内容,对于故事的结局进行大胆猜测,并设置悬念:“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最后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大家猜一猜,并说说自己的理由。”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结局。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想法,在听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故事的结局是开放性的,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参与面,畅所欲言。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会根据已知的故事情节,展开大胆的想象与猜测。这样不仅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还能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总而言之,教师要巧妙地将设置悬念融入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让他们在质疑、解疑的过程当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并且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当学习变成学生主动的行为,他们自然会不断探究与思考。这样的教学才是高效的,这样的课堂才是灵动的。

猜你喜欢
悬念设置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巧设悬念增魅力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栏目设置一览表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智英赛:曹岩磊爆冷破断王林娜加冕无悬念
《无我》:一具身体,两种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