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林,马颖莉
在创新创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明确指出,创新人才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和源泉,要大力推进创新人才计划,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而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文献发现,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J.R.Guilford 认为创新人才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广博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卓越的文艺天赋和坚强的意志特征。 R.J.Sternberg 认为创新人才具有自由的思想,同时具有质疑和批判的精神,具备很高的职业道德素质。 以上表明创新人才所具有的一些共性:一是创新人才具有扎实和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二是创新人才具有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三是创新人才能够为组织或者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
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尤其是高校的管理体制、招生制度、教育质量、办学效益等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高校的总体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差距很大,同时与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也还有一定的距离,高校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的环节,只有着重把握教育发展的规律,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高校发展和改革的核心任务,才能使高校不断培养出高素质高创新能力的新一代青年大学生。
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工程的核心,综合素质教育是学生集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的健康素质于一体的综合素质,而创新素质是综合素质良性互动的具体体现。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认为在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前提下,素质教育理应彰显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价值,只有素质高的人才能成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要解决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能够各方面全面发展, 提高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型人才,应当以素质教育为根本,更应将素质教育进行拓宽。
高等院校在党的教育方针引领下,坚持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进行了很多积极尝试和有价值的探索,也初步有了一定效果,特别是985、211 等一批名牌大学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已走在高等院校的前列,充分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但高等院校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观念上还没有完全到位, 没有完整形成创新教育体系,在建立创新型教师团队、充足的资金投入上还有很大的差距,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使培养教育仍未能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 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第一,认为只有高学历者才是创新人才。 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 大家普遍认为创新人才应都是高学历的人。 其实学习经历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能力,更不等于创新力。 有一些唯学历论者认为高学历即高素质,这是对高素质的浅俗化理解;另外有一些唯出身论者认为名牌大学培养出来的就是高素质人才,这些都是片面的理解。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现在的社会,拿着博士和硕士文凭的不知道公司如何开业,大有人在。 研究表明,有的人虽然学识渊博,满腹经纶,之乎者也,但“书呆子”气严重,并没有什么创新和贡献,只会教条化地死板执行。 而有的学者并不具有很高的学历,但他们依然有很高的创新能力。 重点大学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同样职业学院等也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所以创新人才的培养在任何一所学校都不能忽视,都不能以自己学校档次作为借口。 第二,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大。 英国、美国高等教育历来文化传统非常崇尚自由、科学和理性,注重启发创新教育,而中国受儒家文化思想传统的影响,人们普遍存在着重传统权威,不具有批判式精神;重经验积累,缺乏理性分析;重中庸和谐,缺乏竞争意识;重整体大局,缺乏个性化独立思维模式的问题。 这些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阻力,正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人们习惯于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保持一种平庸心态,不愿意去冒险,削弱了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
我国政府机构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中央权力也步步下放,但高校自主权依然较小,缺乏学术该有的自由制度,创新气氛不浓。 从经济制度来说,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时间比较短,有很多不完善、不成熟的地方。 在精神生活领域上,计划经济的痕迹仍然存在,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是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较多,根深蒂固的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高校师生求新求异、勇于冒险、积极参与竞争的精神相当缺乏。
全面理解创新人才的深刻内涵,树立正确的创新人才观。 在平凡的工作中,能够通过创造思维方法获得有价值的创造性成果的,均为创新性人才。 无论是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还是文学艺术领域,也无论是研究型大学、省属高校,还是高职高专,凡在社会各个领域中能够做出创新性贡献的,都是创新人才。 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有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也有值得发扬光大的地方,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挥孔子的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的经典品格,把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核心。
教育制度创新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 一方面主要从政府入手来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避免对高校进行过于呆板的管理,从刚变柔转变职能方式;另一方面弱化社会本位制度,增加信息、信贷、法制等多方面的服务,提倡社会参与由集权变为分权,以前的教育运行都是由政府计划安排,现在可以逐步改为社会机构承担,同时充分发挥市场的适度调节作用。
高校必须找准定位,办出特色,具备其与众不同的聚焦点,通过分析学校目前实际情况,确定学校的类型、地域优势、规模等,来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格、培养途径、教学过程等,发展自己的专长,从而使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同时要放眼教育国际化,了解国外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吸收外国的优秀文化,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特别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