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薇
(福建省泉州市东门实验小学,福建泉州 362000)
“素读”是通过朴素文字符号来领会文章作品内在蕴涵的阅读方式。《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有“素读”一词,这一词是日本对中国古代私塾教育的定义,指在学习过程中,不先要求学习对象理解学习的内容,强调以记忆学习为中心,要求学生反复朗读,以至成诵甚至烂熟于心[1]。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逐渐理解领悟,从而达到夯实文化根基的效果。
20世纪上半叶,我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国学大师:胡适、鲁迅、季羡林、沈从文、蔡元培、王国维、老舍、陈寅恪、钱钟书……许多文学大师从小接受乡村私塾教育,他们孩童时都是在私塾里大量素读经典。据说钱穆先生九岁就能熟背《三国》,除《四书》外,还背熟了《朱子章句集》;杨振宁先生在初入中学时背诵过整本《孟子》;朱自清《经典常谈》说道“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唐诗三百首》……这些经典著作,在国学大师幼年童年成长过程中发挥着积淀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地位稳步提升,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成立了众多国学院,国学进入校园已成为许多有识之士的共识[2]。
如何更好地学习与传承国学?笔者认为,把国学引入中小学课堂,大力提倡“素读”,让学生从小读经典,耳濡目染,是弘扬传统文化行之有效的方式。
2014年,笔者负责泉州东门实验小学一(3)班语文教学工作,为了配合笔者的福建省教育厅“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中低年级素读儒经的探究”的研究,学校安排二(3)班一起尝试素读,让传统国学走进课堂。实践素读的两个班共有116名学生,笔者将集中诵读与分散练习相结合,在每周一节的校本课和每天二十分钟的晨诵里,安排两个班级集中素读儒经,并每天要求学生进行分散背诵练习。
笔者认真学习台湾教授王财贵的一系列教学理念,参加各种有关培训,进一步了解目前学生的家庭现状,对师生素养现状、文化底蕴进行调查分析,筛选出适合小学生素读的国学经典文化内容,一年级读《论语》《唐诗三百首》,二年级读《孝经》。通过教师的带读、学生的自读,笔者每周安排相应内容,要求学生背诵,力求忠于原文,不添字、不漏字。在班级布置上,笔者营造国学文化环境,以氛围熏陶学生。课后,笔者请家委、家长每天在家监督检查孩子完成“素读”作业,并不定期召开家长会,交流素读经典心得。此外,每四周笔者会安排一次学生诵读交流和征文活动。
几年来,我们和学生一起读了蒙学国学经典。经过素读训练,两个班学生的记忆力显著提高,对于新学的较长的课文,两天后一大半学生就能熟练背诵,而非实验班的学生一周后还有一半以上背不清或背诵不熟练的情况。经过素读训练,实验班学生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充实,他们更懂得爱、更宽容、更惜时、讲诚信、体谅父母教师、热爱生活、珍惜友谊……“读千年美文,做谦谦君子”,学生身上洋溢着浓浓书香气,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品性和修养,懂得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能够享受快乐人生,逐渐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了远大目标。
在几年的实践过程中,素读的作用和效果显著,使经典教学取得了更深层次的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一年级到六年级的识字量是2500字,一部《道德经》五千字,其中不重复的字1800个,《论语》中不重复的字1399个,仅仅两部书中3199个字就远超小学六年学的字。学生没有过认字关是不具备阅读能力的,那么多科目,该如何学呢?低年段学生的阅读水平较低,需要教师一句一句带读,一句一顿、一张一弛、一呼一吸,学生一句一句跟读,不求背诵、不要求考试。所有学生跟着教师大声朗读,读得酣畅淋漓。一个学期下来,全班大部分学生能背诵《论语》,其识字能力可想而知。南怀瑾先生说:“汉字是打开中国文化宝藏的钥匙,钥匙拿不到,宝藏打不开。[3]”
浙江大学的唐孝威在《脑科学导论》中介绍:人类的脑细胞大概有140亿个,有1000亿个神经元。每个脑细胞是各个独立的,但在接收到世界的信息时,这个脑细胞会长树突,就像树木长树枝一样凸出来[4]。因为细胞与细胞之间虽然独立,但距离很近,若相邻的细胞长出树突,就会变为突触,即树突相接触,突触就变成将来信息沟通的管道。王财贵教授在演讲《教育就如此简单》中说:“外界的讯息反复刺激,刺激20遍到30遍以上,这个管道就构建得非常巩固,乃至一辈子。[5]”
八九岁是学生脑部发育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开发右脑记忆的最佳时期,记经典和记电视广告词没有难易之分,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坚持读经典的学生在记忆古文和现代文时,基本都能在读过两三遍后背诵出来,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学生通过经典诵读培养了记忆能力,一旦学生形成记忆能力,便能轻松记忆任何科目的知识。
学生在儿童时期记下这些经典,在以后的人生中自然会理解、感悟,并在生活中践行经典的内容。学生读“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脑中浮现大河滚滚东流的画面,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想象晴朗夜空的壮观美景;读“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想到颜回艰苦的生活和乐观的人生态度;读“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想到春风和煦,愉快出游的悠闲。
笔者曾听到过一个国外案例。200名学生分为2组,一组看电影《白雪公主》,一组听《白雪公主》的故事,然后画白雪公主。看电影的学生画出的白雪公主千篇一律,听故事的学生画出的公主各不相同,各具特色。三年后,研究者组织这些学生再画一次白雪公主,看电影的学生画出的公主仍与之前一样,而听故事的学生画出的公主又展现出新的特点。
身为教师,我们应抓住学生的黄金时期,采取最恰当的方法,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更好地教育学生。从笔者的课堂效果来看:当笔者抛出问题时,学生往往会得出非常丰富的答案,学生的思考是发散的。由此可见,大量素读经典,能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给学生的想象插上翅膀。
以读《论语》为例,读《论语》最重要的是践行,这也是君子与圣人追求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告诫学生待人要宽容大度;“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让学生体会到尽职诚信的道理;通过“不怨天,不尤人”,学生可以学习勇于面对困难的乐观态度……生活、工作、学习中处处都是学问,教师应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生命感受圣人的高尚品德。《论语》中的内容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学生只有具备健全的人格,形成端正的品格,怀有求知的热诚,才能成为有德有才的人。“蒙以养正”,养正是第一目标,养正就是养心,儿童天性未染污,善言易入,因此,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善心、信心,以诵读经典来培养学生的根本智慧与定力。
总之,素读国学经典是培根铸魂之举。实践证明,传统经典教育和现代主流教育相结合,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记忆力和想象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让素读进入课堂,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课堂中,让学生在经典的熏陶下,提高识字量,增强记忆力和领悟力,从而形成健全的品格,使学生深刻体会“仁、义、礼、智、信”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