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伦·金斯伯格美学观评析

2020-11-25 16:20李颖娜
外语学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斯伯格艾伦意象

李颖娜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150080)

提 要:艾伦·金斯伯格诗歌美学观的核心是追求独特而纯粹的“真实”,为实现这个目标,艾伦·金斯伯格在诗歌艺术和诗学观上不懈地探索与追求。 他对犹太神秘呼吸的理解、对疯狂意象的诗意运用、对音乐和绘画形式的借鉴等都表现出对诗学的探索与革新。 他所追求的“真实”是对技术社会统治的反抗与批判,是代表美国底层民众对渴求自由的呐喊,是对大众文化丧失真正个性与创造性的超越。

1956 年,美国文学“垮掉派”重要代表人物艾伦·金斯伯格(Allen Ginsberg)的《嚎叫》一诗横空出世,震惊美国文坛和整个美国社会,开创后现代派诗歌先河。 艾伦·金斯伯格这位富有创造精神的诗人,以《嚎叫》这一时代的作品表征着不拘一格的、具有冲击力的审美感受,表征着以新鲜的、标新立异的审美原则使诗歌展现富有魅力的精神景观,表征着诗人对僵化、平庸的工业化社会生活方式的挑战与反叛,从而确立自我的独立存在。 《嚎叫》使“垮掉派”文学获得广泛的社会关注,进而影响20 世纪50 年代诗歌的转向,成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 如果说艾略特的《荒原》是划时代意义的经典作品,它确立现代主义诗歌的规范,那么20 世纪能与之媲美的只有艾伦·金斯伯格的《嚎叫》,它的一声呐喊开始建立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的规范,并推动从审美诗学到文化诗学的转变。

1 艾伦·金斯伯格诗歌美学观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

文学是社会文化的直接反应,而二战后的美国社会文化,尤其是喧嚣的60 年代文化更是美国社会现实的反应。 在政治方面,麦卡锡主义成为政治迫害的同义词。 在此思想统治下,正常的思想交流与问题探讨成为人们相互监视与告密的原由,这使许多青年人失去生活的目标,丢弃崇高的信仰,沉浸于“垮掉一代”的生活方式中;在思想方面,非理性主义思潮在美国的盛行为“垮掉派”提供理论依据。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叔本华的“作为表象和意志的世界”、尼采的“重估一切价值”都直面人生。 他们认为,“人的本能冲动造反逻格斯”是现代性的本质,个人的肉体、欲望和意志具有不可节制的力量;思辨理性与日常伦理是软弱与空洞的,价值理性的律令使个人的生命无力承载如此沉重的崇高,理性只是手段,生命才是目的。 这一思潮成为艾伦·金斯伯格美学观的重要思想背景。 在社会生活方面,尽管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丰厚的物质生活,但科学技术与官僚制社会组织的运行将每个人都变成国家机器上的齿轮或螺丝钉,变成缺乏精神情感支持和没有激情欲望并屈从于组织规章制度的“机器部件”,人由此被消解在给定的秩序中,丧失批判与超越的维度,成为受制于规则的单向度的人。这种生存现状成为艾伦·金斯伯格大声呐喊以冲出社会禁锢的社会现实基础。 政治上的压迫、思想上的非理性主义、社会生活中的“非人性化”的生存境遇给予艾伦·金斯伯格冲出思想与社会禁锢的激情,并使他的个体主体性得以彰显。 作为“垮掉派”最叛逆、最乖张、作品最多、最出色的幸存者,他不仅参与和引导诸多学生活动,而且他的诗歌更是发挥着武器和号角的作用。 正如美国著名诗人兼活动家爱德华·桑德斯所评价的:“就引发和催生他那个时代的社会和政治变革而言,他比历史上任何一个诗人所起的作用都大得多”(摩根2005:16)。 他的诗歌体现出受压抑的底层人民对制式化与程序化社会的反抗和对自由的渴望。

无论是内容还是表现手法,他的诗歌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和其自身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 作为外乡人的边缘感,以及父母对其政治观点的影响,加之绝佳的诗歌天赋使他的诗歌充满个性、力量与预言性。 他的诗歌在早期和晚期风格并不一致,但始终如一的是他对纯粹“真实”的美学追求。

2 艾伦·金斯伯格追求独特的“真实”

作为时代的文学先锋,艾伦·金斯伯格诗歌的魅力与活力承载着时代的呐喊,这种呐喊呼唤着被虚假繁荣与思想禁锢所遮蔽的“真实”,他诗歌美学观的核心是追求一种独特的“真实”。 这种独特的“真实”不仅体现为追求思想解放的深刻的“真实”,还体现为追求诗歌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存在的“真实”及追求个体主体性独立的心灵的“真实”。

2.1 追求思想的“真实”

二战后美国经济跃居世界之首,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 同时随着科技及电子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工具理性凸显并遮蔽价值理性,使规制化与程序化成为统治人的思想与规范人的社会行为的标准。 隐蔽在物质繁荣外表之下的不平等、恐慌与其他诸多社会问题不断激化,人们渐渐地失去自我,颓废、痛苦、压抑、愤懑的情绪充斥整个社会,因此社会危机四伏。 法兰克福学派赫伯特·马尔库塞(H. Marcuse)指出,“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创造出富裕的物质生活来满足人们的需要,把人们变成统治制度的消极工具。 但是,它所满足的这种需要并不是人们的真正需要,而是由特定的社会势力在抑制人们时加诸于人们的需要——虚假的需要”(徐崇温1982:321)。 因此,打破规制社会的束缚、探寻精神的自由与思想的解放、注重思想表达与自由的向往,成为这个时代少数社会精英的追求。 作为诗人的艾伦·金斯伯格自然地成为一个批判性反思的少数精英人物,他以诗歌的形式对当时美国社会的虚假繁荣,尤其是物质繁荣背后人们精神文化的极度空虚状况进行强烈而深刻的揭露与批判。 他将美国社会比作监狱,主张要真实地去面对它,不要任何修饰,将它赤裸地展露出来。 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压抑得近乎疯狂,那么就把这些疯狂展示出来,对这个极权高压的社会进行反抗。 他要剥去“虚假繁荣”的外壳,去寻求那种深刻的“真实”,去释放自我的思想,去追求个性的自由,去追求真率坦诚的新生活。 他对思想的“真实”追求,正如莫里斯·迪克斯坦在《伊甸园之门——六十年代的美国文化》中所评价的,“虽然当时无人意识到这一点,但艾伦·金斯伯格所代表的正是不久后大部分美国文化的前进方向”(迪克斯坦2007:4 -5)。

2.2 追求存在的“真实”

艾伦·金斯伯格认为,诗歌要追求思想的“真实”就要打破传统诗学对形式的依赖,要打破抽象的形式的束缚;诗是即兴的、自然的,是个体主观意念对生活现实的真实反映,因此真实的存在与情感应先于形式,形式要为真实的存在与情感服务。 他指出以学院派诗人艾略特为代表的传统诗歌存在的种种弊端:艾略特提出尊重文学传统、作者要隐藏才华、情感和个性气质的“非个性化理论”,认同的是17 世纪英国玄学派诗歌,它强调文本而缺乏价值的判断;艾略特还非常注重节奏及韵律,甚至为押韵将某些词的音节进行变异,如转移重音,改变元音,或在词法、句法、语法上进行调整。 艾伦·金斯伯格认为,刻意的词汇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思维的线性,如同政府机构对人的思想进行钳制一样,使人不能自由流畅地表达真实的情感。 诗歌的形式如果先于内容,并且限制内容,就会失去诗歌真正的美感。 他主张诗歌的社会功能是用凝练的语言去记录生活和真实的感受。 当形式迫使内容做出让步时,诗歌的功能就会发生改变。 因此到了40 年代,艾略特的诗歌及其理论不断受到抨击,主导地位受到威胁,开始出现“文学枯竭”的各种呼声。 艾伦·金斯伯格首先要做的就是突破格式的藩篱,对艾略特式的诗歌美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重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提倡诗歌形式要服从诗人对生活现实的真实感悟,内容先于形式,要追求现实存在的“真实”。

2.3 追求心灵的“真实”

艾伦·金斯伯格的诗歌追求内心深处彻彻底底的真实。 为了心灵纯粹“真实”的美学追求,诗人甚至在朗诵时堂而皇之地进行裸体朗诵。 他认为,那些本被衣服掩盖的才是真实,展露身体只是“真实”的一个层面,而展露心灵才是诗歌的本真。 因为在他内心深处,“真实”才是诗歌的真正要义,才是诗歌美之所在。 他试图通过形式、灵感捕捉和表演式吟咏的特殊方式来达到这一追求。他在一次访谈中被问到关于“裸体诗歌”的看法时说,“我只是放飞想象力,敞开心扉,不带任何恐惧地去道出所思所想,勾勒出脑海深处对生命的真实想法。 这个想法是我不能够向其他人展示的,唯有讲给自己的心灵和一些能够感知的心灵”(Ginsberg 1959:132)。 在这个外表浮华的世界里,真实的内心情感受到压抑而无法抒发,因此表达心灵的“真实”成为艾伦·金斯伯格的一贯追求,虽然他的后期诗歌风格有一定的变化,但主线仍然紧抓“真实”这个宗旨。 他有多首诗歌直接以真实为题,如《真实的狮子》《真实三明治》《在真实背后》,这充分体现出诗人对于独特的“真实”这一美学观不舍的探究与追求。

3 艾伦·金斯伯格“呼吸与意象”的“真实”表达

艾伦·金斯伯格为实现“真实”的美学观,不惧规矩,冲破诗歌传统表达方式的束缚,选择具有个性化的“呼吸与意象”这些独特的表达方式来实现对“真实”的追求,这种创新的诗歌手法使其诗作具有强烈的冲击力与感染力。

为自由地表达“最初的思绪”以实现对“真实”的追求,他大量使用自由奔放的长句,以一次呼吸的长度为尺子决定每个诗句的长短,而不是传统相对固定的诗行长度,加之犹太人相对较长的气息,使他的诗句显得尤为瞩目。 他认为,呼吸与思想或心灵息息相通,心灵的呼唤是一种自然的形态,通过呼吸自然地表达出来,诗也是一种自然状态,在这种时间感的节律中呈现心灵与观念的真实性,是他所追求的诗歌美学的意蕴。 在1960 年的《读者文摘》中,他阐述自己的创作方法,认为人的大脑活动要比语言活动复杂得多,当大脑中纷繁杂芜的印象和活动交织在一起时,就会形成一种奇特的、反常的意识。 “我已经习惯了用呼吸单位去测定我一口气能速记多少材料,这一招儿我是从凯鲁亚克那里学来的。 在这种情况下,按以上记录法所形成的韵律就成为诗歌在大声朗读时而体现出的主要韵律。”(摩根2005:270)由此,他创造出一种随着意识流动而产生的新式韵律。 70 年代后期,他出版了诗集《思想的呼吸》。 他在思想和诗歌创作方面都受到一个世纪前瓦尔特·惠特曼的影响,尤其是自由体的运用。 自由的长句和韵律带给他创作上的纵情表达,惠特曼是他的诗性英雄和偶像。 他还受到“垮掉派”其他成员,尤其是杰克·凯鲁亚克的影响,凯鲁亚克的佛教思想与创作哲学也促使他更坚定地对纯粹真实的美学追求。

艾伦·金斯伯格诗歌表达方式的创新还表现在“意象”手法的运用。 他认为通过意象,读者可以体会到事物的内核——真实。 意象运动强调通过瞬间感知的事物直接传达清晰的画面,让听者/读者产生共情,从而理解诗人想要传达的含义。意象可以将大脑“看到”或遇到的事物瞬间转换成图像进行交流,只有这些才是最真实的,才能接近柏拉图所描述的“理念世界”。 艾伦·金斯伯格坚信“最初的思绪、最好的思绪”与意象的表达具有异曲同工之处。 他在诗歌创作中大量运用意象表达方式,如在《嚎叫》第二节中,迦南神话的火神莫洛神作为意象反复出现,诗人连续39 次向莫洛神质问,表达他对美国军国主义和中央集权以及社会腐败的痛斥:“何种水泥与铝合金打造的斯芬克斯,撬开了他们的脑壳,将脑浆和想象吃个精光? 莫洛神! 孤独! 肮脏! 丑陋! 是垃圾箱与无法到手的美元! 躲在楼梯下尖叫的儿童! 在部队里哭泣的男孩儿! 公园里满脸泪水的老人!…… 莫洛神是不可思议的牢笼! …… 莫洛神的思想是机器的意志! ……莫洛神的双眼是一千所禁闭的窗户!”(慧明2017:195)这一段充满各种意象,诗人代表大众对这个千疮百孔、非人性化的国度进行质疑,这也成为艾伦·金斯伯格后来作品的主题和政治观点。 意象手法的运用使他的诗歌脱离仅仅是咒骂和简单词藻罗列的范式,从而能深刻、真切地体现出对“真实”的追求。

沉迷于吸毒后,艾伦·金斯伯格受人诟病的一个方面是在迷幻状态下的“真我”及创作。 他认为,毒品“深化”了他的人生,使他重新体验22岁时一次关键性的幻念经历,他很注重对于灵感的捕捉。 在一次演讲中,他对美国科技迅猛发展所带来的精神层面的禁锢与控制现象进行批判时说:“这是一种被某个官僚政治机器抓住的感觉。这种机器并非为一些最深刻的个人情感服务,它封闭我们的感官,同化我们的语言和思想,把我们灵感和事实的来源限制在越来越少的渠道中——比如限制在电视中——用筛选出的图像——就那些精心包装的新闻……我们天生就要享受和成长在一个人性的宇宙中。” “迷幻药让我发现了意识中的这一部分”(摩根2005:78)。 他认为,通过吸食毒品不仅使他达到精神活跃的状态,同时还可以作为一种手段来摆脱虚假的“社会原则”的蒙蔽。 他一直在试图找到那种脱离现实世界,探索到现实世界表象之后那个隐藏的真实世界的状态。 “真实”被掩盖和包装了,他要疯狂地撕破这个伪装而展现“真实”。

为展现“真实”,他强调身体的书写。 在其著名的挽歌《卡迪什》中有大量的母亲身体器官的细节描写,在这些令人不忍直视的器官描述中,他毫无遮拦地将母亲在受到精神压迫后发狂的身体展现在读者面前,读者能够深刻地体会到诗人的痛苦以及对于麦卡锡反共运动的恐怖。 除诗歌方法本身的改革,艾伦·金斯伯格还通过借鉴音乐和绘画等方式,尝试发出自己的声音,使读者感受他内心的图景而产生共情。

总之,为实现对“真实”的追求,艾伦·金斯伯格的诗歌美学强调突破框架的约束, 自由地表达内心深处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映射。 为此,他打破传统诗歌规制的羁绊,大胆地进行各种实验。他的诗歌回归到惠特曼时代的自由奔放,甚至做得更为彻底。 他通过自由长句以扩大表达的含量,通过使自己处于最易获得不寻常灵感的方式,通过最原始的诗歌表达方式尽情地宣扬自己的美学思想。

4 结束语

通过对独特“真实”的探寻,艾伦·金斯伯格表达内心深处对社会的关照。 这是对虚伪压抑的美国社会的揭露与挑战,是对技术社会统治的反抗与批判,是代表美国底层民众对渴求自由的呐喊,是作者对掩盖在疯狂外表下纯粹“真实”的思想情感的自由释放,是对大众文化丧失真正个性与创造性的超越。

猜你喜欢
斯伯格艾伦意象
专为左撇子射手设计的莫斯伯格500霰弹枪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露丝·巴德·金斯伯格去世,享年87岁
意象、形神
吉米问答秀
风之彩
莫斯伯格公司MVP—LC轻型步枪
女神娜塔莉即将扮演的美国女大法官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