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进刚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甘肃武威 733399)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中语文教育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很重视书本内容和书面表达,但很少注重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农村高中教学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那么,作为农村语文教师,我们应如何在语言构建与运用指导下培养农村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呢?笔者下面谈一谈自己的几点理解与感悟。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迅速发展的社会,出现了电脑、智能手机、QQ、微信等便捷的通信设备和软件,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但口头表达永远是最为简单、便捷的沟通方式。在如今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口语教学日益被重视起来,培养高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刻不容缓。当前,农村高中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普遍不高,有的学生不敢表达,有的学生即使敢于表达、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也不能表达清楚,常常出现较多问题,如语言含糊不清、表达逻辑不清、说话前后矛盾等[1]。
长期以来,高中语文教学一直以应试教育为主,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的大都是考试会考到的知识点,很少重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单纯地按照考试标准来讲知识点、习题、得分要点等,只要是考试会考到的都是上课的必讲内容,只要是考试大纲没有规定的上课一概不会涉及,这样学生可以清楚地把握每场考试的考试内容和学习重点在哪里,目的性很强。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潜移默化地为学生灌输了以考试为主、以书面表达为主、轻视口头表达能力的思想。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语文课程变成了“哑巴语文”,学生变成了不敢进行口头表达、不会与他人正确地进行沟通的“语文怪物”。教师长时间忽略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必然造成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低下、学生整体语文素养偏低的后果。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地讲课,学生在讲台下昏昏欲睡。这反映的现象是,现阶段高中语文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被充分地体现出来,课堂上学生的课堂效率和学习效率低下。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一味地将知识强制地灌输给学生,学生并没有进行思考、消化与总结。同时,教师也没有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更别提锻炼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在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乏味枯燥,学生一直身处于被动、严肃、紧张的课堂氛围中,想要进行自我表达的欲望被遏制,甚至在课余时间也被严肃的考试氛围压迫。相关研究表明,丰富的课余生活、社团活动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但是,本该属于学生的这些时间都被学习占据,学生实践活动和户外活动的时间很少,学生的积极性和灵活性被压抑,自然无法提高口头表达能力[2]。
农村高中生大多腼腆,不爱说话,性格内向。有的学生想说却不敢说,害怕自己说错。学生这样的害羞心理,也阻碍着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高中阶段,语文教育重点考查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是其中的考查内容。如果教师不重视对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将会出现语言表达能力下降等问题。提升农村高中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改革之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被重视起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要求也被提上日程。提高农村高中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将知识与生活有效结合起来,培养能够为社会做贡献的有为青年,成为农村高中学校的主要任务。
在农村高中学校中,大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是普通话不够标准,学生容易形成自卑、害羞的心理。教师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要鼓励学生多说普通话,重点培养学生的咬字、表达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堂与普通话训练结合起来,训练学生的普通话基本功,对于普通话学习良好的学生要进行适当表扬,对于普通话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要进行鼓励,同时,还要及时纠正学生普通话发音不准确的地方,进而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学习水平。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普通话练习的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练习和展示学习普通话成果的平台,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要经常进行口语的练习活动。
在农村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进行阅读,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摘抄优美字词、优美句子、优美段落等。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进行朗诵,将文章大声地朗诵出来,并且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感情,让其运用朗诵的方法将思想、感情合理地表达出来,进而提升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总而言之,当前的农村高中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存在些许问题,教师要把握问题的原因所在,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对症下药,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自信心,进而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