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春梅
(甘肃省武威第九中学,甘肃武威 733000)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因此,提高人们的环境素养,提升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水平,迫在眉睫。历史学科的教材内容量大、面广,有大量的教育环保资源、环保思想和环保实践,非常适合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的教育。因此,历史学科对学生环保品德的培养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文章结合家乡环境,以祁连山生态环境教育为校本课程的切入点,对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祁连山生态环境教育提出几点措施与建议。
在目前的各种历史教材中,环境问题只是作为对史实的简单举例,缺乏对有关环境内容的具体叙述,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研究教材、挖掘教材,适当补充环境方面教学的内容,找出与环境教育的切入点,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战国时期人们就用大量粪肥、草木灰肥、绿肥等来改良土壤,增进土壤肥力,如当今的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就是古人留给我们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很好例证。类似这样的教材内容比较多,这些都有待历史教师在备课中挖掘。
在历史学科教材中有很多与环境有关系的典故、知识点,我们如果能很好地挖掘这样的内容,就能恰当地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进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历史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这与保护生态环境是分不开的。自然灾害就是生态环境恶化的结果。在古代史上,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的灾害是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因素。在中国封建社会的进程中,曾经发生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规模较大的如秦末农民起义,他们几乎都与自然灾害有一定联系。在灾害条件下,大量贫困农民走上了造反求生存的起义反抗之路。历史上的深刻教训告诫人们:破坏了生态环境,就必然遭到自然界最严厉的惩罚,小则受灾,大则造成社会动荡不安,甚至推翻统治阶级。所以在实际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教育学生吸取历史上的教训,学会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国家真正长治久安,才能使人们过上幸福生活,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
我们家乡河西走廊一带到处是荒山秃岭和移动的沙丘,年年旱灾,人们因缺水,生活十分困难。但是在古代,这里并不是这个模样。据考证,在先秦时期,甘肃河西走廊祁连山这一带是山清水秀的“鱼米之乡”,黄河上游森林覆盖率达到50%,后来人们为了生活盲目毁林开荒,再加上战争和林火,森林逐渐消失,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巨变。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如下资料:据历史记载,甘肃从1644年到1906年的262年间,共发生过114 次大旱,黄河改道26 次,发生水灾1500 次,每年带走泥沙16 亿吨。
教师可以把历史教材内容与实际的祁连山环境生态紧密联系起来,抓住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素材,有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例如,在教学中国历史教材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补充讲解古人在环境保护方面具体的、有益的做法,为保护环境制定的相关环保制度和法规以及设立的相关环保部门和任职官吏;在教学人类经历的三次科技革命时,要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是绿色生产力,这些科技革命有效改善了人们的生存条件,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2]。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祁连山实地进行考察,帮助学生发现、搜集现实生活中危害祁连山生态环境的行为,让学生意识到破坏环境的现象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如祁连山草场沙漠化、祁连山水源枯竭、祁连山形成的沙尘暴等;还有由于农药、化肥的使用,以前祁连山常见的小鸟种类已经减少,祁连山的瓜果蔬菜已经不那么香甜可口了;由环境污染导致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如食物中毒、地方慢性病的扩散、石羊河流域农作物死亡等事件,这些都加剧了祁连山生态环境的恶化。这样就会使学生真正深入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保护环境并非一句空话,而是关系到我们家乡、家庭生活的大事,这样就很自然地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让全体公民积极投身到保护我们家乡祁连山生态环境的行动中去[3]。
学校可以结合举办中学生祁连山环保书法比赛,鼓励学生为保护家乡的蓝天碧水贡献一份力量。同时,学校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广播、大屏幕宣传、学校互联网、班级的黑板报、每周的学校升旗仪式、定期举办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此外,学校还可以利用武威政府开展的保护祁连山生态环境、评选国家文明城市、创建“绿色校园”的各种活动,教育学生保护环境,向学生宣传有关祁连山环保的法律、法规。同时,教师应构建良好的环境保护情境,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积极能动性,启发学生形成热爱生活、热爱祁连山的意识,使学生敢于同破坏和污染祁连山生态环境的行为做斗争。
总之,历史教师既要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又要担负起培养学生保护家乡祁连山生态环境的重任。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到祁连山实地考察等实践活动课,强化培养学生对祁连山环境保护的意识,引导学生为家乡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