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严顺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三中,甘肃平凉 744600)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部分教师存在着教育理念落后的问题,这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还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了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成效,教师需要仔细地思考各个教学环节是否到位、教学方式是否存在不足。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运用创新理念进行教学,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提升。
近年来,在各地的中考试卷中,考查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题目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一套完整的中考试卷中,可能包含不同的核心素养的内容,每一道题目所考查的核心素养的知识点不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而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教师需要运用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1]。
在历史教学中,积极运用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思想,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从教学理念方面分析,历史教学研究有助于教师从综合角度去认识教学过程中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可以促使教师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理解历史教学内容的本质和历史教学的规律。从历史教学实践的角度分析,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回顾、诊断、监控和自我调整,这有助于改变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从而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成效[2]。
有不少学生认为,历史和地理、体育等科目一样,都属于不重要的课程,因为其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不高。针对学生这样的认知,教师在历史教学工作中就需要强化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重视度。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很大一部分是源于历史知识,进而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使命感,这也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其次,教师可以通过生动而形象的实例来教育学生,使学生深刻理解历史发展规律。“知古方能前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蕴含着丰富的规律,我们要学习和掌握这些规律,以此来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与判断能力[3]。例如,在教学“土地改革”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专门设计一组探究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中国共产党都采取了什么措施?土地改革的历史背景及土地改革的必要性是什么?”学生通过思考和解答这些问题,能进一步理解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对于新入职的历史教师而言,其在职前教育阶段学习的历史专业知识的传授经验较为分散,又是通过记忆性的学习方式而获得的,所以教师在上课前要熟悉所要教授科目的内容,将课本中较为零散的知识整合在一起。教师在这个准备工作中虽然会遇到一些问题,但要学会从问题入手来进行反思和探究,充分利用问题的启发作用来培养问题意识。
此外,教师要在不断的自我学习中学会提问。比如,历史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各种教育教学和历史学科方面的书籍,丰富自己的认知,同时养成经常思考问题的习惯,即在阅读时思考其中的教育理论是否适用于自己的教学、会给自己的教学提供怎样的帮助,等等。
教师产生问题意识的基础是反思,反思可促进问题意识的增强。反思可以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进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养成了善于反思的习惯,其问题意识也就自然而然地养成了。所以历史教师在上完课后,应当认真反思和总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在哪些方面出了错,或者在哪个教学环节有不足之处,将自己得出的结论写在教学日志上,及时记录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对应的解决方法,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和问题意识,同时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教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自己教学的过程录制下来,并在课后反复观摩,既要观察学生的反应,也要观察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语言是否得体,以及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衔接是否合理。找到不足之处后,教师还可以听取学生的意见,进而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合理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来开展教学活动,使其作用和功能得到充分发挥。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重提高自己的灵活运用和自主设计能力,让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笔者注重学习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方法,尤其是注重将成品教学课件与修改调整结合起来,让教学课件与教学活动结合得更加紧密。同时,笔者在教学中注重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发挥多媒体在提高教学成效方面的作用。例如,在教学“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对这两件重大历史事件有更深刻的了解,笔者收集了很多关于香港回归和澳门回归的资料,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或者图片的形式将这些资料呈现给学生。这不单单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是重要的考查内容。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创新,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并掌握方法论;构建时空理念,培养学生的时空观点;凸显唯物史观,使学生关注历史事实,等等,进而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