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丽平,申沛璇,刘群艳,景田磊
(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500)
1. 金融+绿色
金融交易带来的价值增加,是不是可持续的,是不是健康的? 这是未知的,但从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金融业的发展是需要可持续的,由此提出绿色金融的探究。
通过对绿色金融在投融资过程的分析,得出以下几种需考虑的因素:
(1)投融资环境及其相关条件影响;
(2)业务清算中所含的环境潜在风险与回报;
(3)社会资源引导中的环境投入成本与资本回流数量;
(4)通过环境的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与关键点。
无论是从金融业自身发展角度出发,还是从环保和经济社会发展出发,绿色金融的最终目的都是达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平衡状态。 金融+绿色能够有效缓解当今社会三大问题:经济资源短缺、金融经济发展带来的污染、经济与环境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2. 传统金融与绿色金融比较
绿色金融力争实现经济效益与人类环境效益之间的平衡。 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协调发展是绿色金融的关键词。与传统金融比较,绿色金融的经营模式更加多元化,企业、个体、政府等各组织都积极参与进来。 两者的异同点主要有:
(1)两者都需要政府力量的支撑以及政策进行推动,例如传统金融以“经济人思想”为引导来完成政策任务;绿色金融由于投资行业的特殊性,离不开政府的扶持。
(2)传统金融以经济效益为目的,而绿色金融是传统金融的转型升级产品;传统金融一般不会主动考虑生产服务的生态效率问题(排除政府强制规定因素),绿色金融则将环境因素纳入发展规划。
传统金融和绿色金融侧重点不同,两者分别侧重效益和健康,这成为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
3. 绿色金融符合社会对金融的新要求
通过资本集聚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同时通过吸引优秀人才促进科技进步,不仅要在金融交易的过程中实现价值的增加,也要体现经济生态的健康趋势。 绿色金融在融资与投资方面更加有效、谨慎,既有利于发挥规模效益,也有利于规避风险、健康发展。
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新方向,绿色发展迫切需要相应的金融来支持,绿色金融顺势而生。 绿色金融要坚持三个原则: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在经济与环境中适度发展求得平衡状态。
1. PPP 模式的内涵
PPP 是一种创新企业资本发展的新模式,它以政府、企业、个体共同进行经济活动为主。 PPP 模式形成一种“政府牵引,市场参与”的方式,政府与企业建立起互利互赢的合作关系,这种模式大多伴随着特许权的转移,政府以政策或财政为引力,拉动社会资金加入,由此减轻双方负担,降低风险。
2. PPP 模式下的绿色金融
PPP 模式与绿色金融具有高度的契合:环境作为公共物品,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金融服务的提供和参与主体为金融机构、企业等社会团体。 当环境与经济需要融合时,两者的负责主体也就促成合作。 PPP 模式能够有效结合多方共同合作,发展绿色金融有保证、有资金、有出路。
PPP 模式下的绿色金融,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是参与者、合作者,政府要做到参与者和监管者角色的把控。 如何利用PPP 模式对绿色金融企业发展进行融资、投资等经济活动,以及如何对企业发展进行有效监管成为绿色金融发展探究的重点。
1. 财政补贴,政府引导绿色投资
新都重点从建载体、编标准、聚项目、搭平台等方面着手,每年从预算中安排3000 万元资金用于支持绿色金融发展,加快推进成都绿色金融中心建设,通过绿色债券补贴、绿色投资奖励等多个方面给予金融机构和绿色项目支持,政府预算出资共2 亿元注册成立了成都香城绿色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提升专业和品牌影响力。
2. 因地制宜,建设绿色金融聚集地
新都依托结实的产业基础和金融本底,结合当地相关优势产业,引导和拉动更多社会资金投资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新都绿色金融的发展与新都产业圈紧紧相依,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充分发挥相关绿色金融领域的后发优势,加快推动绿色金融中心建设,形成“中心功能架构”,响应成都绿色金融政策的号召,新都区构建绿色金融功能集聚地,产生聚拢效应,加快推动绿色金融建设。
3. 引入第三方机构,实行风险分担与防控
新都致力于建成绿色金融大厦,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认证机构、评级机构、咨询机构等中介机构在金融大厦设立总部、分支机构或专营部,引入第三方机构,完成绿色金融标准和绿色金融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开发,汇聚多方力量对绿色项目严格筛选,形成绿色金融的“流水圈”,建立绿色项目库,严控绿色金融投入风险,严选慎投,防止企业“漂绿”现象出现。
新都区的实践向社会展示PPP 模式下绿色金融的成功,得益于政府引导、金融机构的参与,通过明确PPP 模式下绿色金融发展过程的主体作用,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社会公众共同发力,经济效益与环境生态效益得到良好融合。
1. 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PPP+绿色金融将原来由政府主体模式转变为政府、社会双向发力,新都通过创新“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推进机制,政企合作,带动社会团体,加强生态产业的投融资和主体参与,引进多方资源入驻,拉动资本投入上亿元,投入绿色产业发展,大大减轻了新都区政府财政负担。
2. 助力企业节能减排
得益于绿色金融的支持,新都区的减排获得明显成效,如组织实施市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二十余项、淘汰改造了数十家企业的落后生产线及产能,绿色金融的发展大大减轻了新都区企业节能减排、转型升级的成本和资金压力,助力绿色企业破除融资壁垒、打通融资瓶颈,为企业的转型提供了动力。
3. 促进地方经济转型,改善生态环境
新都区将绿色金融与新都产业圈结合,建立新金融生态圈,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根据新都区产业特色,制定差异化绿色金融政策,努力实现金融活动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协调发展,PPP 模式有效引导要素资源向节能环保产业合理配置和集约使用,促进产业调整升级,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新都的生态环境改善明显,其中离不开绿色金融对生态环境的助力作用。
1. 绿色金融缺乏完善的政策体系和市场环境
新都区政策执行效率不足等现象仍普遍存在,金融机构内部在公司治理方面还没有建立起与绿色金融配套的制度,信息明显不对称。 周期长、风险大、收益低甚至不确定仍是公众对绿色金融的普遍认知,导致公众缺乏绿色金融积极性,金融机构也缺乏相关意识。 新都绿色金融战略准备工作还没有全面展开,多半停留在宏观指导层面,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落实到地存在一定的难度。
2. 绿色金融的发展还缺乏内外部激励和监督
近年来,尽管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委不断在政策上向绿色信贷倾斜,新都区也在努力推动绿色信贷发展,但从外部来看,政府部门激励机制发力不足,企业绿色转型成本较高,而且粗放式的经营模式并没有对其自身利益造成多大损害,企业和金融机构缺乏转型的推动力,因此,新都企业和个人“绿色消费”意愿还不够强烈。
3. 绿色金融产品覆盖面小且创新力度不高
商业银行仍是新都绿色金融供给的单一主体,掌握着绿色信贷投放的主动权。 而谋求利润最大化是商业银行经营目标,商业银行在推广绿色信贷业务时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当地绿色金融产品种类单一,主要表现为绿色金融产品集中于绿色信贷,其他绿色金融产品占比较小。
大多银行、金融机构提供的绿色信贷对贷款对象严格限制,主要面向大型的环保类企业和大型清洁能源、节能减排项目投资,对此尽管新都区采取 “银政企对话会”方式拓宽信息交流和金融产品供给渠道,但对于中小型环保企业、个人和家庭的绿色金融产品选择的帮助微乎其微。
4. 绿色金融专业人才储备匮乏
新都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缺乏绿色金融人才发展战略规划和培训机制,既熟悉绿色产业又懂金融业务的人才少。绿色金融业务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较高,需要复杂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而从新都区现状来看,熟悉绿色经济的人才本就不多,精通绿色金融的人才更是稀缺,制约了新都绿色金融的发展。
5. 风险防控机制不成熟
除了金融领域本身的市场风险,绿色金融由于投资的绿色产业的特殊性,还存在回收期长、收益不确定性风险。 绿色金融风险高、投资慢是新都区公众包括一些金融机构的普遍看法,导致整个社会的绿色金融意识缺乏。 由于新都区绿色金融起步较慢,尚未形成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风险承担成为绿色金融投资的一大顾虑。
PPP 模式下,绿色金融的发展要明确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各自的职责。 下一步,新都区要延续取得成效的成功措施,全面改进绿色金融发展中的问题,形成整个成都,甚至多个区域可复制借鉴的发展路径。
1. 加强绿色配套政策建设
政府通过政策倾斜、行政管理等措施,完善绿色金融市场准入,吸引更多投资主体进入绿色金融市场,同时防止监管的重复和缺位,如设立专业管理机构,对绿色金融的资金流向进行专门监督管理。 目前,新都政府的相关政策更多是鼓励性的,要通过白名单、黑名单的方式,适当用行政手段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2. 税收转移,增加绿色投资收益
绿色项目不仅是追求环保效益,也要实现产业的增值升值,政府可通过对项目的效绩评估,核算项目收益,在获得税收的同时,通过税收返还、特殊性减税免税、贴息、特许权转移等方式减少绿色投资的成本,增加绿色投资收益、绿色项目投资回报率,从而激发金融机构融入绿色金融的积极性,形成绿色金融自主圈。
3. 形成主动赋能型金融体系
金融机构要转被动为主动,由被推转为助推,加快与绿色产业的结合与自我成长。 设立绿色专营机构,完善绿色金融机制与服务流程,回归实体经济,尤其是绿色产业,实现绿色金融为产业赋能。 金融机构利用AI 技术等实现风险防控、营销和运营等多方面发力,从而大幅提升其经营水平。通过技术的手段防范风险,要以可持续、可盈利的方式,去促进绿色金融的发展,形成高效的价值链条。
1. 提高风险评估与担保水平
绿色金融体系需要凭借权威的中介评估机构去审核相关数据,包括项目绿色程度、风险系数等,切实增强风险评估能力。 可通过政府联合第三方机构,建立区域性权威担保机构或公司,不仅分担绿色投资目的风险,同时也形成抵押担保,减低投资顾虑,在前期融资、后期资金跟进过程中,都要做好风险防控。 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丰富金融监管手段,探索地方监察方式,提升跨行业交叉性金融风险的辨别、防范和化解能力。
2. 建立信息透明平台
政府联合金融机构须得建立透明信息公示平台,做好政府、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互达,通过鼓励性、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完善信息披露流程,加强对绿色金融的把控,实时监控资金流向。
3. 完善绿色金融保障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
大力推进绿色保险,建立绿色担保机制,通过成立专业性的绿色担保机构、由政府出资建立绿色项目风险补偿基金,专门用于绿色贷款、保险的补贴或补偿,同时转移和分担部分绿色项目的风险损失,降低绿色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以机制创动力。
1. 扩大金融供给主体
绿色金融供给侧要扩大参与主体,推动其他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参与度,增加例如政府资金、金融机构资金、非金融机构资金以及个人资金等多元化资金来源,鼓励第三方平台加入绿色金融发展中来。 PPP模式下,政府不仅是要进行直接投资,更多的是扩大金融生态圈的参与主体,如建立政府引导基金等,扩大投资主体覆盖面。
2. 创新绿色金融产品
推动金融产品与绿色产业的匹配,政府合理设置绿色金融准入,全面拓宽私募股权、股票等直接融资渠道,鼓励开发绿色基金、碳金融等的发展空间,构建多元化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满足社会不同人群的金融需求,利用长短期限搭配的金融产品,解决期限错配困扰,形成全面的绿色金融产品供给体系。
对于地方级绿色金融发展而言,既要加强本地区绿色金融的中心聚集,发挥聚焦效应在绿色金融领域的作用,也要加强跨区域的合作,实现绿色金融跨区域互通互鉴,同时立足本地实际,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特色,探索出一条适应本地区产业发展的、差异化的绿色金融发展道路,切实实现金融助推产业发展。
绿色金融发展的新趋势对行业人员也提出了新要求,对此,各个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要建立金融人才发展战略规划和培训机制。 同时与各大高校加强沟通,完善高校教育模式,培育高校学生关于绿色金融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绿色金融专业技能型人才。
绿色金融的发展是当今经济大潮流,各区域发展绿色金融不仅是经济的助力需求,也是地区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合理、灵活利用PPP 模式的优势,发挥各大主体的作用,从供需匹配、风控监管和战略制定等多方面推进区域绿色金融的发展,实现绿色金融助力产业的良好生态金融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