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灵丽
(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 510630)
城市空间与产业之间是相互发展、相互影响的,城市空间依赖产业升级和集聚。网络化大都市有明显的空间结构优势,可以让城市在聚集效应的基础上共享城市中心商圈之间的优势,避免因为城市聚集效应带来的一系列隐患,从而实现城市规模效应和经济的不断提升。网络化大都市要求城市商贸布局更加合理和规范,符合互联网背景下消费特点和消费结构。商贸发展对网络化大都市网络化空间结构的重组有重要影响,而网络化大都市也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和商贸总体布局,能有效推动城市经济增长。
城市区域的发展都是由初级到高级,遵守由单一中心城区到多个不同中心城区的转变,内部空间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关系。随着城市空间结构的完善和产业结构布局的调整,实现城市整体功能提升。网络化大都市在多中心城区理论下不断完善,它是城市结构的基本形式,也为商贸发展布局提供基础框架。商贸布局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中心的城市布局,或者功能区域的简单划分,需要各个中心城区的配合,充分挖掘各个中心城区优势和职能,并且进行有机融合与发展,让整个城市商贸可以高度融合发展。通过商贸的融合进一步带动城市商流、物流、资金量、人流的高度发展,不断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和商贸资源,真正实现城市各功能部门的高度互补。
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代表城市发展方向,一个城市的功能区会随着城市商贸的发展产生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事物之间的联系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也促使城市快速进行资源聚集,快速把优势资源和要素向城市中心集聚,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目前科技在不断发展,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日益提升,也让单位商品成本不断降低,产生规模经济。另外,不同行业在进行产业聚集,也让人口逐步往城市中心靠拢,带动城市经济增长。产业聚集会带动经济和人口增长,让城市中心产生吸引力,也可以凭借巨大优势不断增加吸引和辐射能力,会让其他生产要素也向城市中心转移,形成单城市中心。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单城市中心无法满足城市快速增长的人口和产业集聚的压力。基于这样的情况,城市会通过加快空间结构调整的方式,增加城市中心商圈来缓解单城市中心的压力,让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分区更加科学合理。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多个城市中心相互配合,它们之间通过不同功能进行分工合作,彼此互补。当一个城市区域内多个中心相互影响并联系紧密时,多中心大都市形成,城市产业也由单中心时的产业集聚不断向其他区域扩散。城市经济结构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进行优化,而商贸业作为城市发展和空间结构重构集聚的主体,网络化大都市对城市商贸布局非常重要,可以有效推动城市发展。
基于国内经济环境不明朗和消费市场增长放慢的背景,杭州市以“购物天堂,美食之都”为目标,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保持了商贸业平稳增长。根据杭州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杭州市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15亿元,同比增长9.0%,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5061亿元,同比增长8.9%,餐费收入654亿元,同比增长9.6%。按照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排名,杭州市在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排名第五位,仅次于北上广深。从区域来看,目前杭州市所管辖的五个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795.75亿元,同比增长11.8%,但是增长幅度比2014年降低了2.8%。杭州市城区2018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19.25亿元,城区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5000亿大关,2018年杭州市城区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为9.5%,增长幅度比2014年降低了2.3%。总体来说,杭州市中心城区与县镇商贸总量差异明显。2018年虽然经济上行存在很大压力,但是杭州市还是顶住压力,实现了经济总量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稳快速增长。
目前,杭州市商业业态比较丰富,外资数量不断提高,民营和国企发展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各类零售业不断发展。随着近年来杭州市中心城区与县镇互动的不断增加,城区与县城商业发展差距也在不断缩小。截至2018年底,杭州市共有商业网点121万个,产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655亿元,其中城区产生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012亿元,县城以下的商业点产生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43亿元,杭州市逐步形成创新型商业街和特色商业街等结合的特色商圈。目前杭州市有市级以上特色商业街25条,国字号老商业街8条,这些特色街道的年交易额高达1932亿元,形成了特色商业点辐射和带动周边市县商业网点发展的模式。另外,随着商业布局的成熟,杭州市为了提升商品流通效率也涌现了大批物流企业。杭州市共拥有物流类企业超过6000家,让杭州市物流成本和效率都领先于全国大部分城市。
在商业网点布局方面,杭州市已经形成了市级商业中心、市级副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结合的商业网点布局状况。
武林商业中心是杭州著名的市级商业中心,它以武林广场为核心向周边区域进行辐射。武林商业中心南接延安商业大街,东连吴山、湖滨商圈,向北辐射到运河沿线,空间辐射范围大,东到中山路,西到南山路、环城西路,北至小河直街。武林商业中心三个主要商圈经过多年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彼此之间形成了大型购物中心、特色商业街、专卖店、旗舰店、概念店、电子、大卖场等为核心的商业贸易中心,不断为杭州经济发展增加活力。
杭州市目前市级副商业中心以江南、临平、下沙为代表,总体来说,杭州市副商业中心商贸布局较不完善。杭州副商业中心主要分布在杭州市主要交通枢纽地铁沿线,零售店铺和大型购物中心数量不多,零售业种类和门店类型不够多样,商业中心人流容量较少,未能形成完善配套设施。
杭州市区域商业中心的主要地段为城西和滨江路段,目前这两个路段区域内商贸布局主要呈现分散、规模小、杂乱的现象,没有形成商业中心的产业聚集和分散效益。随着杭州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重新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布局,未来杭州市区域商业中心也会增加商业网点和商城、特色商业街等建设。
杭州市总体商业中心布局不均衡,商业网点布局不合理,不符合网络化大都市商贸布局的发展。网络化大都市商贸布局要求城市商业布局在不同城市中心展开,根据各区域特点形成特色商业中心网点。可是,目前杭州市商业中心存在主城区商业中心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商业职能功能越来越强的局面,导致副市级商业中心和区域商业中心商业形态缺乏多样性。由此可见,杭州市网络化大都市商业区尚未形成,城市商业布局仍存在较大问题。由于历史原因,杭州市商业中心规划主要分布在主城区,三大商业商圈都集中在大约4公里的区域内,汇集了杭州百货、西湖银泰、万科、湖滨银泰、万科广场等十几个有名的商业广场和百货大楼。杭州在主要城区的商业分布中,大型购物中心有12家集中在武林商业中心,而钱江新商圈只有3家,市级商业中心分布不均衡,未能有效发挥商业中心的吸引与辐射作用,不利于网络化大都市商贸中心布局。
商贸布局发展中人口密度和人流量非常重要,是决定城区中心商贸是否可以获得盈利的关键,目前杭州市商贸空间布局与人口密度不匹配。根据网络大都市商贸布局规划和设计,杭州市要在武林商业中心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以钱江新城为代表的区域商业中心,进一步辐射周边地区。根据杭州市工商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杭州市钱江新城人流分布不平均,人口密度较低,该商圈商品零售总额不高。另外,随着县城商业贸易的不断发展,中心城区的人流会进一步向其他县级商圈扩散,届时会存在更加严重的商业网点规模与人流量结构性错位的问题。
杭州市商圈配给规模和消费档次存在矛盾。当前,杭州市规划的商业中心几乎都以大型高端商业中心为主,由于地价和租金等原因,目前杭州有大部分工薪阶层人口逐步向郊区转移,他们消费水平有限,不适合发展高端商业商圈。针对这个问题,杭州市应该进一步丰富商业形态布局,结合当地消费者实际收入和消费水平进行商圈布局。
杭州市商贸布局规划虽然以多样性商业形态为规划重点,致力打造综合多样性的商贸布局,但是却存在商业网点业态空间分布不合理的问题。杭州各大中心商圈的商业业态布局同质化严重,而且同质化业态布局还密集存在于武林和湖滨两个相邻不到3公里的商圈。其大型购物中心业态分布雷同,主要以时装、护肤品、中高端餐饮、电子数码产品为主。另外,杭州市商业网点核心商业楼层密集,边缘地带稀疏,不利于对周边地区进行产业辐射作用。商业中心业态空间分布不合理,导致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不利于城市商贸进一步发展。
杭州严格来说只有武林一个市级商业中心,其商业网点布局高度集中,商业网点业态布局同质化严重,容易造成恶性竞争。钱江新城市级商业中心无论是商业结构布局,或是商业业态多样性都与武林商业中心存在较大差距。钱江新城只有以万象城为主的三个购物中心,与购物中心琳琅满目的武林商圈形成了鲜明对比。商贸布局在武林商圈过于集中而缺乏其他可以代替的市级商业中心是杭州市商贸布局存在的一个大问题。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增长钱江新城的功能差异化商业网点建设,通过增加钱江新城商业购物中心数量,提高商家进驻率,打造特色商业街的方式,汇聚钱江新城的商业人气,提升人流量和含金量。通过培养和打造新商业中心的方式降低单个商业中心独大的局面,弱化当前杭州市单个中心极化现象。新兴商业中心的打造不仅可以为武林商圈减压,同时也有利于杭州市网络化商贸节点的构建,让城中心商圈进一步延伸公共辐射和服务功能。
区域商业中心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新贸易布局点,其存在分散、规模小、杂乱的情况。杭州市区域商业中心主要在城西和滨江路段,没有形成商业中心的产业聚集和分散效益,缺乏一些特色商业街,也存在商业中心定位与实际消费者收入不匹配的现象。网络化商贸布局要求城市从城中心商圈不断向周边扩散,形成商贸网络节点。杭州市在未来的商贸布局中,应该以网络化大都市商贸布局为指导,根据人口、交通、消费水平等因素建设区域商业网点,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求,降低中心城区压力。杭州市区域商圈主要分布在离城区较远的郊区,在商业布局上应该考虑当地特色文化,培养一批有当地特色的商业街道和商业文化产业。通过特色商业和大型商业圈相结合的方式吸引城区消费者进行消费。杭州市也应该加快商流、物流、信息流的流通速度,通过特色商业吸引消费者流向区域中心的同时,也可以把特色产业带到城区商圈,以此提升杭州市商贸总规模。
目前,杭州市商贸布局存在商业业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缺乏商业业态多样性。针对这个问题,在商贸布局规划中,应该加强商品种类和商业业态多样性。通过引进一些符合消费者消费特点的产业和优化服务的方式来吸引更多人群。杭州市商圈大多定位高端,以大型购物中心为主,只能吸引部分高消费群体。未来,在商业规划布局上应该根据不同档次、不同人群、不同年龄结构层次特点进行商业业态规划,通过细分市场打造特色商圈。在市副级商圈上应该设立一些平价卖场,引进一些性价比高的品牌,吸引中低收入消费者。加大特色商业街建设力度,在特色商业街上进行功能结构分区,如文化娱乐区、综合服务区、商务区等,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全面的购物体验和服务。另外,当前新零售异常火爆,成为零售业增长的新趋势,杭州市也可以引入迎合当下消费者喜爱的线下体验店、旗舰店来增加商业中心人气,以此带动商业中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