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敏
《The Lover's Calendar》收录了莎士比亚、但丁、拜伦、雪莱、济慈、叶芝、王尔德等古往今来百余位著名诗人的经典之作。书名《The Lover's Calendar》就透露出这本书的特色,这是一本关于爱的诗集,采用的是日历的格式,分为12个月,每天都节选或全选了一首关于爱的诗歌。原诗的语言有英语、法语,还有从其他语言转译成英语,且英语诗歌中部分是古英语诗歌,在翻译的时候具有一定的难度。
文章以斯珀波(Dan Sperber)和威尔逊(Deirdre Wilson)的关联理论为基础,探析英语诗歌的翻译方法,阐释了如何通过交际的关联性,使读者付出的心力更少,而取得的关联效果更佳。
1986年,斯珀波(Dan Sperber)和威尔逊(Deirdre Wilson)提出了关联理论。他们出版了《关联性:交际与认知》(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由此提出了关联理论;1995年,他们又出版了第二版。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中,斯波伯和威尔逊提出了明示一一推理交际模式。这种交际模式包括了两个方面:第一,明示是指讯递者向受讯者显明自己欲显明的信息意图的交际行为;第二,推理是受讯者为了识别讯递者明示行为背后的信息意图所发生的交际行为。
而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第二版中,斯珀波和威尔逊修正了关联原则,他们提出两条原则:第一条原则与认知有关:人们的认知倾向于追求最大关联;第二条原则与交际有关:每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传递了一个推定,推定自己达到了最佳关联。关联理论指出,话语的关联程度由语境效果和心力来评估,语境效果是正因素,心力是负因素。在其他因素维持不变的情况下,付出的心力越多,关联度就越低。
《关联性:交际与认知》提出的关联理论对西方的语言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来,其影响也蔓延到翻译界。
1988年,威尔逊的学生古特完成了一篇关于关联理论的论文,并于1991年发表了其博士论文:《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这是第一篇关联翻译理论的论文,对翻译界影响极大。
古特指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是一种推理过程,它不仅涉及语码,更重要的是根据动态的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而推理所依据的就是关联性。作为交际的翻译,在源语的理解和翻译过程中人们对语码的选择所依赖的也是关联性。此外,古特还提出翻译要忠实,但与传统观念不同,这里既不是指忠实于原文的语义,也不是指忠实于原文的表达,而是要忠实于明示——推理的过程。另外,要达到忠实还需要考虑一个因素,就是读者付出的心力。古特强调,如果要达到与原文较高的相似程度,其前提就是降低总关联性,那么相似程度较低但能让读者付出的心力更少的翻译反而是能够成功交际的译本。
古特的关联翻译理论也传到了中国,并对中国的翻译学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率先把关联翻译理论引入中国的是林克难,1994年,他发表了《关联翻译理论简介》,并强调译者的责任是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读者的企盼相吻合。总之,好的译者应考虑读者的需求,让读者在看到译文时能迅速通过语境找到关联,理解原文作者想要传达的内涵。
在句式表达上,汉语更倾向用动词,而英语多用名词和介词,在翻译时经常出现找不到对应的词性译法,因此,翻译时应当进行适当的词类转换。如果读者在阅读时发现译本的表达方式不熟悉,就很难产生联想,在自己的认知语境中找出关联;反之,就能很快找到最大关联,理解原作者的意图。所以,在面对《The Lover's Calendar》中的介词词组、非谓语动词、名词词组、形容词等时,译者经常对其进行转换,翻译成动词,这样就符合了汉语的表达习惯,能使目的语读者更容易取得关联效果,并对诗集作者的意图产生共鸣。
例1:
原文:
APRIL 17th
LOVE in my bosom,like a bee,
Doth suck his sweet;
Now with his wings he plays with me,
Now with his feet.
Within mine eyes, he makes his nest;
His bed amidst my tender breast;
My kisses are his daily feast.
——Thomas Lodge.
译文:
四月十七日
爱神躺在我的胸怀,像只蜜蜂,
我吮吸着那甜美的蜂蜜;
他时而扇动着翅膀与我玩闹,
时而迈着脚步轻盈地飞扬。
在我的注视下,他筑起自己的小巢;
他的睡床就在我温柔的怀中;
我的亲吻就是他每日的盛宴。
——托马斯·洛奇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原文很多地方都选用介词短语,尤其是加粗的几个地方,如果译者不将其译成动词,就根本无法找到对应的中文介词来翻作汉语。而根据原文,可以清晰得到以下信息:Love in my bosom.事实上,这句话如果不被译成动词,也能够被读者理解,但诗句意境就不够形象,因为通过全文分析,可以发现,诗歌描绘的整个画面都是动态的。因此,通过动态化译出,就可以保持原文的语言效果;而后两句诗文表达的画面感更清晰:with his wings he plays with me,with his feet.原文将爱神比作蜜蜂,在与“我”玩耍时,蜜蜂的翅膀肯定是扇动的,脚也不可能是一动不动的。因此,译者就将这两个介词短语分别译成“扇动着”和“迈着”。这样一来,就能把原诗欢快的画面再现给目的语读者,方便他们找到最佳关联,很快理解原作者诗句描绘出来的生动场景。
意象乃表意之象,是意义的踪影。文化意象是具有相对固定、独特的文化含义的文化符号。而语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的翻译蕴含着大量文化意象的翻译,而文化意象的翻译,事实上就是不同文化意蕴之间的转化。
由于每个国家、每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很大,如果读者不了解甚至完全不明白源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不了解其文化意象,而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又没有对这些文化意象进行处理,目的语读者就无法领悟翻译作品的源语文化意象。所以,译者应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对他们的认知语境做出正确的假设,判断其认知能力,对那些有可能会让读者困惑的文化意象进行反复研究,尽可能在目的语的文化意象中找到文化对应,或者进行解释,选用相近的文化意象恰当地转达给目的语读者。在译文当中营造读者所能达到的语境效果,使读者能够以最小的心力投入,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达到最佳关联。
如果源语作品中的文化意象在目的语的文化语境中无法找到对应的意象,译者可以对其进行增译,将其中的寓意直接解释出来。但在诗歌翻译中,因诗歌的字数有限,注释太长会影响读者阅读的体验感,因此,诗歌翻译不适合采用直译加解释的方法,而可以将解释做成注释,保留简洁的文化意象翻译。
例2:
原文:
AUGUST 28th
——E.M.O.E.
译文:
八月二十八日
是什么扰乱了你的心绪,我的爱人?请你弯下腰告诉我。想要伤害我?可是你的止痛药能治愈我的伤口。想要背叛我?可是黎明时分,鸡鸣三声之前,我的心就已感受到你在悲痛。想要嘲笑我?可是整个世界都在食吗哪,我们可以自我慰藉。
注释:
吗哪:《圣经》故事中的一种天降食物,天赐之物。
——哈维洛克·艾利斯夫人
这首诗歌原文中的“manna”,是出自《圣经》故事的一种神赐的食物,在中文里,找不到完全对应的一个词语,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对其进行注释解释。对于目的语读者而言,他们的认知语境中不存在这个事物,他们无法找到关联来进行推理实现交际行为。如何解释性地翻译这个词语成为翻译难点,因为书本整体为简短的诗歌形式,这就要求句子翻译的字数不能太长,译者在翻译的过程就不能在诗句中直接解释,这样会破坏原文的结构。所以,译者根据词典的释义,保留了其音译词语,然后在注释中进行解释。这样的翻译可使读者既能理解这个词,也保证了译文诗歌简短押韵的形式,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关联理论指出,认知语境是一个动态的语境观,是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根据讯递者明示的信息,受讯者从其认知语境中提取的逻辑信息、百科信息和词汇信息等,做出语境假设,完成推理。
(4)主要是由于植生混凝土表面呈凹凸不平,内部为多孔构造,能够减少强降雨等恶劣天气对混凝土结构的破坏。实际工程中,流水湍急的岸侧选用粒径较小的粗集料,能够有效减少流水对土质边坡的侵蚀作用,防止土质边坡管涌等土质流失现象发生。
诗歌里常会采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仗、双关、借代、用典等,译者在翻译这本书时,就发现其中有不少典故,而要将典故中的文化内涵翻译出来,又做到不失诗的简洁和美感十分不易。典故在有限的词语中展现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但内涵是一种暗示,但具体含义却不明确,因此,这就需要读者用更多的努力去理解其中隐含的意义。但因为目的语读者与源语的文化背景、作者的思维习惯和认知环境等条件都不相同,读者往往很难理解源语典故中的隐含意义。为了达到最佳关联,尽可能减少读者为完成推理而做出的处理努力,译者可以直接点出典故的暗含意义。有部分译者认为,翻译应该尽量进行字对字翻译,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按照字面理解逐字翻译出来的语句并没有实现功能对等。在典故翻译中,尽管直译能够保留源语的文化因素,但若读者无法理解直译过来的译本,或因为直译的诗句过于累赘,失去了诗的结构特点和语言美感,因此,把原文中典故背后的含义翻译出来会取得更佳的效果,使读者找到最佳关联。
例3:
原文:
MAY 29th
I fain would be an Argus but to view thee,
And a Briareus round thy charms to cling;
Another Orpheus to play music to thee,
A Homer thy perfections all to sing.
From the Romancero de Miguel de Madrigal,
translated by Sir John Bowring.
译文:
五月二十九日
我愿拥有百双眼,只为把你看清,
我愿拥有百双手,为你着迷而把你紧拥;
我愿是如奥尔甫斯一般的音乐仙人,好为你演奏,
我愿是如荷马一般的天才诗人,为你的完美吟诗作赋。
选自《古西班牙八音节史诗集》《米格尔牧歌》
约翰·包令爵士英译
原诗加粗的这四个词都是人名,前3个是希腊神话里面的人物,最后一个是大家相对比较熟悉的希腊著名盲人诗人。“Argus”,阿格斯,它是个百眼巨人;“Briareus”,布里亚柔斯,是百手巨人;这两个希腊人物对大部分目的语读者而言都是陌生的概念,所以如果直接翻译成“阿格斯”和“布里亚柔斯”,读者就不知所云了。而根据典故的寓意,和这几句诗歌的上下文,译者可以知道,诗者是想多些眼睛来看清楚自己的爱人,多些手臂好能拥抱自己的爱人。一开始,译者是将这两句话译成:“我愿是阿格斯拥有百双眼,只为把你看清,我愿是布里亚柔斯拥有百双手,为你着迷而把你紧拥”,但由于第二个人名过长,读者也不熟悉这两个人物,最终选择删掉人名直译。而后两句诗中的两个人物,“Orpheus”——奥尔甫斯是希腊神话当中的人物,他是一位诗人兼音乐家;“Homer”则是读者熟悉的希腊诗人。所以,译者在翻译这两句诗文时选择保留人名,然后将其特点直接描写在后面。同时,这四句两两对应。这样翻译可以使目的语读者准确理解典故的含义,通过有关联的明示进行推理,识别诗者的信息意图,努力获得认知效果。
文章基于The Lover's Calendar的译本《凡尘中相爱的每一刻时光》,借鉴斯波伯和威尔逊的关联理论及其学生格特的关联翻译理论,对翻译时采用的一些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词类的转换、文化意象的转换和典故的处理三个方面,结合关联理论的主要观念对译者译文中的具体例子进行了具体分析。
通过文本分析,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既要保证译文贴合原文,也不能生硬翻译,需要考虑读者的需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可根据目的语读者的受众要求,调整译文的语言选择。希望能够给读者提供足够的明示信息,使译语读者推理方式和原语读者一样。不能只追求与原文较高的相似程度,而忽略关联性。如果读者付出了大量的心力才取得一定的语境效果,则不如选取相似度低却更好实现交际的译本。
研究关联理论与英语诗歌翻译的论文并不多,尤其是基于自己的翻译案例之上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文章展示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思考,探讨了关联理论在英语诗歌翻译中的指导意义,对一些诗歌翻译的技巧进行了总结,以期能帮助读者理解外国诗人的作品,同时能给其他译者在进行类似翻译时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