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世勇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汕头 515078)
高校体育教学相较于中学体育教育更具有系统性和目的性,旨在培养大学生的运动爱好,让大学生根据自身素质和学习需求制定对应的训练计划,有针对性地锻炼、指导大学生科学运动,提高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自我为中心制定完善详尽的运动锻炼计划,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高校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重要内容,要求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锻炼价值观,培养运动精神,掌握精神诉求,对大学生运动能力及主观思维都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文主要探讨高校体育与我国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
高校体育教学旨在让大学生正确理解和对待体育运动,持之以恒地进行日常锻炼,并使大学生会判断自身变化,如体形改善、体重下降、皮肤变好、力量变大等。让大学生根据运动成果收获感悟,提升认知能力,提升思想境界,改变气质,自立自强、坚韧坚毅,把体育运动当成习惯。高校体育教学的教育职能是基于增强大学生体质为初衷,对大学生的言行、姿态及意识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协调人的自然发展,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性较强,本文通过以下几点教育功能来分析。
日常生活中考验大学生身体素质及体能的活动数不胜数,如搬运物件、爬楼、高负荷运动等,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事件都会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提出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生存教育功能让大学生正确认知体育教学,理解运动的重要性,提升自主性和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有意识地掌握体育运动技巧,根据自身需求和意愿展开锻炼,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智育开发是大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不断通过获得成果来丰富经验,明确逻辑思维和方法体系,重视结果论。体育教学可通过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素质来促进大学生的智力开发;通过体育锻炼增强大学生各项身体机能,从生理角度上使大学生的身体更加积极、健康,推动自身良性发展;可以增强大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意识,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构建有一定帮助。
通过体育教学不但能增强大学生的体质,从审美角度看,还能够塑造优美的身体曲线、结实的肌肉,改变大学生对常规审美的认知,培养大学生追求美、欣赏美的能力。通过体育教学能够将大学生对美的认知加以改观,从肤浅的层面上升到对本质内涵的追求,有助于大学生去接受、创造美好事物,提高大学生对人和事物的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对大学生未来的学习、事业、人际交往都有很大帮助。
高校体育教学在渗透教学理念、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势必考虑到作为学习主体的大学生参与运动锻炼的意愿,只有让大学生保持斗志和热情,才能构建高效体育课堂,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及身体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终身体育意识是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为了深化素质教育,适应时代发展趋势,终身体育意识是迎合当下社会生活节奏、符合大众审美、增强体质和自我能力的一种思想意识。它能让大学生对传统体育教学有所改观,以积极、正面的立场来看待体育运动和锻炼,让大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益处。高校体育教学通过游泳、篮球、田径、健身等体育运动,可迎合大学生的兴趣与喜好,让大学生在体育锻炼和运动中充满热情,享受生活。并且一些专业知识和技巧的教学是与大学生的生活相关联的,体育学习能让大学生认识到社会差异性,有助于使大学生正确看待劳动付出与天赋奋斗之间的联系。每个参与体育学习的大学生,都会遇到成长或是锻炼瓶颈,优秀的体育教育成果是能将其转化成斗志和动力,进而激发大学生积极性的。终身体育意识从模仿到领悟,从接收到练习,从生疏到熟练,既是寻找自己的兴趣和天赋,不断突破自我的过程,也是引导人正确认识自己的过程,使人不卑不亢,找准自己的定位,保持自己的节奏,持之以恒。因此,加强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是对大学生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
高校体育教学的开展是极度依赖物质资源的,从活动场地建设到体育器材的购买维护,再到专业教师的指导,所有内容缺一不可。然而,这些项目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学校领导必须重视体育设施资源建设,加大经费投入,优化决策,规划高校体育发展的方向,加强核心建设,在全面性发展的同时保证专一性,组建具有特色的高校体育教学师资力量。
另外,高校体育教学的开展并不是独立的,一些竞技性的活动和项目可以联合社区、社会的企业来开展,这样既能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又能提升大学生实践参与的经验,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体育文化输出的目的,使大学生在能力提升的过程中践行全民运动理念,实现社会实用价值,与时代发展相协调。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依据学校现实条件,还要根据大学生需求和意愿进行开展,尽可能满足大学生需求,给予充分的实践教学。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组织相关理论课程,让大学生了解各类运动项目对身体的影响。例如,田径课程对心肺耐力、四肢肌肉力量有显著效果;体操课程能够提升柔软度、爆发力,锻炼四肢肌肉力量、稳定性;简单的球类运动能够增强大学生稳定性、反应能力、四肢肌肉力量、心肺耐力及速度素质。让大学生结合兴趣和需求,参加不同项目的体育锻炼,可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充实感和满足感,提高学习积极性。在当今全面健身的视角下,大众往往认为体育锻炼是以减肥减脂、塑性健美为主要目的开展的训练。高校体育教学要让大学生对这类问题明确答案,看透问题的本质,在强身健体的基础上追求美,在收获成果时大步向前,更上一层楼。这绝不是浅薄的外在主义,而是一种坚持不懈、拼搏斗争的精神体现。教师要根据大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给予指导,纠正错误,科学制定训练计划,并告知大学生相关禁忌。基于理论与实践双重教学,教师要让大学生意识到体育课程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室外活动,而是知识精华汇总的实现途径,从而鼓励大学生长期坚持,让体育运动成为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校教学体育要想顺利开展,还需要改革和完善考核评价体制。对大学生的体育成绩考核不能仅由一次考试中的表现来决定,而要采取综合的考核计划。从大学生平时的上课表现到大学生在教学前后表现的运动能力和素质水平,都是一个长期的、阶段式的测评过程。这其中还包括诸多影响因素,如大学生自身的身体状况、体能数值、进步趋势及擅长项目等。教师要将大学生的成绩与大学生能力、态度和表现相关联,综合考量,给予大学生最公正、最直接且最具有说服力的成绩,加以肯定大学生,鼓励大学生,让大学生获得成就感,享受成功,获取新的目标与追求。对一些体育不达标的大学生,要开展互动交流,分析原因,为其制定训练计划,帮大学生解决问题,占优补劣。
高校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更需要有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体魄。因此,高校体育教学要结合学校硬件设施、大学生偏好及教学力量3 个方面综合开展,旨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吸引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让大学生摆正思想,正确认知体育锻炼对自身发展的积极意义,保持热情,充分参与,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不断收获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