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向”理念下户外混龄游戏的思与行

2020-11-25 07:00马雪婷
名师在线 2020年26期
关键词:教研区域游戏

马雪婷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幼儿园,江苏南通 226000)

引 言

在儿童本位的自主性游戏唱主旋律的今天,玩什么、怎么玩成为教师一直探寻的问题。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在户外游戏过程中,部分幼儿经常处于游离状态。为什么幼儿对户外自主游戏不够感兴趣或者兴趣持续时间不长?是否可以跨越班级走出规定的活动区域?凸显儿童本位的户外游戏场地应该呈现什么状态?带着这些疑问,我园进行了户外游戏环境改造。

一、向本土——打造江海特色游戏新乐园

(一)本土资源,彰显特色

南通滨江临海,水土丰茂,江海地域资源丰富。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我们邀请家长从家中带来了许多特色材料,如竹筛、竹筒、豆子、文蛤等,并悉心处理,排除了安全隐患。“二甲印花奇妙、新联板鹞古朴。”利用周边资源,教师带领幼儿走近本土文化,参观环境、了解历史、实地操作,最后将其带进校园,让一个个带有“南通味”的花纹“爬”上投掷区的花式球靶、运动区的钻爬路障、运输区的大小货物……这些都为游戏的开展做好了准备。

搬竹梯、磨竹棍、插芦苇、染花布,本土生态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的巧妙融入,极大地丰富了户外混龄游戏的形式与内容。

(二)合理规划,体现乐趣

皮亚杰认为:“幼儿是主动发展的,他们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建构着自身内部知识的结构。换言之,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中主动建构的过程。”为了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我们进行了户外混龄自主游戏方案的研讨与策划。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体发展需要,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五大领域相应的发展目标,我们对户外场地的区域进行了初步设置,设定了艺术畅想区、野战角色区、建构创想区、江海特色区、自主运动区、快乐涂鸦区、玩沙嬉戏区和乐途骑行区八大区域[1]。

(三)自选区域,确定责任

如何合理划分这八大区域?在不同区域可以玩什么?教师们各抒己见,共同绘制了幼儿园户外游戏平面图,并将本班的江海特色主题活动延伸至户外,确定了自己的“责任田”,如朱老师的班级主题是“泥趣”,因此他主动负责沙水区;毛毛老师班是“布趣”,他选择了需要制作大量沙包、帐篷的CS真人野战游戏区……确定责任后,各班教师“回归幼儿”主体,通过讨论商议、投票表决、绘制脑图,和幼儿一起制订了详细的游戏计划。“场地怎么布置才能吸引幼儿?何时介入支持、引导幼儿?”通过集中研讨和分组实践,教师明确了自身应履行的职责。

二、向儿童——创启幼儿自主游戏新趋向

“向儿童”是指将幼儿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重视幼儿的已有经验,关注幼儿的发展需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

(一)看一看:我能玩什么

不管是投放材料、创设情境,还是设计游戏环节,都是为了让幼儿在广阔的活动空间和自由的氛围里,自主选择并产生兴趣。在游戏开始之前,教师可以让幼儿自主选择,让他们看一看自己想玩什么。对于幼儿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及时进行解答,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二)说一说:我想怎么玩

有了基础的了解,教师可以告诉幼儿,不仅可以自由选择区域,还可以和哥哥姐姐或妹妹弟弟一起游戏。幼儿听到这个消息无比兴奋,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拿起画笔绘制自己的计划:旺旺哥哥在大班,我要和他一起用轮胎搭一个堡垒,然后把梯子架在上面,爬上去用手榴弹(沙包)打退敌人!

(三)定一定:我该怎么玩

为了保证户外游戏的顺利进行,教师可以让幼儿进入区域“试玩”游戏。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仔细观察记录幼儿游戏中的兴趣点、活动中可能的安全隐患和注意事项。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谈话的方式鼓励幼儿分享游戏心得,并与幼儿一起商议游戏规则,之后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把规则画出来,张贴在游戏区域的入口处。同时,教师还可以转换思路,让幼儿从规则的执行者变为规则的监督者,让了解某一区域游戏规则的幼儿提醒入区的其他幼儿遵守规则,进而增强幼儿的责任感。

三、向真实——探索教师游戏指导新路径

户外混龄游戏初期,由于幼儿可以自由结伴、选择空间大,其主动性、创造性都被激发了出来,但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一些问题也会显现,如如何排查隐患、安全游戏,不同区域的游戏是否可以联动。带着这些问题,我园建立了教研共同体,让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彰显“研趣”,不断探索指导新路径。

(一)观察反思,调整区域

自从户外游戏区域“包产到户”后,场地设置、材料投放、游戏设计等是否科学合理成了教师每天思考的问题。为此,教师设计了多个环节来反馈区域的活动情况,如入区打卡、观察记录、游戏故事等,从而不断丰富和调整自己负责的游戏区域。

(二)一线教师,悦谈经验

教研伴随新的项目课程而产生,被视为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幼儿园教研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传统的教研模式多是“一言堂”式,教研讲坛主要由行政班子的管理人员组成;而现在每次的教研活动中,每位教师都有机会登上讲坛,将自己的亮点做法总结成一个个有趣生动的课程故事,在全园教师面前进行分享。整个组织策划及分享的过程促进了教师专业不断提升,而来自一线的实践经验,更成了每位教师学习的教材。

(三)问题导向,开展教研

我园以户外混龄游戏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为切入点开展教研活动。活动中,教师畅所欲言,分享游戏区域的改变、遇到的问题,共同商议具体解决办法,通过现场审议、及时调整来提高活动的有效性。同时,教师基于实践经验和对课程游戏化的理性思考,形成了实践、记录、反思、交流、调整,再实践、再提升的螺旋上升式教研模式。

结 语

户外混龄游戏是我园开展课程游戏化的特色项目。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我们感受到了这种游戏形式对于幼儿发展及教师专业提升的多方面价值。探索才刚刚开始,今后我们将不断反思,贯彻落实《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走近幼儿、追随幼儿,提高幼儿户外游戏的质量和水平,让幼儿在户外混龄活动中自由决定游戏内容、自由选择游戏伙伴、自主体验游戏过程,真正实现“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

猜你喜欢
教研区域游戏
分割区域
擦桌子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区域发展篇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