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丽 丽
(华东师范大学 历史学系,上海 200241)
“人民戏曲是以民主精神和爱国精神教育广大人民的重要武器。”[1]新中国成立伊始,国家便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行戏曲改革。1950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召开全国第一届戏曲工作会议,号召京戏和地方戏所有剧种“百花齐放”,号召重视地方戏的改革,提倡地方戏向现代剧发展。[2]1951年3月,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戏改方针。1951年5月,周恩来签署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明确了“改戏”“改人”“改制”的戏改要求。在中央文化部和华东文化局的领导下,山东省对地方戏吕剧进行了重点改革。目前对吕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源流和音乐唱腔方面,甚少涉及吕剧被纳入国家话语体系的复杂过程,而这一过程不仅是吕剧生命的转折点,而且是山东省创造代表性剧种的体现。因此,本文拟在整理分析吕剧改革档案、媒体报道和剧本资料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以《李二嫂改嫁》为代表的吕剧的改革过程,并探讨中央和地方文艺诉求的异同及政策调适。
新中国成立初期,山东省委、省政府积极响应上级推动戏曲改革的指示,委托山东省文联对流行于省内的戏曲剧种进行调查。1950年7月,山东省文联下设地方戏曲研究室,专门执行调查、研究及改革地方戏工作。经过半年时间,研究室不仅搜集了许多地方戏的基本唱腔和小调曲牌,而且对这些地方戏的发生发展和现存情况做了初步调查。[3]在此基础上,研究室决定选取吕剧作为山东省戏改首个重点研究对象。解放初期山东拥有36个地方戏,且土生土长的很多,如柳腔、莱芜梆子、州姑。[4]吕剧在之前并未受到官方特别关注,甚至在1950年10月还未被纳入山东重要城市①的戏剧种类。吕剧为何由最初的不受重视发展成为山东省戏改首个重点研究对象?这与吕剧起源及其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在山东诸多地方戏中,吕剧是土生土长的年轻剧种。吕剧从起源至新中国成立,至多有70年历史。较短的发展历程不仅使其受封建思想影响小,而且曲艺程式不牢固、易于改造。吕剧是一个典型的“乞讨戏”。由于评定标准差异和各行政区域利益纷争,目前学界关于吕剧的发源地和创始人存在争议,但均认同其发源地集中在自然灾害频繁的惠民地区,且创始人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贫穷的农村艺人。惠民地处黄河下游、临近渤海,受晚清科技和经济条件等多方面限制,该地区旱、涝、潮、碱灾害不断,农业产量没有保障。②恶劣的生存环境产生大量流民,每当黄河决堤或农忙结束,他们便背井离乡、四处乞讨。最初,这些流民是单纯的伸手讨饭。后来他们发现有人拉弦讨饭、有人唱戏讨饭,且这些方式比单纯的伸手讨饭有优势。于是,他们也开始学习和模仿,唱着乡音版山东琴书登门求舍。吕剧主要创始人之一时殿元在河南、江苏一带讨饭时,见有的盲人拉弦唱曲,便也顺口编些有趣的故事,借着现成的小曲儿,边唱边乞讨。[5] 71在流民乞讨中,吕剧得以孕育。1896年后,由于聚集在黄河下游和胶东一带的剧种和戏班日益增多,山东琴书逐渐失去竞争优势。艺人虽终日演唱,但收入甚微。为了与其他剧种和戏班抗衡,他们开始对继承而来的山东琴书进行突破性改造。据记载,1899年冬,时殿元带领同乐班将角色少、道具简单的琴书段子《王小赶脚》改为化妆演出。时殿元扮演的脚夫王小和崔心悦扮演的二姑娘载歌载舞,表演生动活泼,大获称赞。[5] 9-10《王小赶脚》完成了从坐腔扬琴到化妆扬琴的转变,使山东琴书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戏曲的艺术特征,从而被视作吕剧诞生的标志。
吕剧虽然年轻,但其优美细腻的唱腔和生活气息浓郁的剧本使其成为山东省最受群众欢迎的剧种。无论是继承而来的曲牌体,还是改进而成的板腔体,吕剧唱腔均具有优美细腻的特点。另外,吕剧母体——山东琴书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历史典故和家庭伦理故事。在母体基础上,吕剧根据时代脉搏对剧目进行修改和补充。生活色彩浓厚的剧本结合悦耳动听的曲调,使吕剧深受观众喜欢。以致渤海一带流传着“听见吕戏声,住了棉花车,听到旺相(艺人)唱,饼子贴在门框上”的谚语。[6]总之,吕剧在山东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它的某些特点对作为教育工具而言又有不利的一面,如唱腔缺乏激昂气派、部分剧目包含低俗愚昧的内容。
除了艺术特点外,灵活多变的演出形式和日渐壮大的演出队伍也推动了吕剧在民间的广泛流行。吕剧因为“乞讨戏”的出身,因而具有极强的流动性,可接触到山东及周围省份许多村镇家户。在吕剧发展中,艺人逐渐抛弃了自拉自唱、登门乞讨的形式,改为结队拉摊在农村和小城镇人口较多的集市演唱。后来为了适应发展重心由乡村小镇向大城镇转变的需要,他们继续壮大和增加演出队伍③,并开始采用搭建舞台的演出形式。1909年吕剧在东营区辛镇首次搭舞台演出《小姑贤》,连演十天而不衰。[5]131918年后,吕剧进入省会济南及其他大城市。从此,吕剧不仅遍及山东大部分地区,而且开拓了大连、长春等周边市场。1936年后由于国情社情不稳定、班社经济实力不足、艺人文化素养和音乐修养缺乏等原因,吕剧在城市的发展每况愈下,但尽管如此,其并未退出人们的生活。一方面,许多观众已成为吕剧爱好者,学会了吕剧的经典唱段;另一方面,吕剧艺人开始重走乞讨路,一边务农或打小工一边唱着吕剧乞讨。这在不经意间使吕剧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
上述特点表明,吕剧是“山东省年纪最轻、生命力旺盛又最受群众喜欢的剧种”[7]3,符合“以对当地群众影响最大的剧种为主要改革与发展对象”[1]的戏改标准。但其固有形式不利于“文艺为政治、为生产、为工农兵服务”。戏改工作者认为“吕剧的形式可能与新的东西相结合,改造之后作为教育工具是很便利的”[4]。所以,山东省在贯彻中央戏改指示时,对吕剧进行政策倾斜,使其成为山东省戏改首个重点研究对象。
由于得到戏改政策扶持,吕剧在城市发展的被动局面随后发生转变。时克远回忆解放前“义和班”的经营状况:“我们这个班在济南忍气吞声地混,唱戏挣不出来吃,就拉洋车、换洋火、唱巷子、拾破烂,一直混到1946年。”[8]1946年后,全国仅存的这个吕剧班社在济南绝响,艺人改从他业。但吕剧在1953年实现了对外实验公演三十四天而不衰,在1954年山东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和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分获诸多奖项。曾经在城市奄奄一息的吕剧是怎样在新中国得以新生的?
山东省文化部门遵照中央“改戏”“改人”“改制”的戏改要求,对吕剧进行了改革:搜集整理旧剧目、移植创造现代戏;团结改造旧艺人、综合培养新艺人;改组“共和班”等旧戏班社、建立山东省吕剧团等新型剧团。其中,现代戏《李二嫂改嫁》不仅最能集中体现改革措施,而且是吕剧改革的典范和最重要成果。
山东省地方戏曲研究室把吕剧选定为重点研究对象后,首先搜集整理了《小姑贤》和《王定保借当》两个传统剧目,并对它们进行适当修改。但根植于原生态的剧目经过整理和修改后,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效果依然欠佳,移植和创造现代戏则是一种反映现实生活、宣传政策方针、转变人们思想的有效方式。1951年3月,地方戏曲研究室接到上级指示,要求编演一部现代戏参加1951年4月召开的山东省第一届文学艺术代表大会。时间紧、任务重,研究室决定把风行一时且以描写现代生活为内容,以宣传妇女解放、婚姻自由为主旨的小说《李二嫂改嫁》改编为吕剧剧本。
乡土作家王安友著的小说《李二嫂改嫁》[9],讲述了1947年鲁中南解放区年轻寡妇李二嫂改嫁的故事。主人公李二嫂生在旧社会的农村,3岁被母亲卖给李家当儿媳,17岁正式出嫁后经常遭到婆婆虐待,19岁开始守寡。守寡期间,李二嫂在变工组遇到思想进步、勤劳生产的张小六,进而萌生出改嫁的念头,但又怕遭到家人阻挠和外界非议。李二嫂通过识字班和妇救会懂得了“寡妇改嫁合理合法”“婚姻问题只有自己做主才有幸福”的社会新风。经过思想斗争,李二嫂决心改嫁。在她与张小六追求婚姻的过程中,婆婆“天不怕”勾结族侄李七强行干涉并诬告。小资产阶级出身的于助理听信一面之词,将张小六关押一个多月。无奈,李二嫂喝卤水寻死。最后张区长查明情况,不仅释放了张小六,而且批准了李二嫂和张小六结婚。李二嫂改嫁虽过程曲折,但结局美满。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不仅使“妇女解放”“婚姻自由”等观念深入人心,而且歌颂了新社会、歌颂了共产党。这篇小说在当时颇受读者青睐,多次再版。④
《李二嫂改嫁》剧本依据同名小说改编。1951年版比较粗糙,后来文艺工作团队又进行了反复修改。其中,为适应华东区戏曲会演的需要,陶钝于1954年根据座谈会意见执笔修改的《李二嫂改嫁》剧本趋于稳定。和小说相比,剧本主要进行了三方面调整。第一,因为有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和干部,李二嫂行事更加理性。剧本删除“张小六被关押”“李二嫂喝卤水寻死”等情节,代之以政府、村长和妇女主任主动帮李二嫂扫除改嫁障碍。第二,李二嫂对支前工作的态度更加积极,呈现出一副“党爱人民、人民爱党”的美好场景。她不仅鼓励张小六报名参加支前工作,而且通过给前方同志做军鞋、帮助家属搞生产等方式为鲁南战役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第三,剧本强化了李二嫂在与张小六相处时的主动性,更突出了“妇女解放”和“婚姻自由”的主旨。
《李二嫂改嫁》虽然是现代戏,但并未与传统割裂,而是继承和发展了吕剧旧剧目。这也是“改戏”的重要方法。时任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局长的田汉说:“我们提倡新的创造,但需要在传统基础上,在不失掉该剧种原有特点、风格的条件下,否则就容易走到党的‘百花齐放’方针的反面。”[10]《李二嫂改嫁》继承的是山东省地方戏曲研究室学习研究的第一个戏——《小姑贤》。“《改嫁》不仅在社会思潮上与前面的戏一脉相承,在人物形象构思上、主题思想上也有着重影叠印的承传关系。李二嫂与婆婆‘天不怕’这一对矛盾,何其相像《小姑贤》李荣华与婆婆刁氏这一对矛盾?李二嫂与张小六的爱情之忠诚,又何其相像李荣华与王登云之间的爱情关系?”[11]70两部戏都涉及婚姻爱情和婆婆虐待儿媳的家庭伦理,但两位主人公的表现截然不同:《李二嫂改嫁》中的李二嫂敢于发声,上识字班、参加互助组、追求爱情;《小姑贤》中的桂姐则默默忍受,放弃了自己的爱情。
《李二嫂改嫁》能成为吕剧改革中第一个真正有分量的现代戏,优秀的剧本是基础。曲折的剧情反映出1947年鲁中南解放区农民生活中贫穷与翻身、无知与求知、父母之命与婚姻自主、守寡与改嫁等几对矛盾。李二嫂冲破旧俗、改嫁成功的背后,是“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反对封建”“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等观念的胜利,从而实现了主题的升华。《李二嫂改嫁》剧本内容源于小说,但其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又高于小说;继承了擅长表达家庭伦理故事的剧本传统,又具有关怀现实、宣传政策、教育民众的深度。
“创作新戏曲、修改旧戏曲必须与改造艺人思想密切结合起来,轻视了哪一面,都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12]同时,戏曲艺人在娱乐与教育人民的事业上负有重大责任。所以,为配合“改戏”并使吕剧艺人成长为国家思想宣传战线的助手,山东省吕剧团不仅对吕剧队伍进行调整,而且联合有关部门纠正艺人的错误认识,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业务技能。
经过两年的完善,1953年新编《李二嫂改嫁》由山东省吕剧团首演,编剧、编曲和演员全部为新文艺工作者。山东省吕剧团的前身即1950年成立的山东省文联地方戏曲研究室。剧团没有一个旧戏班社的艺人,成员从济南、青岛、惠民等八个文工团抽调而来。由于对戏曲改革缺乏认识,年轻的文工团员们普遍认为:“参加文工团是参加革命,唱歌跳舞演节目是革命工作;现在忽然改行演旧戏,成了旧社会被人看不起的‘戏子’。”[13]24-25因此,他们工作不安心,把证章揣在兜里而不愿挂在胸前;给朋友写信,不敢说自己的地址和具体工作。[14]为了纠正他们的错误认识,政府不仅给予他们一个新名字——文艺工作者,而且安排上级领导到剧团做思想工作,接连不断地和他们谈话。对新文艺工作者的思想工作起决定作用的是1953年冬山东省吕剧团的济南公演。“原定演出七天的吕剧,在群众热情要求下,最终演出三十四天,五十四场,观众达六万二千三百余人次。”[15]这次公演实际有效地教育了新文艺工作者,增强了他们对吕剧的信心。
不同于以往吕剧表演男扮女的角色反串,《李二嫂改嫁》中的李二嫂、婆婆“天不怕”、妇女主任等角色均为女性出演。受传统职业观念和性别规训影响,女性从事地方戏曲演出比男性要承受更大的思想压力。林建华(饰刘大娘)回忆自己初学吕剧时,“由于存在思想错误,一进鲁声吕剧团那个肮脏的草棚就感到头痛,坐位置也总要靠边一点”[16]。但发展女演员不仅是重振吕剧的需要,[17]也是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需要,所以,吕剧队伍调整注重吸纳女性。据统计,1954年山东省吕剧团的工作人员为69人,其中男性44人,女性25人。[18]为了调动女艺人的积极性,文联和剧团不仅让她们饰演重要角色、代表单位参加会演,而且给予她们获得“优秀演员”等荣誉称号的同等机会。
纠正错误认识、培养戏改热情是对吕剧艺人进行思想改造的一个方面。思想改造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即提高政治觉悟,使他们明确“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方向。这一环节主要采取“集体改造”的方式。集体改造又普遍采取培训班的形式。为帮助艺人“明确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艺术观点;提高照顾整体的观点,促进艺人的大团结;启发政治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鼓励工作进取心;促进早日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山东省文联于1952年选拔文艺干部进行了为期25天的培训。[19]参加此次培训的尚之四(《李二嫂改嫁》舞台导演)等人后来成为吕剧改革的骨干。类似的艺人培训在20世纪50年代频繁举行,虽政治主题不同,但均以思想改造为主,帮助艺人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改造与自我改造。戏改初期,剧团领导还组织艺人集体学习《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等政策文件,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
启用新生力量为《李二嫂改嫁》带来了新的创作理念、表现手法和舞台样式,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麻烦——青年演员缺乏吕剧表演功底、业务技能薄弱。所以,在对他们进行思想改造的同时,还要提升他们的文化和业务能力。山东省吕剧团对艺人唱腔和表演的培训主要通过短期学习班完成,比如邀请其他剧种的表演及声乐老师对青年演员进行培训、集中组织青年演员向吕剧老艺人学习。老艺人有很多优点:“他们多是农民出身,对农民生活熟悉;他们的唱腔丰富而有创造,在表演方面也保存了很多传统的优秀技术。”[16]另外,许多青年演员由于缺乏农村生活经历,对饰演角色把握不准确。为了解决把集中体现了传统戏曲美学原则的戏曲程式动作与现代人生活、劳动的动作完美结合、协调统一等诸多问题,[13]29剧团领导安排青年演员进行生活体验。饰演“李二嫂”的郎咸芬在《李二嫂改嫁》初期彩排汇报后,被舞台编剧刘奇英批评:“郎咸芬就像个中学生,浑身上下没一点农村妇女的影子,她根本演不了李二嫂!”[13]311952年冬,郎咸芬被安排住在博兴县闫家坊村一个二十六七岁的刘姓寡妇家。经过三个月相处,郎咸芬发现:刘大嫂心情很压抑、很自卑;她从不走门串户到邻家玩,也很少见有人来她家坐坐;走在街上,她总是低眉俯首贴着墙根走……[13]33她把体验到的情感和动作带入表演中,最终成功塑造出“李二嫂”形象。
《李二嫂改嫁》演职人员改造过程表明,“改制”和“改人”措施有诸多重合之处。采用公营、公私合营或私营公助等方式建立的剧团取代旧戏班社有助于吕剧队伍调整。以培训班和戏曲学校取代“师徒制”,不仅可以系统提升艺人文化素养和业务技能,而且便于提高艺人的政治觉悟。除了上述两项制度,吕剧改制还重点改革了与艺人生活紧密相关的福利制度。不同于民间职业剧团的评分制和分红制,山东省吕剧团实行等级工资制,且成员均有调整等级的机会。剧团领导通过座谈的形式,让大家明确工资的意义及处理工资问题的原则。工资制也是“改人”的一种方式。工资等级调整既能考量剧团工作人员政治和业务表现,又能教育对工资等级存有疑义的人员,培养他们的共产主义情怀。
现代戏《李二嫂改嫁》既反映出山东广大农村存在的婚姻不自由、妇女受压迫现象,又符合“文艺为政治服务”的精神,配合宣传了新中国的《婚姻法》和妇女政策。由于改革方法和方向正确,《李二嫂改嫁》在山东省第一届文学艺术代表大会上就得到文艺界领导的赞赏和肯定。随着改革的深入,其剧本内容、舞台设计、音乐构成等方面不断完善,演员技能也日渐提高。20世纪50年代中期,现代戏《李二嫂改嫁》获得诸多成就,并对吕剧和其他地方戏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李二嫂改嫁》的发展过程中,山东省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和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的作用尤为突出。通过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李二嫂改嫁》不仅获得了奖励和荣誉,而且获得了新的发展平台和机会。1954年8月5日至25日召开的山东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目的是在检验戏曲改革成果的基础上为华东区戏曲会演选拔剧种和剧目。《李二嫂改嫁》顺利获得剧本奖、演员奖和华东区参演资格。在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李二嫂改嫁》从158个剧目中脱颖而出,几乎包罗了演出大会所设奖项,如优秀演出奖、音乐改革奖(团体奖)、剧本一等奖、导演奖、舞台设计奖、演员一等奖等。[20]评奖为戏曲改革树立了标准、指明了方向,[21]《李二嫂改嫁》成为戏曲创作的典范。随后多个文化部门对其进行更大范围、更高级别、更多形式的推广:1955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和新文艺出版社出版《李二嫂改嫁》剧本单行本;1956年文化部向《李二嫂改嫁》颁发全国戏曲剧本奖;1957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李二嫂改嫁》。
《李二嫂改嫁》从山东走向华东,又从华东走向全国,对地方戏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不仅为其他地方戏做出“文艺如何为政治服务”的示范,而且提供了一条新歌剧创作的路子。1955年9月山东省吕剧团应邀进京汇报演出,《李二嫂改嫁》是演出的四个剧目之一。文化部副部长吴雪看完《李二嫂改嫁》后评价道:“朴素的风格,真实的生活,完整统一的舞台形象,已超过一般的经过改革的反映现代生活的戏曲,是一出在吕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方色彩很浓,生活气息逼人的新歌剧。”[22]《李二嫂改嫁》开创了一条区别于《白毛女》式新歌剧的新路子。[13]25北京、吉林等地区的文艺工作者看过《李二嫂改嫁》后,纷纷表示地方戏改革要向《李二嫂改嫁》学习、向吕剧学习。
剧目和剧种的发展命运息息相关,《李二嫂改嫁》取得成功的过程,也是吕剧新生之路不断推进的过程。首先,吕剧的知名度大大提升。戏改前,吕剧是名不见经传的“乞讨戏”;戏改后,吕剧不仅成为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称赞的“好剧种”[11]13,而且被《人民日报》称为“发展地方戏曲的好榜样”[14]。其次,吕剧改革的方法得到肯定。“从演出的两个现代戏《李二嫂改嫁》和《光明大道》的效果来看,完全证明了地方戏曲表现现代人民生活不但可能,而且具有光辉前途。”[21]再次,在山东省吕剧团示范作用下,由吕剧班社改造而来的剧团和新成立剧团在发展过程中都注重吸纳新生力量。截至1960年,吕剧在山东拥有27个专业剧团、约两千名工作者。其中,“吕剧队伍中90%都是青年演员”[8]。
以《李二嫂改嫁》为代表的吕剧改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大获成功。现代戏《李二嫂改嫁》和吕剧分别成为“戏曲创作的典范” 和“发展地方戏曲的好榜样”。吕剧作为山东省戏改首个重点研究对象,其成功与中央文化部和华东文化局的领导、指导密不可分,同时也离不开山东省自身的重视。吕剧改革因承载着地方性文艺诉求,所以比省内外许多地方戏得到更多的政府关注和政策、经济扶持。
文艺诉求是制定文艺方针的重要依据。中央希望所有剧种经过改革后都能发挥配合政治需要来教育民众的作用,所以制定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戏改方针。与中央文艺诉求相比,山东省文艺诉求还包括创造地方代表性剧种的内容。所以,山东省在贯彻中央戏改方针时,努力培养“百花之王”。为突出“百花之王”的代表性和特殊性,山东文艺界将其命名为“鲁剧”。
在戏改初期,山东省委、省政府即表达出创造鲁剧剧种的想法,因受到上级批评,未能实施。广东、四川、河南等多个省份都有自己的代表性剧种。山东地方戏数量虽多,但均缺乏代表性。在文艺政治性被特别强调的时代,这成为山东省政治建设和文化发展的短板。所以,山东省希望借助国家戏改运动创造彰显山东地方戏曲独特风格的鲁剧。这种想法被上级批评为“割裂传统、形式主义”[14]。
创造的路子走不通,山东即考虑在众多地方戏中培养一种并将其作为鲁剧。吕剧是山东省戏改首个重点研究对象,得到政策倾斜和经济扶持,顺势承载起发展为鲁剧的文艺期许。20世纪50年代中期吕剧改革成就斐然,影响力显著提升。由于吕剧拥有《李二嫂改嫁》《光明大道》等反映山东人民现实生活的剧目,且经常代表山东省参加演出,1957年徐文园代表提议将“吕剧”改名为“鲁剧”。但经讨论后,山东省文化局以 “(吕剧)在剧目、表演和音乐上基础尚很薄弱,并不能代表山东的剧种的特点”为由回绝。[23]所以,吕剧在整个50年代尽管和鲁剧有过交集,但终究没能成为鲁剧。
山东省文化局和山东省文联于1960年1月10日至1月20日在山东剧院举办山东省第一届吕剧观摩演出大会,希望通过观摩演出检阅吕剧十年改革的成果,并研究探讨吕剧如何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等问题。[8]按照“两条腿走路”和“凡参加过全省第一、二届戏曲会演的剧目,不必再参加此次会演”的会演原则,山东省吕剧团、烟台专区代表团等8个剧团共演出了28个剧目。
会演提供了一个展示吕剧改革成果的大舞台,但也进一步暴露了吕剧在改革中的不足。首先,吕剧艺术体系不成熟。时任副省长的余修指出:“吕剧还没有自己完整的表演体系,行当又很不齐,在艺术表现方面还受一定的限制;在音乐方面也不稳定,不少剧团在吸收融合兄弟戏曲方面存在着问题,有的被所谓‘雅’的趣味所冲淡,而失去其传统的优美腔调和丰富的地方色彩;同时‘念、做’方面也很紊乱……”[8]其次,吕剧逐渐淡化了“文艺为政治服务”的要求。由于排演任务加重,山东省吕剧团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忽视政治理论学习[24],因此受到文化主管部门在《大众日报》上的批评[25]。再次,吕剧创作和排演速度缓慢。此次会演山东省文化局号召各专区和专业吕剧团积极推荐优秀剧目,然而,推荐出的剧目不仅数量少,而且艺术质量不高。对于这个问题,1956年已有观众反映:“山东省吕剧团自从成立到现在,经常上演的节目,除了《李二嫂改嫁》、《小姑贤》和《王定保借当》,就是《李二嫂改嫁》、《小姑贤》和《王定保借当》,这实在太使人失望。”[26]
吕剧历经十年改革后的不足使山东省委、省政府再次燃起创造鲁剧剧种的念头。山东省文艺界希望创造一个行当齐全、适应表现古今生活的新剧,以更准确地表现当前的生活斗争,更好地表现历史上的生活斗争,更有效地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人民,推动历史高速度地向共产主义迈进。[27]37另外,由于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艺术方针,在吕剧改革两年后,山东其他地方戏的改革陆续展开。经过改革,以柳子戏和梆子为代表的地方戏取得成长和进步。这为创造鲁剧提供了艺术条件。
1960年3月下旬,山东省鲁剧研究院正式开始了创造鲁剧的工作。山东省委提出创造鲁剧的任务后,省文化局和省文联即召开座谈会,深入探讨创造鲁剧的具体问题。在座谈会上,大家都同意先“混”后“化”的创作方法,但对“混”哪些剧种形成三种意见:一是以吕剧为主,以其他地方戏为辅;二是吕剧、柳子戏和梆子;三是山东省所有地方戏。[27]38-39最终,鲁剧研究院决定以吕剧、柳子戏、梆子三剧种为基础进行创造,并抽调了山东省吕剧团、山东省柳子剧团、山东省梆子剧团的部分骨干演员和音乐工作者。1960年4月,《井台会》和《王定保借当》两个鲁剧实验剧目在内部演出,得到领导的认可和好评:“鲁剧虽然初作实验,但方法对头,它一开始便具有山东特色,听后令人有‘百花齐放’的丰富之感。”[28]
创造鲁剧剧种是时代和政治的产物,由于违反了艺术发展规律,该工作开展一年多后就停止了。山东省鲁剧研究院在成立初期设定了“两三年内创造出鲁剧”的目标,并为此制定了详细的实验计划和步骤:“五一”前以“先混”的方式排演出两个传统戏和一个小型现代戏;“七一”前以“略加熔化”的方式排演出大型现代戏“腰斩黄河”;“十一”前排演出一个大型古代历史剧。[29]然而,创造鲁剧工作的实践暴露出很多问题,如:摊子铺得过大、干部缺乏、影响青年演员的学习提高。[30]与此同时,中央对文艺政策进行调整,“发扬艺术民主、尊重艺术规律、纠正左的错误”成为新主题。[31]这都促使山东省文化部门进行反思:创造鲁剧是不现实的,而且也绝不是三两年能搞成功的。[30]
鲁剧剧种退出历史舞台后,吕剧终于成为鲁剧之一。1961年5月尽管鲁剧剧种已停止创造,但鲁剧的概念依然存在。山东省文化局认为,吕剧、柳子戏、梆子都可称为鲁剧,因为它们是山东的几个主要地方剧种,在群众中以及在全国都有一定影响。这就确定了吕剧是山东代表性剧种的地位。不仅如此,文化局还要求鲁剧研究院⑤对吕剧团加大支持力度,促使吕剧剧目不断丰富。[30]
吕剧和鲁剧的关系变化不仅体现出中央和地方文艺诉求的异同,而且体现出地方对中央戏改政策的调适及能动性的发挥。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山东有借助国家戏改运动把吕剧培养成鲁剧的文艺期许,所以在贯彻中央戏改政策时具备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为创造鲁剧剧种,1960年山东对中央戏改方针进行了有利于地方性诉求的解读和诠释:培养“百花之王”符合“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第一,“创造鲁剧,并不否定其他剧种;其他剧种各有自己的光辉前程。”[32]第二,“百花之王”属于百花中一朵,创造鲁剧有助于增加戏剧种类。“戏剧的种类愈多,为政治服务的范围就愈广。”[7]6第三,创造鲁剧是在许多地方剧种的基础上,集中精华创造一个更新、更美、更完善、更全面的剧种。创造方法体现出“推陈出新”。
在国家戏曲改革运动背景下,曾经在城市奄奄一息的吕剧凭借最年轻、流行最广、最受群众欢迎三方面优势成为山东省戏改首个重点研究对象。吕剧改革遵照了“改戏”“改人”“改制”的戏改要求。其中,由山东省吕剧团排演的现代戏《李二嫂改嫁》最能集中体现吕剧改革的措施。剧本具有关怀现实、宣传政策、教育民众的特点,演职人员全部启用新文艺工作者。由于改革方法得当、方向正确,《李二嫂改嫁》把吕剧新生之路推向新阶段:吕剧不仅成为“发展地方戏曲的好榜样”,而且承载起发展成为山东代表性剧种——鲁剧的文艺期许。创造鲁剧是山东省自戏改以来就有的文艺诉求。20世纪50年代后期,吕剧艺术体系不成熟、淡化政治、发展速度缓慢等缺点逐渐暴露出来,这促使山东省委、省政府再次燃起创造鲁剧剧种的念头,并于1960年3月开启以吕剧、柳子戏、梆子为基础的创造实践。1961年5月在“发扬艺术民主、尊重艺术规律、纠正左的错误”中央文艺政策指导下,山东省文化局决定停止鲁剧剧种创造,并规定吕剧、柳子戏、梆子都可称为鲁剧。
吕剧改革过程涉及与鲁剧的关系问题,显示出中央和地方文艺诉求的异同。除了让戏曲成为教育民众的工具这一共同诉求外,山东省文艺诉求还包括创造地方代表性剧种的内容。为达成文艺诉求,山东省对中央戏改政策进行调适。在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地方政策调适和能动性的发挥成为吕剧改革发展的推动力,但1960年创造“百花之王”鲁剧的政策调适则因为违背艺术发展规律,阻碍了吕剧改革发展。吕剧改革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山东省对中央戏改政策的地方实践,为当今中央文艺政策的地方实践提供了借鉴:在处理艺术和政治的关系时,必须尊重艺术发展规律;地方能动性正确的恰当的发挥有助于中央文艺政策取得更好成效。
注释:
① 此处山东重要城市指济南、青岛、烟台、济宁、淄博等。参见陶钝的《近年来山东省的戏曲改革工作》(《戏曲报》1950年第3卷第4期)。
② 据黄河水利委员会山东河务局统计,自咸丰五年至宣统三年的57年间,黄河在山东省内有38年发生决堤,惠民地区受灾尤甚。参见黄河水利委员会山东河务局编《山东黄河志(1855—1985)》,1988年版,第27~28页。
③ 壮大演出队伍主要通过招收学徒的形式,比较有代表性的吕剧班社包括同乐班(1893—1906)、共和班(1906—1915)、黄家班(1921—1942)、高家班(1923—1937)、父子班(1930—1940)、庆和班(1930—1940)、义和班(1937—1946)。参见广饶县政协文史委编《广饶文史资料·吕剧专辑》,2006年版,第13页。
④ 1950年8月,《李二嫂改嫁》由新华书店山东分店出版,印行4 000册;两个月后,新华书店山东分店陆续重印了42 000册;1951年5月,华东人民出版社将其列为“文艺创作丛书”,发行8 000册;1959年9月,山东人民出版社发行《李二嫂改嫁》第2版,累计印数达67 100册。参见《李二嫂改嫁——王安友的第一本书》,出自李传新的《初版本:建国初期畅销书初版本记录解说》,金城出版社,2012年版,第13页。
⑤ “山东省鲁剧研究院”1962年9月1日更名为“山东省戏曲研究室”。参见《山东省文化局关于山东省鲁剧研究院更名的通知》(1962年),山东省档案馆,档号A027-01-014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