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巧
(和县机电工程学校 安徽 马鞍山 238200)
2019年4月15日对于法国人民而言是最伤痛的一天,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失火,其代表性的尖塔造型被烧毁。作为哥特式建筑最着名的教堂失去尖塔意味着失去灵魂,这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大损失,给各国文物保护单位敲响了警钟。
法国这个曾经辉煌的文化艺术中心地位不断走向衰落,18世纪时期第二次世界文化中心从意大利转向了法国,而到了20世纪世界文化中心却向了美国,这当然和国家的政治、经济地位是离不开关系的。
17世纪意大利的艺术从文艺复兴走向了巴洛克艺术,也是意大利艺术的最后一次辉煌时刻。此时的法国开始兴起了古典主义和洛可可艺术。洛可可艺术是在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发展变化的更繁杂,在形成过程中还受到中国艺术的影响,特别是丝织品、瓷器等方面。洛可可的繁琐特色风格和中国清代艺术相类似,是中西方封建历史即将结束的共同特点。法国的当时正处于世界文化的中心,洛可可艺术也传遍了欧洲。
而到19世纪法国爆发了大革命,推翻了君主制旧秩序,也从内战演变成了遍及欧洲并且持续大规模的战争,即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发动的战争。期间经历了波旁王朝复辟再至随后人民建立起的巴黎公社,经过了百年战争法国政治更替不断,经济也陷入混乱之中。此刻出现了很多追求自由和揭露现实生活的画派和画家,如浪漫主义德拉克洛瓦、现实主义罗丹、印象主义莫奈、后印象主义梵高等,呈现百家争鸣、万花齐放的艺术境界。但是战争带来的影响,对法国的世界文化中心的地位产生了不可弥补的伤害。随着20世纪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法国遭受德国侵略走向衰败,美国在战争中的优胜地位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文化中心瞬间由法国转向了美国。可见,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才能在世界的舞台上站稳脚步。
17世纪古典主义是延续至19世纪的一个重要绘画流派,普桑作为新古典主义先驱,提出了崇尚永恒和自然理性,这一时期法国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描绘的题材也是稳定、单纯的。而19出纪的达维特作为新古典主义代表画家更注重宣扬革命斗争的精神,绘画题材从普桑的理性、平和转向了战争。其代表画作有《荷拉斯兄弟之誓》、《马拉之死》、《苏格拉底之死》《萨宾妇女》等都是革命、战争的相关题材。这一时期艺术家描绘的题材都与战争、革命题材相关,可见,艺术与社会生活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
18世纪的洛可可艺术作为封建王朝最后的一丝曙光,其描绘都是上层社会男女享乐生活为主的题材。形式繁冗浮华,人物造型飘逸。
19世纪法国开始爆发大革命,此时的画派众多,有描绘革命战争的浪漫主义;有歌颂大自然的巴比松画派;有批判、揭露现实的现实主义;也有抒发自我感受、表达主观情感的印象主义画派、新印象主义画派和后印象主义画派,无论是绘画还是雕塑都呈现了辉煌的时候。
所源浪漫主义,其实是一种精神诉求,归根到低就两个字一“自由”。即在艺术思想、艺术形式乃至艺术欣赏上的自由。不仅是绘画界,在文学、音乐等方面也现了众多大名鼎鼎的巨匠。如雨果、拜伦、柴可夫斯基、肖邦、施特劳斯等。
其实浪漫主义理念缘于康德,他推崇人的主体地位并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在道德和审美中的自由。而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更是成为那个特定时代的里程碑,其描述的画面是妇女,响应革命的号召,带领人群为了自自而和政权相抗争的画面。画家将战争的惨烈状况淡化,用女性的柔弱外形和坚韧的精种意志表现出具有唯美色彩的浪漫主义风格。
而现实主义雕期家罗丹的《加莱义民》雕塑的人物是百年战争时,英国围困法国加莱城,六名市民为了挽救城中所有市民的生命,答应英国国王的条件主动走上断头台前的情景。雕塑尖锐的心理刻画和强烈的性格表现震撼了人们的心,可见战争给艺术家和人们带来的冲击是挥之不去的。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艺术家开始关注身边的平民生活和个人主观情感的表达为主。如米勒、凡高等。
作为世界文化的中心,法国民族文化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交融,多元化的社会给了艺术家更丰富的创作源泉。凡高的很多作品就是汲取了日本浮世绘的艺术特色,才有像现在我们所见到的颜色鲜艳、造型大胆的视觉冲击。
而法国的艺术对当代的艺术形式仍有深远的影响,美国的自由女神雕像正是仿照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入民》当中的女性形象为创作理念设计的。女性手举代表勇敢、革新的精神的旗帜或火把,给人的心灵带来深深地震憾。
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与社会生活也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艺术的多元化丰富了人类的文化,使法国能成为当时的世界文化中心。人类在文化情境中也能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化以及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而战争却摧毁了曾经的文化之都,所以我们应该更玲惜当下的美好生活,尊重世界的文化的多样性,汲取百家之长,将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传承并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