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县朱店镇毛柳小学
众所周知,农村与城市相比较,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教育质量,均有所差异,尤其在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学方面更是体现出了不同。所以,在新时期,教师要从语文核心素养出发,对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象加以重视,并将阅读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优化阅读教学环节,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故此,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采取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现基于核心素养的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策略谈谈自己的认识。
在小学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学任务与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基础知识,对课文的相关知识有大致的了解,但大多数语文教师仅仅在讲解的时候只介绍作者的信息、写作的背景等等,这样一来则会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对此,笔者认为,在新课改要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倡导下,语文教师应抛出具有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如,在学习《嫦娥奔月》的时候,语文教师便在课堂中抛出趣味性的问题: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哪位同学可以为大家讲一下。在提出这一问题之后,学生之间便会相互沟通与交流,有的学生会说:嫦娥是偷吃了灵药,去了广寒宫;有的学生会说:嫦娥有一只小白兔做伴;还有的学生会说:嫦娥长得非常漂亮等等。在此基础上,学生有了参与意识,语文教师便对课文内容展开讲授,既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教学质量,一举两得。
笔者通过对学生的调查了解到,学生如果无法将学到的语文知识加以运用,那么则会很快忘记,且在传统教学中,大多数语文教师仅仅是使用练习的方式帮助学生复习知识,虽然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但是却无法提升其综合素养,所以教师应开展实践教学,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量。如,在学习《推敲》一文的时候,教师要问学生:通过这篇文章,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这个时候大多数学生会说:在做事情的时候需要仔细推敲。另外,教师还可让学生听一段对话,让学生听听词语使用是否恰当,如果不恰当,应怎么修改?通过这种方式,既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又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
无论从宏观角度还是微观角度分析,均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积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现学生全面成长的关键所在,对此教师要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加以重视,并且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引导,使其能够多方位、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如,在讲解《自相矛盾》的时候,教师可提问学生:如果你是文章中的楚国人,你应该怎样回答,从而避免尴尬现象的发生?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其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开始思考,有的学生会说:矛与盾不能放在一起比较;有的学生会说:矛与盾放一起不会受到伤害等等,通过分析学生的答案发现,回答较浅显,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为何要去刺呢,两方相争肯定有一方会受到伤害。因为思考角度不同,答案也不同,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要想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就需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虽然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比较精美,但光课内学习还不够,学生还需要课外阅读来增长见闻。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推荐阅读材料。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简单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对课外书籍有一定的了解;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根据他们的实际需求,推荐一些经典读物,也可以为学生留出自由的空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且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在给学生推荐读物时,教师还应对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情况进行抽查,改正不足之处,表扬做得好的学生,长期坚持,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会有所提高。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深入推动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备受社会关注,如果在新时期仍旧采取落后的教学方式,则无法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因此,语文教师要遵循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为学生设计更加高效的阅读活动,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