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城关区铁路东村幼儿园
情感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有利于幼儿学习的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妥善处理好教学过程中情感与认知的关系,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通过情感交流增强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和发展幼儿丰富的情感,促使他们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和人格特征的教学方法。情感教育既是一种教学模式,又是一种教学策略。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情感教育属于引导式教育,能够培养和发展幼儿丰富的情感,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幼儿正处于情感形成的关键期,其情感的释放与发展与周围的环境及事物有一定的关联。尤其是在当前独生子女家庭较多的情况下,拥有健康的心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应从正面进行积极引导,促使幼儿产生积极情感,帮助幼儿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从身体发育方面看,情感教育能够增强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助于身体健康发育;从心理发育方面看,情感教育能够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提升,并调节其认知结构,让幼儿产生积极健康的心理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
1.注重家园合作,营造良好的情感教育氛围。幼儿阶段正是学习和模仿能力较强的时期,很容易受周围环境及氛围的影响。因此,和谐的家庭环境和氛围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反之则很容易让幼儿心理受到不良影响。为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家庭环境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影响和作用,主动与幼儿家长展开交流和互动,建构起完善的家校合作教育机制。要在教师及家长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为幼儿打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氛围。此外,教师及家长都应充分意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应通过两者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为幼儿打造良好的情感教育环境和氛围。在家园合作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重教学中的言谈举止,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家长在家中应通过自身的行为举止给孩子传递正能量,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坚强、乐观、勇敢以及正直的良好品质,受到积极的情感熏陶。
2.利用中国传统节日渗透情感教育。当前独生子女家庭比较多,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家长对孩子百般宠溺、有求必应。这样极易对幼儿心理造成不良影响,比如很多幼儿表现出自私、霸道、无理由哭闹、缺少同情心等不良品质,这对幼儿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十分不利。所以,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幼儿时期是心理情感形成的初始阶段,因此让其懂得善良、团结友爱、分享、孝顺、感恩、爱国等情感,是未来获得良好发展和成功的必要基础。为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我国传统节日向幼儿渗透情感教育,这比单纯的说教更加具体高效,也更易让幼儿所接受。比如,在“三八”妇女节,教师可给幼儿布置任务:为妈妈准备小礼物、给妈妈洗脚、了解妈妈的工作,让幼儿体会妈妈的辛苦,然后对妈妈说:“妈妈,您辛苦了,我爱您。”让幼儿懂得感恩和孝顺。在国庆节,给幼儿播放“天安门升旗仪式”“国庆大阅兵”的视频,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在劳动节,组织幼儿共同参与劳动实践活动,开展劳动教育,培养幼儿不怕累、不怕苦的精神。在中秋节,组织幼儿一起赏月吃月饼,让幼儿明白中秋代表阖家团圆的意义,等等。
3.注重幼儿之间的有效互动,把握时机开展情感教育。幼儿之间形成的同伴关系,在幼儿情感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幼儿之间互动和交流,有着相同的话题和兴趣点,这种不受束缚和限制的交流更有利于幼儿之间建立情感。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和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和互动,让幼儿在同一任务和目标下成为伙伴,最终完成任务和目标,对培养幼儿团结、协作及沟通表达等情感和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游戏过程中有位同伴摔倒后,教师及时上前扶起,这时就可借机教育引导其他幼儿,让其也上前帮助摔倒的同伴。让幼儿学会帮助他人,体会帮助他人的快乐,在以后的生活中懂得合作、团结、友爱以及分享。
总之,在幼儿教育中渗透情感教育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引导者,应重视情感教育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