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湘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校企合作这一办学模式是我国近年来新提出的概念,该概念提倡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企业提供资源建设,学校则为企业输入人才,以达到双赢的效果。为此,本文深入探讨了校企合作对于中职学校的意义,并且对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职校园足球的推进提出了几点相关策略。该策略的提出对我国校企合作这一办学模式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包括教育行业,大中专院校等职业教育学院为谋求自身发展,抓好教育质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而中等职业学校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其定位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但是由于政策问题,中等职业学校近年来受到的教育资源较少。因此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对于中职学校具有较为重大的意义,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在目前的教育形式下,中职学校很少能够得到较好的资源用于发展学校,校企合作应运而生。该模式基于校企双方的内部需求,将教育与企业两个独立部门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企业可为中职学校提供资源,支撑中职学校的发展建设工作。尤其在中职学校校园足球领域,企业可以对学校进行投资,为学校建设更好的基础设施,以便于提升相关领域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校企合作模式对于中职学校提供支持具有较为积极的现实意义。
足球的强度注定要限制运动员的运动生活,运动员的生涯不超过十年。由于知识储备不足,许多职业足球运动员退休后很难找到适合他们的工作[1]。正因如此,中职学校应当加强对运动员文化知识的教育。在企业为学校提供资源支持的前提下,中职学校可利用其所拥有的技术、知识以及师资力量为企业培养并输送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由于竞技体育不仅需要人力和财力的投入,技术的支持也必不可少。企业与学校进行合作,通过系统化的训练培养运动员,使运动员们不但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与竞技精神,同时还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知识。校企合作的方法解决了运动员们的后顾之忧,使得运动员们在退役之后可以拥有更广阔的出路。
由于学校没有足够的资源管理高水平的运动员,因此,校企合作模式提供了新的人才培养思路,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双方都能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学校与企业齐心协力,就能够相辅相成、相互成就、共同成长。对我国人才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中,企业需要像学校提供相应的资源支持,而学校需要使用其具备的知识与技能为企业输送相应的人才,以达到互利互惠的双赢效果。为推进校企合作更加顺利地进行,本文对于校企合作模式下推进校园足球的策略提出了几点相关的建议,其具体建议如下: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若推进中职校园足球的发展,首先企业要加大对中职学校的投资力度,加强中职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因为大部分中职学校在进行校企合作之前资源不足,所以大部分中职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较差。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培养竞技体育运动员来说较为重要,质量较高的基础设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运动员进行训练时伤病的风险。由此可知企业应当注重中职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以便于中职学校培育出高质量的运动员人才。
作为直接服务地方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质量是影响它质量的关键因素,而校企合作制度化是校企合作可持续的重要保障[2]。由此可知,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的教育质量十分重要。因此,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中职学校也应当合理利用自身的知识与技能,积极培育教练员等具备较强专业性的体育人才。以此提高向企业输送的运动员人才的质量。同时中职学校也应当加强对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培养,此举不但能够加强我国运动员素质的发展,同时也能够拓宽运动员在退役之后的就业渠道,使校企合作模式发挥其真正的效果。
我国是一个体育大国,足球在我国体育竞技项目中水平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而足球教育水平偏低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3]。根据上述论点可知,我国急需足球教育相关的人才,由于我国竞技足球俱乐部很少从中职学校中选拔运动员,故而中职学校竞技足球比赛影响力较低,中职学校竞技足球能够接受的资源也较少。因此学校与企业应当联合加强对中职学校竞技足球的宣传,及时获取媒体关注,提高媒体曝光度。提高媒体曝光度后,中职足球竞技比赛便更容易获取商业赞助。能够接受商业赞助后,中职学校便可以以此获得资源推动学校上规模、上水平的建设。实现企业与中职学校双赢的局面。
“校企合作”这一模式为中职校园足球人才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也为我国的人才建设之路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仍有几方面问题需要完善例如:中职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教练员等专业人才培养较少;中职足球比赛媒体关注度不高等等。因此中职学校应当积极寻求与企业合作的机会,双方携手共同改变上述问题。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