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校园传统武术文化内涵研究

2020-11-24 22:51戚海亮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技击传统武术武术

戚海亮

传统武术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武术文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焕发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新时代,习近平提出“文化自信”理论,文化自信是建立在文化自信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上。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以新气象、新作为开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时代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1]新时代的文化继承着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传统武术文化基因在新时代激励着中华儿女勇往直前、奋发图强的精神。学校作为传承优秀传统武术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决胜全年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赋予校园传统武术文化新的内涵。

1 概念的界定

1.1 传统武术

中华武术历经几千年传承与创新,防御技击作为武术的重要特征之一。从国家角度,华夏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没有发生连续性中断国家,华夏儿女团结奋进齐力抵抗外域侵略,捍卫国家安全,体现了传统武术的主要特征之一,诠释了习武者爱国主义精神。从民族角度,不同民族在不同时期的更替统治是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传统武术文化互鉴互通,加快传统武术文化传播与交流。从区域角度,辽阔的华夏大地,不同的文化类型与地理环境差异形成不同区域人们在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及思维意识、观念方面的巨大差异。[2]因为不同地域与生活习俗差异,人们对日益增长的健身养生需求与单一强身健体的身体活动之间形成矛盾。先辈们根据身心发展需求“因地制宜”创编武术套路,促进内容丰富多彩,运动形式多种多样,不同风格拳种也有200余种,流传的套路有2000余个。[3]

综上所述,传统武术的概念定义为:传统武术是在中华民族长期的技击实践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以攻防技击为主要内容的身体活动。

1.2 传统武术文化

传统武术作为农耕文明社会实践中产生、发展、成熟起来的身体活动,深受中华传统文化滋养,传统武术文化不仅仅是强身健体的身体文化,更是涵盖了习武者精神气魄、技击技术、制度规范、行为规范等,铸就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

传统武术节奏鲜明、刚柔并济、勇往直前的特征是区别于其他运动项目的唯一特质。传统武术将“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有史记载,中华大地出现无数仁人志士诠释“刚健自强”的内涵,著名的“越王鸠浅,自作用剑”典故,岳家拳创始人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纪效新书》编撰者抗倭名将戚继光,诠释了传统武术自强不息、匹夫有责的民族精神。

技术作为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载体。传统武术特别讲究身法,并且身法作为各门派基本法,包括“精、气、神、呼吸、力量、手、步、眼”,等等,例如阴阳虚实、刚柔并济的太极拳,快速有力、舒展大方的长拳,刚猛有力的刀法,棍扫一大片的棍法,等等,技术是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几千年来守正创新的根基。

“武德”是传统武术门派注重的内在行为规范,是习武者思想意识内化的“制度文化”。武术门派历来讲究习武先习德的规矩,武德,是指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有的道德品质、尚武崇德的精神。[4]“武德”在几千年社会实践中诠释仁、义、礼、智、信的个人社会价值观念。

行为作为武术技击的表现形式,是习武者思想、意识形态体现。传统武术行为文化不再是单一的健身强体身体活动,更体现“仁”的道德观念,“中和”的哲学思想,“修身养性”与“内外兼修”练功功法,以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主义精神。

1.3 校园传统武术文化诠释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新时代校园传统武术文化源自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历史孕育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武术文化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中成长,形成了世界上独特的传统武术文化内涵。校园作为新时代传统武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建设与传承优秀传统武术文化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弘扬优秀传统武术文化的时代重任。新时代校园传统武术文化建设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新时代校园传统武术文化以校园为载体,传授学生运用传统武术套路、功法等运动形式,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目的,以培养学生新时代核心价值观念为己任的校园文化活动。

2 校园传统武术文化的内涵

2.1 文化是校园传统武术的本质属性

本质是区别不同事物之间的重要标准,传统武术的本质特征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重要标志,传统武术的本质特征体现了其特有的文化内涵。[5]传统武术文化不仅具有外在的身体活动,更蕴含内在的传统哲学思想。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成为学校体育改革的目标,武术作为中华民族固有的健身项目,历经几千年发展演变,武术的演练不受季节与区域限制,都可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新时代,文化兴、国家兴、文化富、国家富,传统武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极其丰富的教育价值。博大精深的传统武术深受传统哲学、伦理道德、传统医学等文化熏陶,形成了特有的注重内外兼修的身体文化活动。学生学习传统武术,了解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内涵,培养学生“仁”、“义”、“礼”、“智”、“信”的个人社会价值观。传统武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有助于推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

2.2 校园传统武术文化

体育文化是关于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6]结合体育文化的概念,本文将新时代校园传统武术文化内涵概括为:以校园为载体,精神文化为导向,技术文化为载体,制度文化为准绳,行为文化为践行标准,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为中心的校园文化。

2.2.1 精神文化是校园传统武术文化的导向

武术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精华根植于我国爱国主义发展的沃土之中,承载着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7]古往今来,习武不仅仅表现为强身健体与保家卫国,更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历代许多习武者不再是单一的强身健体,而是升华到以爱国主义为己任,精忠报国、以身许国的民族精神。

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现代公民个人价值准则,爱国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现代国家价值目标。[8]传统武术文化在肥沃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成长,蕴藏着鲜明的“民族精神”,传统武术精神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传统武术精神文化内涵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文化。新时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国泰民安,国富民丰时代,实现中国梦必须践行爱国主义,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就要更好的传承武术文化,发扬武术精神,将传统武术精神与新时代爱国主义思想紧密融合在一起,两者相辅相成,砥砺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

2.2.2 技术文化是校园传统武术文化的载体

技术的形成、演练、比试、载录与多形式的传播传承是武术最基本的内容和文化的依托点。[9]以技击技术为基本特征的传统武术,踢、打、摔、拿、技、刺等基本技击动作,传统武术套路受儒家文化深远影响,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融入传统武术中,形成了人与自然融合的独特特征,例如,传统武术技术动作模仿大自然的形态特征,呈现“虎、豹、猴、蛇、鹤”等动物的日常动作,并将动物的静态与动态结合人体的生理特征创编“猴拳”、“螳螂拳”、“鸳鸯拳”、“形意拳”,等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身体、意识、形态融为一体,感受意境美。演练过程中,动作的快、慢、刚、柔、动、静,学生感受神韵美。通过传统武术演练,将技击与娱乐、修身糅合在一起,学生在演练中体验强身健体的精神美。

技击作为传统武术的特征之一,“天人合一”的传统武术思想将人与自然、宇宙的变化融为一体,在学习中,提高学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通过技击动作演练,逐渐提高学生审美观念与健身强体的价值观。

2.2.3 制度文化是校园传统武术文化的基本准绳

制度属于社会活动下的固定规则,规则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为人设定了具有约束内容,制度通过建立一个相互作用的、稳定的,但不一定有效的结构来减少不确定性,确定和限制了人们的选择集合。[10]人的本质是通过束缚达到自由,而这种自由是建立文明的自觉自愿的行为规范。以“礼仪之邦”之称的华夏文化,倡导“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的道德观念。传统武术文化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武德是习武、练武的基本道德准则,自古以来,道德教育是武术教育的中心位置,武德教育培养学生个人修养与遵守社会公德,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形成“国家兴亡、我的责任”意识感。加快和谐社会进程,推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正义、勇敢、忠诚的个人准则。

武谚日:“师傅领进门、成艺在自身”,“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说明了习武者需自觉、肯吃苦、有恒心的定力精神,校园传统武术习练有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与奋发进取、勇于创新的意志品质。

2.2.4 行为文化是校园传统武术文化的践行标准

传统武术行为文化分为两个文化丛,其一是外显行为文化,传统武术受不同生活习俗影响,形成各具特色的武术套路,随着“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技法丰富多样,创编了模仿大自然静与动的行为行为。“技术的形成、演练、比试、载录与多形式的传播传承,是武术最基本的内容和文化延伸的依托点。演练过程中技击动作的腾空、翻滚等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观赏价值与审美价值情操,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文化。其二是内在行为文化,传统武术文化受传统文化熏陶,传统武术文化有助于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在新时代发扬“自强不息”、“强健有为”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传统武术行为文化在新时代赋予新的行为文化内涵,有助于学生遵纪守法,热爱祖国,与人友善,待人有礼,见义勇为,不凌弱逞强的行为方式。铸造学生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价值观念。

3 强身健体是校园传统武术文化的中心

随着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越来越重视,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出“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理念,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独特的身体运动形式,历经几千年形成了特有的身体文化。传统武术教育与审美等价值是建立在强身健体的基础上,传统武术的健身价值表现在健身、养生、保健等诸方面。传统武术套路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运动形式多样,技术动作繁简不同,学生在校期间掌握不同的健身套路,走上社会后,可以根据身心健康需要演练不同的套路,传统武术可以起到终身锻炼的目的。因此,校园传统武术可以不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随着长年累月的习练,学生心肺耐力不断提高,肌肉力量和韧带强度不断增强,最终达到强筋骨壮体魄的目的。

随着学生对传统武术的认识不断加深,武术套路演练逐渐成熟,不仅可以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同时可以调养气血,改善人体机能,起到修身养性作用,最终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

4 结语

校园文化兴、则国家教育兴,教育兴,人才旺、则国家强。在新时代文化自信的背景下,校园传统武术文化在新时代务必大力弘扬,培育新时代青少年了解传统武术文化,掌握传统武术文化,运用传统武术文化,做好新时代传统武术文化的接班人。校园作为弘扬传统武术文化的载体,是建立文化自信的基石,大力弘扬校园传统武术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技击传统武术武术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人文视域下武术技击术规则的演变与发展
传统武术对警察徒手防卫能力提高的作用研究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非遗”视角下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研究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