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初级中学
素质拓展训练主要指的是综合素质教育与国外拓展训练互相结合的一种产物,主要是通过设置情境、分配任务之后由单人或多人完成的一种体验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目前主要广泛运用于初中体育教学。从体育学科教学的角度来说,在教学中融入素质拓展训练有利于锻炼学生身体,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随着现如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也不断地调整。从当前的体育教学来看,素质教育的理念仍然未完全落实,而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到初中体育教学也正是迎合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打破教育僵局,提高课堂质量。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集体能训练与趣味性于一体的训练方式,其不同的项目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有效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因此,与传统的体育教学相比,教师在课堂上是主导地位,通过指导并引导学生参与素质拓展训练,促进学生各方面意识不断发展,提高学生对体育的热情与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课堂中。
2.遵循发展规律,符合时代发展。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而其中提到的素质教育比较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与个性培养,学生在课堂上是主体地位,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遵循发展的规律。
3.拓宽体育知识,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是素质拓展训练的组织者也是引导者,教师的素质直接对学生的教学水平产生影响。为了能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师要将素质拓展训练运用到初中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促进拓展教学内容的更新。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能力、特点设置出符合学习需要的素质拓展训练课程,为深化教学提供良好的条件,进而促进教师讲课能力的提高。
1.趣味性拓展训练的运用。初中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这个阶段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纪律性与服从性,为此,在课堂上很多教师讲课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学生却昏昏欲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课堂的趣味性比较低,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素质拓展训练应用到初中体育学科教学中,能有效增添课堂的趣味性。首先,教师可以设置荒岛求生或者是生死竞速的情境,又或者是借助操场上的一些运动器材实现。比如,创设生死竞速的情境,教师可以借助学校的旱冰场进行。其次,要适当地加入一些竞争元素,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设置的规则一定要简单易懂,且要突出拓展训练的趣味性,这样才能确保拓展训练有序进行。
2.挑战性拓展训练的运用。过于简单的拓展训练会让学生失去竞争欲与表现欲,因此,教师在设计素质拓展训练时要适当地调高难度,增加课堂的挑战性,这也要求教师在设计项目前要把握学生的身体素质,并将难度设定在一小部分才能完成的程度,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欲望。除此之外,教师增加了课堂的挑战性也能不断提高学生整体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勇气,激发学生内心的正能量,促进学生敢于竞争,敢于梦想。
3.益智性拓展训练的运用。素质拓展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与思考能力,教师可以在训练的过程中适当地添加一些解密类元素,让学生转变自身的常规思维,促进学生能从多个角度进行创造性思维完成这一项目。比如,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了密室逃脱的项目,教师可以一步步地给学生留下解密的线索,当学生在搜集到上一条线索时,便会根据其中的信息去探索下一条线索。学生在寻找线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与综合思维,这样既能为学生学习提供广阔的知识平台,又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能力。
4.协作性拓展训练的运用。比如,教师融入了盲人方阵的项目,学生要在眼睛不能视物的状态下将一条被扰乱的线团整理成一个四边形的形状,这就要求小组成员要先设计好线团的解开线索,并分工分步骤地将其解开,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若小组内的成员协调能力不强,那么也会使得线团越来越乱,最终也会无法解开,这样的活动,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都会得到有效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