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闻 甘肃省兰州市第六十六中学
中考体育中的长跑是必考项目,其考核的是身体的机能、精神的意志等。在以往的初中田径项目教学中,教师多为技能讲解和考核,缺乏专业性的训练,所以学生基本能够掌握田径技能,却没有较强的能力,身体素质存在不足,特别是男子的1000米与女子的800米跑,有些学生甚至无法在6分钟内完成。在中考体育下,田径教学要考虑到学生中考的情况,在落实核心素养的过程中,重视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中考测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新课改下的田径教学树立了核心素养的目标,培养体育精神、技能水平、健康意识,而在中考体育下,在教学目标上要加入具备优秀运动能力,以此使学生能够取得优异的测试成绩。在提升学生运动能力的目标下,教学开展就要做出改变,增加运动量和强度,逐步提升学生的体育成绩,提高综合能力。
在中考体育下,中学生在田径项目中的主观意识也发生了转变,关注自身的体育成绩,受中考的压力能够主动进行锻炼。学生的这种意识转变能够让提升体育成绩的目标更好地落实到实践教学中,并且有助于体育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利用,建立有效的田径教学策略。
田径项目不同于球类运动,对身体素质的要求较高,跑、跳的运动中,如果没有较好的身体素质,会出现跑得慢、跳不远的情况。而现在的中学生日常运动量严重不足,很多学生只有在体育课中才做锻炼,身体素质差,即使能够掌握田径项目的知识与技术,自身也无法完成,难以达成提升测试成绩的目标。同时,身体素质差还会造成运动训练中的疲劳感强,影响运动训练的主动性,降低体育学习与运动的兴趣。
田径项目不像球类项目有各种各样的变化,训练较为枯燥,需要反复的训练来提升身体的机能,从而达成提高体育成绩的目标。训练中的枯燥容易导致学生厌烦和抵触,不能努力突破自己,也不愿意做适当的体育锻炼[1]。体育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解决这项难点,让学生能够自主性的参与田径训练,积极地提升自身的成绩,以此培养体育精神,满足中考体育下的教学目标。
田径项目虽然也有技巧,但是其核心需要身体的素质。比如长跑,只有身体的心肺能力、下肢力量有所提升,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而身体的这些机能提升需要长时间的锻炼,持续的锻炼是必要的途径[2]。因此,田径教学就面临提升学生测试成绩缓慢的情况,需要建立持续性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身体素质能够在田径项目的训练中有持续性的提升,并且建立生活活动,使处于身体快速发育中的学生有体质和运动能力的综合性发展。
现在的中学生在兴趣喜好上倾向流行音乐、游戏等,并且受信息社会的影响,很多学生在主观上就不重视身体素质,将脑力作为自身发展的目标和核心。在此兴趣和意识下,学生在田径项目训练中就呈现出自主意识不足的情况,教师安排和督促的情况下才会去做运动训练。自主训练意识不足会让田径运动能力处于被动的增长,运动量不足,难以取得优异的中考体育测试成绩[3]。
针对中考体育下田径项目教学的新形势与难点,教师需要在教学策略上做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从中考测试需要,学生自主训练两个方面做反思,创设综合性地田径项目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认识田径、了解技巧,将教学与训练延伸到生活,创设趣味的训练活动,精准扶持学困生,结合体育核心素养,以此使学生可以在田径项目教学中有综合素质的发展,养成体育素养,可以在中考体育测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提升运动能力需要必要的训练,但是理论也是促进学生认识自身运动情况,完成运动训练的思想基础。在田径教学中需要普及理论知识内容,让学生了解运动技术、规则、生理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在运动中形成科学认识,有助于运动中的自我调整,可以提高田径运动的性质,提升运动技术水平。教学中的体育理论知识普及不需要单独开课,可以在课堂中预留出5-10分钟的时间,应用多媒体技术详细介绍运动理论、健康理论的知识,为之后的实践运动提供认知基础,增加实践运动中的思考。多媒体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了解体育理论的兴趣,增效教师的演示、示范,能够细致地将理论展示出来,便于学生进行理解。
比如在长跑的教学中,教师就用多媒体介绍长跑过程中的呼吸法、手臂摆动与腿部的协调、呼吸与脚步频率的协调等知识,让学生能够了解长跑的技巧,能够调整自身的状态去适应长跑;同时从生理健康的角度介绍二次呼吸、肌肉酸痛的知识,使学生能够了解长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利于长跑训练中突破自己,提升训练的效果。体育理论知识的普及能够让学生在长跑的过程中科学的了解自身状态,从而就能做出相应的调整,可以有效提高训练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长跑能力。
田径体育项目虽然内容上较为枯燥,但是其形式简单,场地要求低,便于生活中的运动。体育教师在教学策略上可以加强生活运动的指导,培养体育运动的习惯,培养终身运动意识。生活运动的指导中,需要教师注意当前教育和社会的环境,在指导内容上要学生能够有需求,可以在生活中进行运动锻炼的形式。比如指导女生花样跳绳,指导男生力量训练,保证学生愿意在生活中做体育运动训练。在指导的方法上,可以在课程中介绍一些训练的成果[4]。
生活运动的开展能够让学生的体质在身体发育阶段得到快速提升,并且利于身体健康,可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指导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适当的转变运动的内容,确保学生生活运动的主动性。只要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做体育运动,身体素质就会有所增长,能够达成提升田径运动能力的目标。因此,体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建立体育小组,让同样兴趣的学生在一起运动,内容和形式不做限制,但是要规范小组生活体育运动的章程,要求每个小组制定生活中活动的计划表,教师进行补充。同时,在教学中可以让体育小组的学生做运动示范,提升主观的运动感受。这样,中学生有了生活中的运动,其田径运动水平会有逐步提升,身体素质的提升下能够取得较好的中考体育测试成绩。
无论是新课改,还是中考体育,田径教学的开展都需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田径运动当中[5]。针对部分学生缺乏兴趣,运动主动性差的情况,教师需要创设趣味田径活动,让田径运动的参与有快乐的体会,以此增效田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趣味田径活动的创设肯定要转变考核的方式,基于项目的形式做创新。比如在跳远教学中,教师就组织跳远接力,锻炼身体平衡能力与下肢的力量;开展跳大绳游戏,锻炼弹跳力,提升身体的掌控力。趣味田径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田径教学的效果,也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兴趣。但是,教师有必要控制活动的时间,趣味活动辅助教学,而不是让活动代替运动训练,需要保证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初中生在田径项目的教学中存在困难的情况,主要是身体素质差,参与运动的主动性低,无法跟上集体。对于此,为保证学困生的中考体育成绩,需要设计精准扶持方法,开展差异性的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基础来做异步设计,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田径项目的学习和训练当中,能够有逐步的素质提升,逐渐摆脱学困生,获得健康的体魄。精准扶持需要先进行身体基本素质的测试,然后依据测试的数据开展分层,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身体情况做精准设计,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完成训练,而在运动中又有挑战,使运动训练的完成有进步,能够获取成功的感受。比如针对中考体育中的长跑训练,教师就依据测试的标准让学困生努力在6分钟内完成,并在训练中做一些言语鼓励,指导脚步和呼吸的调整,提高训练的效果。而在下一次训练中提升要求,让学困生能够有一个增长的过程。这种精准扶持的方法可以让体育学困生有体育能力与技能的增长,也能保证教学中目标的设定符合学生的情况,每个学生都能逐渐突破自己,提升测试成绩。
在田径项目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强调核心素养的培养,重视提升体育成绩,更要注重运动训练健康,避免学生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保证身体健康的发育和成长。在训练中要设置准备活动,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运动量和强度,科学制定训练方法,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6]。比如在跳高教学中,教师要在训练前开展高抬腿跑、拉伸练习,然后在训练中逐步增加运动量和强度,当学生出现疲惫的情况,就做休息,保证训练的效果,避免学生出现运动损伤,影响中考测试。
总而言之,中考体育下的田径教学要以学生为核心,重视身体素质、体育能力、技术水平的培养,健全教学的过程,使中学生能够建立田径运动的兴趣,可以在中考测试中达成标准,争取好的成绩。但是,田径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教学方法、方式的创新,教师要做好观察和分析,从学情出发调整教学过程,以此保证预设目标能够达成,完善体育教学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