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巧用朗读推动语文教学

2020-11-24 21:21:55敦煌市第二中学
甘肃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范读感情课文

敦煌市第二中学

语文新课标中对阅读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说明了朗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隽永的材料。若能在语文课上巧妙运用朗读教学,能快速引领学生进入作品的意境,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课堂上巧用多种朗读形式

1.利用“范读”言传身教。优秀的教师范读会给学生以充足的美感享受,更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教师的范读应突出停顿、重音、语调、节奏等四个方面。教师在课堂上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地范读,是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感性依据。学生折服教师的范读,能够对教师产生尊敬和爱戴之情,形成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唤起读书热情。同时,学生还可以从教师的范读中受到熏陶和启发,潜移默化地学会一些朗读方法和技巧,提高朗读水平。

2.利用“齐读”渲染气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齐读课文,有感情地齐读文章。齐读可以让每个学生的朗读能力都得到提高,也是检验集体朗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朗读水平较差的学生来说,齐读就是向其他学生学习朗读技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胆小的、读不好的学生可以放心大胆朗读,不用担心读错以后受到同学的嘲笑。久而久之,在同伴的互助下,学生的朗读水平也会有所提高,对课文的理解能力也会提高。

3.利用“自读”传达感情。有很多人想要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可是一开口却无比尴尬,这时候就要进行自读朗诵训练,从而培养自信心,提高朗读能力。训练时,教师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指导,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声音,只有这样,朗诵才能准确传达感情,学生才能了解作者创作时的感情。

4.利用“分角色朗读”把握人物性格。课文中每个角色都有与其他角色所不同的感情或者行为,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分角色读。读出每个人的特点,感受文章所要表达的含义,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参与分角色朗读的学生必须明确自己分配到的具体人物及说话的内容,同时把握人物性格心理及在对话中如何通过语气来形象表现。通过此项活动学生会对自己分配到的人物性格有了更深层的体会,能够充分发挥课堂情景剧的表演天赋,从而领会文章的主旨。

二、朗读教学注意事项

1.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多媒体可为学生朗读激发丰富的情感,可使课文的语言材料变成可感的声音,让课文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心里,从而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课堂上给学生播放名家朗诵的配乐录音,使内容与形式得到完美统一,能激起学生自己也要配画、配乐去朗读的欲望。这样做不仅可引导学生走进事物,深入领会课文内容,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动情朗读,加强对课文主旨的把握。

2.要求明确,指导及时。教导学生正确朗读必须做到,用普通话进行朗读,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漏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重复朗读字句。让他们在读书的时候语速要略慢一些,多读几遍。朗读指导要读悟结合,相互促进。要与理解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读中感悟,悟中促读,两者相辅相成,使学生从课文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3.多种形式灵活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灵活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去吸引学生,促使学生兴奋起来,达到教学的功效。为保证每节课每个学生都有朗读的机会,设计朗读的形式也要灵活多样。可采用齐读、自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教师范读、同桌互相检查读、四人小组评议读、开火车轮读等形式,为每个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同时,课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朗读活动,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朗读环境,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拓展各种渠道。

4.反复练习持之以恒。反复朗读能刺激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书籍,有利于记忆知识,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朗读他人作品是学习的过程。名篇佳作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精髓,只有在诵读中才能真正感受到,才能主动消化和吸收。长期坚持诵读,能养成眼到、口到、耳到、心到的良好的诵读习惯。

总之,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有效指导,提高学生朗读的技巧;合理练习,巩固学生朗读的实践,从而促进语感形成,提高言语能力。

猜你喜欢
范读感情课文
培养语感,范读不可忽略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名师在线(2022年25期)2022-11-20 17:29:46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带着感情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带着感情
感情强烈的叹号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
海峡姐妹(2016年6期)2016-02-27 15: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