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兵
在高年级的语文课堂上,想要实现有效阅读教学,教师需要从教学文本的内容和特点出发,有针对性的选择文本剖析解读的方法,并且充分激发学生在文本学习的参与程度,让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更加活跃,学习的主动性更强。进入高年级后,阅读教学的难度在提升,学生会接触到越来越多篇幅更长,意涵更加丰富,需要学生用心理解与品读的文章。基于教学素材的这些基本特点,教师可以在教学组织与安排上多做教学方法的调整与转变,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空间,基于各种轻松有趣的课堂学习活动的展开,加深学生的文本理解程度,并且锻炼学生的多元学科能力,让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都得到良好保障。
高年级学生在语言积累上已经慢慢丰富,学生也有了一定的自主阅读和文本分析的能力。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更多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空间,可以在新课的教学时从组织与安排学生自由阅读开始。学生在自由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从整体上了解文意,可以快速获知文章的基本内容和写作意图,不仅如此,这也能够让学生就文章的主旨和内在的情感表达有基本感受。在让学生进行自由阅读时,教师可以给大家提供更加开放的空间。学生可以选择默读,也可以选择小声朗读。无论是哪种形式,只要是能够快速让学生进入到阅读情境中,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分析文章的意涵,就是值得采用的阅读方法。为了让自由阅读环境更好的为后续的文本分析提供铺垫,教师还可以在学生阅读前提出相应的思考问题,或者是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这会让学生阅读时方向性更强,阅读的感受和体验也更加丰富,这才是有效阅读教学的良好开端。
例如,在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教师让学生先自由阅读课文,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阅读方式,学生阅读时教师进行巡视,有的学生大声朗读,有的学生默读,还有的学生小声阅读,同桌之间交流不认识的字,整个课堂氛围比较好。学生阅读之后,教师让学生提出阅读过程中有什么疑问,结合这些问题再来回顾课文中的相关段落和部分,鼓励学生先在自主思考与探究的背景下获取这些问题的答案。这个教学环节既是让学生快速熟悉文章的过程,这也能够很好的培养与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探究能力。这对于提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率,加强学生学科能力的训练都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
在高年级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当丰富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给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更多空间,这在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开放性,训练学生阅读分析和解读能力上起到的效果非常明显。教师可以在具体的文本分析中有意识的融入这种学习活动。比如,在讲到一篇特定文章时,可以结合文章中的关键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探究。教师设计的提问应当遵循相应原文,为了让学生有更大的探究空间,最好是设计那些有一定开放程度,并且能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展开分析的问题。这样学生才会感受到探究活动的乐趣,能够透过小组合作交流就各种学习感受和思考做分享互动。这不仅可以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就原文的分析解读也会更充分,学生可以更好的感受到语文课堂的学习乐趣。
例如,在学习《别了,国语课》时,教师便可以针对本课的核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让学习小组学生围绕“为什么默写一直很差劲的作者最后能够得到默写满分”展开讨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适当指导学生,引导学生结合出示的图片边读边想,从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经历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等方向做思考,并让学生联系实际来探讨问题。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使得问题讨论取得更好的成效,这也是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加深文本的分析解读的方法。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加强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的凸显,同时,教师也要合理设立自身的课堂角色。教师应当更多的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尤其是在设计了各种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活动后,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活动状况和大家的思考感受做相应的归纳总结。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活动表现给予学生一些积极正面的评价,充分肯定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思考和各种想法观点的提出。最后,教师再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做有针对性的归纳总结,让学生就具体问题有清晰正确的认知,保障学生就文章有科学合理的解读,让语文课的教学得到更好的实施与推进。
例如,在学习《为人民服务》这一课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整体上熟悉文章,了解文章讲述的内容,可以让学生以自主学习的形式对文章分层进行详读,并交流探讨文章主要内容。学生阅读之后,反馈阅读讨论的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对于学生的各种阅读理解做有针对性的点评。待学生能够充分理清文意,并且就文章主旨有良好把握后,教师再来以教学评价的方式就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归纳总结,让学生意识到,这篇文章的主旨是:通过悼念张思德,讲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这样的教学推进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够加深学生的整体学习印象,让学生有效把握文章主题,是一种高效的教学实施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