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祝藏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文学类文本简而言之就是文学作品类的文章。作家通过作品塑造人物形象,以此反映社会现实,抒发思想感情,褒扬真尚美,鞭挞假恶丑。本文旨在介绍“召唤结构”理念及其对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的指导作用,希望可以改善目前高中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现状。
根据接受美学理论,文本具有“召唤结构”。对于同一个文本结构,结构主义、接受美学的观点是不尽相同的,接受美学认为文本的结构是隐性的,结构主义认为文本的结构是显性的。结构主义认为,文学不是孤立于社会存在的,而应将文学与社会密切联系起来,充分认识到文学的社会性,通过文学来认识和改变社会现状。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文本的召唤结构是开放的,应与时代相应的艺术相互融合。
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召唤结构”理论能够改变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坚持多角度、多层次思考,积极探索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优化教学架构。
“召唤结构”下的阅读教学会呈现出三个特点,分别是开放性、交流性和建设性。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首先全面认识“召唤结构”理论,以此对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进行重构,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为了帮助学生对“召唤结构”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应采取多媒体辅助、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的体会感悟。为了进一步巩固阅读成果,强化所学的知识,教师可以设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加强练习。在这种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学生已有的知识会被不断更新和升级,从而形成新的知识构建,在不断的优化中,能更好地体会到“召唤结构”教学模式的优势,并积极参与其中,热爱阅读。相比较传统教学模式来说,“召唤结构”理论下的教学模式,是具有更强竞争力的教学理论[1]。可以做到贴近教学课程内容,更为精准深入地解析学生的疑惑,为现代教学的科学化进程提供更好的教学保障。
例如,经典散文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中薪火相传,受世人青睐,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语言风格独特,表达方式有趣,能有效地吸引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去阅读、品赏和学习。散文鉴赏的核心在于帮助学生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散文语言时,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以浓烈的语文味激发学生的鉴赏热情。
以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为例,不仅语言优美清新,而且语言富有弹性与活力,文章中在修饰名词和动词时,采用了双声叠韵词和押韵短句。比如,在形容荷塘中的事物时,采用大量的叠词:明珠(粒粒)、清香(缕缕)、荷塘(曲曲折折)、叶子(田田)、流水(脉脉)、青雾(薄薄)、杨柳(弯弯)……通过这样的描写,每一处景物都定格在优美的画面之中,每一段描写都成为一幅幅映入眼帘的画面,形成诗一般的意境。再如,描写动作时也采用了大量的叠词,比如迷迷糊糊、悄悄地披衣、轻轻地推门,整篇文章变得更加宁静而又深邃,以悠闲自得的意境和氛围,将荷塘的月色美呈现在我们面前。
在课外阅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时,其鉴赏艺术的学习,主要是将叠词修饰语言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应用的巧妙之处进行鉴赏。因此,笔者经常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散文鉴赏中学会字斟句酌,从中感悟和品位细节和韵味,将散文语言所具有的诗意美品味得更加深刻。
2.使学生获得更珍贵的审美体验。从现在大量文学类作品看,尤其是现代散文,一般都设置了“召唤结构”,有不少留白点,需要借助已有的阅读经验进行个性化的认知和理解。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散文时,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空白点,通过查阅资料,对文本进行多元化解读。“文本召唤”下,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能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召唤结构”下进行解读,既是一次对文本意义的重新构建,又是一次让学生经历认知感受、情感体验和思想升华的过程,学生收获的是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然过程。在“召唤结构”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更为科学的学习模式,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当学生能够在“召唤结构”学习中更好地体会到学习乐趣的时候,其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得到了提升;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身对美的审读能力,也会有新的认识[2]。一代又一代散文家的作品告诉我们,其核心就在于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感表达出来。教师在散文鉴赏时,应引导学生学会诵读散文之美,这样才能读出散文中蕴含的情感,并基于不同视角对散文中蕴含的思想情感与写作技巧进行鉴赏和学习,达到鉴赏技巧美的目的。但是不能只简单地进行课堂诵读训练,需要教师采取评议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线上阅读讨论之中,对散文的观点进行评价。
3.获得更深层次的阅读内涵。虽然学校和教师都重视高中阅读教学改革工作,改革的步伐也从未停歇,但是,从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程度和效果看并不太理想。特别是个别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成绩,不得不给学生安排大量的课外阅读。然而,由于这种阅读的时间很仓促,且阅读的任务很重,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对经典作品进行精读和品读,也难以取得比较理想的阅读效果。这样的阅读只是为了拓展而拓展,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如果没有理解文本的含义,不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这样的阅读都是无用功。“召唤结构”下的阅读教学,把阅读机会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与文本进行对话交流,使学生更加认真体会和感悟文本,在阅读中发现乐趣,在文中得到答案。这样不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的思维越发散,认识、体会和感悟的角度和层次就越多样化,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也就越丰富多元。例如,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通过研习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加深学生对诗歌的印象,而在植入“召唤结构”的学习模式时,不仅让学生获知了其中的一些深层含义,同时也让学生大胆尝试去结合实际尝试创作诗歌,极大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内涵。
例如,在高中散文阅读指导中,采取“召唤结构”开展阅读教学时,我们需要意识到散文属于一种形散而神不散的文学体裁,高中生在散文鉴赏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造诣,但依然存在困难,为更好地强化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我们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学情分析,在课外经典散文阅读指导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艺术。首先就是要求学生学会遴选经典散文,学习和品位散文鉴赏艺术,最终达到促进学生散文鉴赏素养提升的目的。
散文本身的特点决定了独特的选材方式和行文手法,在写人、记事、绘景等方面,将散文的“形散”特点彰显得淋漓尽致;而在思想表达、情感表达中,又能将散文的“聚神”以含蓄、委婉的方式表达出来。为了让学生以形悟神、感悟形式美,需要对散文“聚神”的蕴蓄作为鉴赏的重点,而散文的“形散”作为悟神的切入点,引导学生重点分析和解读散文的立意,并抓住文章的叙述主线,秉承从感至境的理念,达到整体感悟的效果。
以汪曾祺笔下的《金岳霖先生》为例,在刻画西南联大金岳霖教授时,刻画了金岳霖先生特立独行的有趣人物形象,采用写人记事的记叙手法简单自然,选材细腻繁琐,从穿着打扮、姿态形象、课程教学、点名方式等方面,刻画了金岳霖先生的形象和性格。在表现金岳霖先生的品质特点时,主要从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朋友相处的事件来表达。在行文阅读中可谓行云流水,不同事件的衔接十分自然、得体,以通俗平易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金岳霖先生这一人物形象,让学生与其毫无距离感。散文鉴赏不能只是简单地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人物形象的把握,需要引导学生基于鉴赏的视角,感悟和品位散文给我们带来的意境与意趣,从中感悟散文带来的形式美。在《金岳霖先生》这篇散文中,结构是总分总的形式,开门见山地提出文章的主人翁,并将“有趣”一词作为选材的关键词,通过生活小事件、小细节,表现主人翁天真、率直的个性和热爱学问的精神,最后到结尾进行总结和升华,从中蕴含了作者对自己大学时代深刻的师生情谊的感悟和怀念。笔者在指导学生散文鉴赏时,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引导学生从散文的形体来感受作者的写作用意。学生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体味和感悟到作者采用短小随意而又以小见大的写法,流露的对真、善、美的人性感悟和体会,感悟散文的形式美。
综上所述,在近年来阅读教学中,我们通过不断努力探索,虽然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是从“召唤结构”的理论认识与应用分析上,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审视,特别是在阅读指导方面的反思,从而更加科学、精准地把握好阅读教学的特点及规律,不断改进阅读教学方式方法,提升阅读教学水平。因此,从理论高度改变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指导刻不容缓。当然,“召唤结构”只是促进阅读教学改革的一种理论、一种探索,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加强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更加有利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革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