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县万泉中学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对现行教育教学模式必须加以扬弃,既继承又创新。积极实施个性化教育和民主化教育,注重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这就要求我们在原有的实践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创新课程结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模式及教育教学环境,从而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为此,面对社会发展和学校生源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新课程的实施,提出开展小班化教学的课题研究,是学校持续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客观现实的必然选择。本研究旨在进一步丰富小班化教育教学的理论,着重在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的实践层面上进行探讨和实践,以期促进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办学效益。本着边研究、边探索、边实践的方针,本文重点谈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初中小班化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策略;二是农村初中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组织形式以及教学评价。
1.制定发展规划。为顺利实施小班化教育并进一步推进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制定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发展规划,学校全体教职工参与制定规划的全过程,共同制定并讨论通过了小班化教学发展规划、实施方案、评价体系以及分年达成目标。
2.建立工作机制,保障研究的顺利进行。
(1)明确了校长为实施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全面组织协调各项工作,校长不仅是组织者、管理者,而且是参与者、研究者。
(2)实施年级组成员分工负责制。每位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项研究任务。
(3)出台了小班化教学研究的若干规定。对研究计划的制定、过程管理、定期汇报、组织活动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要取得实效,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学生观、师生观的更新是关键。转变教师观念是首要任务,我们要求教师一定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念。
1.学习和借鉴。为促使教师对小班化教学形成感性认识,充分理解关注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发展的核心理念,学校借助网络了解国内外小班化教育动态,组织教师阅读各类教育杂志中的相关文章,定期开展小班化教学论坛,组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及小班化教学专题学习和培训。要求每位参与研究的教师撰写读书笔记、教学反思、教育随笔,上家常课、研究课、展示课。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工作过程中研究,融工作、学习和研究于一体。
2.搭建交流平台,营造和谐互动的学习氛围。定期开展专题论坛和经验交流等活动,加强教师间的沟通与交流。每一个参与研究的教师作为学习者、实践者、研究者,带着自己的小班化教学体会、实践感悟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共同切磋、探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们认识到实施小班化教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教学策略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念,边学习边探索,在实践中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
1.提高小班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教师的教。首先通过指定骨干教师上示范课、研究课,引领大家就某一课一例,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活动,汇集众智,谋求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的有效突破。教师从教研活动中得到启发,自觉改进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其次,要求教师思考同课题、同章节在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中的特殊设计,比较其与大班额教学的不同之处;第三,鼓励教师撰写教学反思和叙事,广泛开展交流,分享有效教学经验;第四,组织教师撰写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专题论文,就小班化课堂教学的教学管理与组织进行深入研讨,及时提升教学经验,对如何有效教学进行探究;最后,鼓励教师围绕主课题,独立开展低起点、小切口、新角度的研究工作。
(2)学生的学。着力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减少边缘化学生,消除学习死角,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教师同样多的关注。一是增强师生对话的广度、宽度和密度,不让一位学生游离于学习之外;二是实施合作学习的方式,并与自主学习有机结合。在挖掘学生自我学习潜能的同时,教会学生充分运用伙伴资源,消解底层基本学习困难。
2.沟通教与学之间的桥梁。班主任将自己的办公桌搬进了教室,自己的一言一行完全呈现在学生面前。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我们的老师以朋友、大姐姐等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消除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对老师有更多亲近感,甚至产生某种依恋。我们的每个班级不但班主任,还有副班主任,基本上每个班级都有好几位老师负责。由于小班学生人数少,教师配备足,所以“教育的关照度”大大提高,在课堂上,我们的教师也是充分利用小班的空间优势,随时调节着课堂气氛。我们经常看到课堂上,学生们不拘一格尽兴表现的场面。老师亲切的话语,平等的姿态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课堂上不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2]。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小班的条件下能发挥得更突出。如采用游戏活动、角色扮演、戏剧表演、创意练习、影视欣赏等各种生动有趣的动态教学。
3.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策略。在小班化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实施素质教育等教学思想的具体化,它解决教学中统一施教与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的矛盾,能使教学过程更加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使教与学更加紧密地协调配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在实施分层教学时,首先对学生进行前期调查了解,内容包括学生的智能,技能、心理、学科成绩、在校表现、家庭环境等,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类归档。
教师对所任教班级的学生按学习能力和程度,分别编成提高、中等、基础三个层次(我们要求对学生分层的情况不对学生公开,并且实行动态调整)。教师对基础层次采取“低起点”“小步子”“拉着走”“多鼓励”,及时肯定学困生的点滴进步,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自信心,让他们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对中等层制定的目标是小综合、多变化、主动走、促能力。
分层教学实现了“学生学习的个体化,教师指导的异步化”,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向“最新发展区”得到最大的发展,人人都取得较大的进步,实现了小班化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和高效率[3]。
4.小班化教学评价。传统教学评价主要关注学习的结果,评价方法单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而随着小班化教学的实施,教学评价的改革迫在眉睫,那么什么样的评价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呢?实践证明:小班化教学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即过程评价、组内评价、即时评价、个案评价、自我评价结合起来。
1.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小班化教学实践增强了教师自我学习的内在需求和科研意识,激发了教师学习的新动机。我们坚持“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教学”的宗旨,立足教学和课堂,发现和解决问题,指导教师灵活多变地从教学问题中发现课题,运用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多种简便方法,突破难点、疑点,研究过程与教学同步,收到了良好效果。
2.丰富了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借助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平台,我校所有参与研究的教师参加校际间教研活动人均三次以上,参加各种听课、评课活动(包括听专家评课、评别人的课,别人评自己的课)。与兄弟学校围绕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课题,开展了面对面交流,就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展开研讨,深层交流,取长补短。
3.转变了教师的教育方式,提高了教育行为的有效性。实施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引发了教师对自身地位、作用,教学中角色定位,课堂组织形式,教学评价等一系列问题的反思和重构,广大教师普遍形成了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和课程观。实验年级的课堂教学状况得到了较大改观,教师不再独尊于课堂,课堂上师生互动,交流的频率较以往有了大幅度提升,游离于课堂之外的边缘学生人数大为减少。教师能自觉地运用各种评价手段,对学生参与学习的情况进行即时评价。在评价的方法上,注意以赏识、激励为主,注重三个纬度目标达成的全面评价[4]。
4.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我校地处农村,生源质量一直不太好,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良,家庭教育缺失,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实施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不仅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行为,也改善了我们的教育对象和他们的学习环境和生存状态。如班级人数少了,分组教学,分层个别辅导有了保障,教师精力和教学时间分配可以合理调整,教学空间允许教师深入到各小组,了解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指导;教学可以精讲多练,也可以腾出时间让学生自己讲,教师独占课堂话语权的现象减少了,提高了教育行为的有效性
5.教师业务能力得到了提升。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实践在更新教师观念的同时,也为我校教师提供了打造自身业务,展示风采的平台。实施小班化教学以来,我校一批青年教师在实践中顺利成长。青年教师对外开课数量、质量、级别有了大幅度提高,其中语文、科学、外语等学科举办过三次以上大规模对外开课活动。
总之,小班化分层教学符合学校实际,具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学校将不断探索,吸取别人的长处,结合自身实际,打造出学校教学特色,以分层教学为突破口,切实提高小班化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