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减负政策出台后,从落实情况来看,效果还是明显的。很多老师反映,现在的一些学校“非教学”负担消减了不少,教师明显地觉得额外负担轻了,压力小了;相应地,时间充裕了,日子“舒适”了。
但是,在减负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给教师减负并不是减其“所有”。我们的理解是,给教师减负,一是削减那些行政命令性的,与教学毫无干系的繁杂事务,让老师们从“不务正业”的怪圈中走出来;二是削减那些教育教学中臃肿而无效的程式和环节,拨冗就简,重起本源;三是避免教学任务安置过重的乱象,力竭因班额过大、延长工作时间等因素给老师带来的“陀螺旋转”。一言以蔽之,减负决不是让老师无所事事,空虚懈怠;减负不能成为教师松懈、无为、推卸责任的借口,而是为了让老师轻松上阵,把教育教学这项主体工作干得更好、更完美。
从高压态势和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的教师,要活而不乱,张弛有度,以充沛的精力和振奋的精神,静下心来搞教育教学研究、备课,充电学习,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要学会管理时间、利用时间,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把工夫用在教学上。
因此,减负之后,如何引导教师抓住机遇,更好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是摆在学校管理者面前的一个研究课题。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合理规划,宏观调控,在方法方式上多做一些技术指导,典型引路,让老师们有章可循,从而顺利度过转型期,做一个轻松愉快、乐教乐为的好老师。要在充分相信教师“高度自觉”的基础上,让教师有时间思考、用心琢磨教学,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程序,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谨防在减负之后减出“懈怠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