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体育精准扶贫改革路径分析

2020-11-24 11:19赵嘉磊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体育局精准体育

赵嘉磊

(太原师范学院体育系,河北 太原 030619)

据2018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常住农村人口大约40476万人,占全国总人数的29.12%左右,仅有7.81%的体育场地分布在农村,这种不对称关系造成农村体育资源与农民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缓解这一矛盾,“体育+公益、校园、旅游、产业”等重拳组合的扶贫模式在农村地区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成为盘活农村体育发展的创举,有效缓解了农村体育设备供给不足等实际问题。但也暴露出精准识别方法不科学、扶贫行动过于依赖体育行政部门、精准扶贫措施单一、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实际问题,阻碍了我国农村体育的整体发展进程。我国农村体育扶贫工作已经进展到关键期,当前,应拓展多维度的研究思路,凝心聚力,精准发力,促进农村体育的长效发展。

1 多举措的精准扶贫行动对农村体育的积极作用

1.1 体育赛事扶贫行动:扶贫先扶志,体育赛事促团结,鼓斗志,改变村民的精神面貌

扶贫先扶志,体育赛事具有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尤其是在贫困农村地区举办体育赛事,能激发农民战胜困难、摆脱贫困的勇气与决心[1]。体育赛事扶贫行动的“精准”主要体现在促团结、鼓斗志等重要作用,从而改变村民的精神面貌,例如2018年4月化隆回族自治县石大仓乡沙让村举办了一场“沙让村乡村振兴杯”篮球赛,12支篮球队的精彩赛况给村民带来惊喜,村民马青云说:“这次篮球赛是我们自己的比赛,比世界大赛还要精彩。”篮球赛将正能量辐射到了村庄的各个角落,释放出强大的凝聚力与体育精神,正如村委会主任冶由四夫所说:“这一次篮球赛,让沙让村村民空前团结。”体育赛事注重物质、精神上“双丰收”,这是新时期开展农村地区精准扶贫的重点思路,也是奔向全面小康社会的推动力量。

1.2 体育设施扶贫行动:“体育+设备”助力农村精准扶贫,注重效益,不做面子工程

近年来,体育行政部门加大农村体育的扶持力度,采用“体育+设备”助力精准扶贫,不仅为增强农民的体魄创设环境,还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打了一针“兴奋剂”,从而实现“物质+精神”的精准扶贫。例如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金华镇干井村于2016年10月建成的文体广场,不仅建成了灯光球场,还增加健身器材。自从有了篮球架,干井村玩牌、赌博的少了,打球的人却多了,村民们的关系更加紧密。体育设施犹如一条纽带,给群众带来健康体魄的同时,塑造了农村的精神文明。“体育+设备”不是一拥而上,而是缺什么就补什么,这样才能够体现体育扶贫的“精准”原则。例如在广西藤县塘步镇南安村铺设健身路径时,广西省体育局节流开源,将一套13件的器材压缩到了8件,并将节省下来钱用于其他地方,这种扶贫措施精准到位,不搞面子工程,而是注重对贫困地区的农民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2]。

1.3 创建体育小镇扶贫行动:依托体育产业建设体育小镇,振兴乡村经济,建设美丽家园

2017年5月,体育总局印发《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到了在 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一批体育特征鲜明、生态环境良好、产业集聚融合、文化气息浓厚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为了实现“精准”的农村体育扶贫工作,国家体育总局通过摸底,于2017年8月推出全国第一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要求积极探索体育扶贫的新模式[3]。各省的体育部门积极投入到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中去,例如湖北省达松滋市洈水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洈水营地拥有攻略箭、真人CS、空中华容道、笼式足球、团队拓展基地,垂钓、游泳等丰富的体育项目,该地区形成了特色体育产业链,不仅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还实现了振兴乡村和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

1.4 体育志愿者扶贫行动:巧借外力,层层渗透,形成“金字塔式”的体育扶贫新机制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组织更多的体育志愿者加入,成为农村体育扶贫行动的重点。以广西为例,2017年,广西体育局深入大约1000个贫困村开展体育扶贫服务活动,募集企业捐赠资金物品达到765.5万元;同时推广普及一项群众喜爱的体育健身项目,组织214991人参与培训健身;还组织开展了留守儿童国民体质监测活动,完成41772个合格样本的检测;通过微信传播全民健身和健康知识达108200篇以上。如此浩大的体育扶贫工程,仅凭体育行政人员是无法独立完成的。广西体育局创建了“全民健身志愿者大规模下沉基层服务百县千乡”的大型体育扶贫活动,一共组织了12969名志愿者。这次活动要求体育志愿者通过转发微信“朋友圈”的宣传方式,呼吁更多的人加入体育志愿者的队伍中[4]。如此巧借外力,层层渗透,形成“金字塔式”的体育扶贫新机制,体现“全民健身志愿者”的要求,也破解了基层体育部门人手短缺、资金匮乏的难题。

1.5 体育公益扶贫行动:改变农村体育发展路径,形成精准扶贫“体育+”新模式

精准扶贫,体育先行。农村体育扶贫工作启动以来,各地开启“体育+支教”、“体育+健康”等精准扶贫新模式,比起以往的体育公益更加深入,形式更加多样化。模式一,“体育+支教”,例如2018年9月,湖南省青少年“体育新时代”体育冬夏令营的主办方在娄底市新化县白岩学校和益阳市安化县大荣学校开展体操、篮球、羽毛球、武术、足球、跆拳道等体育扶贫教学活动,通过15天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两至三项体育技能。模式二,“体育+健康”,例如2018年8月,济南市全民健身运动会和体质监测大篷车活动首次融入扶贫主题,为济阳县垛石镇唐庙小学带来了体质测定、科学健身指导、精彩赛事、健身器材等丰富内容。新的体育公益扶贫行动改变了过去赠送体育设备的旧模式,变“输血”为“造血”,既盘活“体育+”模式,又体现了体育扶贫工作的“精准”与高效。此外,新模式区别于以往体育公益的地方,在于全方位的扶贫。例如广西省体育局除了通过体育赛事为贫困地区的体育发展募集体育用品以外,还大力建设体育设施,仅2016年就投入1500万,为贫困村建设300个村级篮球场。投入730万支持靖西市、东兴市、龙州县、大新县等边境农村地区增加运动器材;同时投入8043万支持河池市、百色市、崇左市等革命老区的体育设施。如此大规模的体育公益扶贫行动,使越来越多的农民享受到农村体育发展的“红利”。

1.6 校园体育扶贫行动:脱贫攻坚从青少年抓起,不断缩小城乡校园体育资源配置的差距

早在2009年,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Ratey和Sattlemair就在一篇《积极的身体游戏和认知:和学习有关?》中指出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身体健康,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纵观我国贫困地区中小学体育的发展,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显然制约了《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规划》的落实。脱贫攻坚从青少年抓起,近几年来,各地体育部门掀起校园体育扶贫的高潮。以六盘水市为例,从2017年7月到现在,六盘水市体育局先后组织10余名各项目教练员,深入全市深度贫困地区中小学开展选材工作20余天,分别对水城县果布戛中学等60余所中小学进行走访调研,发掘的200多名有潜力的青少年,并采取向上输送、就地培养、亲自训练等措施进行培养。目前已经选送26名学生参加国家攀岩队集训队的选拔训练,另有40名学生被选入六盘水市女子少年足球队。同时建成了50所青少年儿童业余体校,开展冰雪、射箭、足球、田径等业余训练,缩小了城乡校园体育资源配置的差距。

1.7 体育旅游扶贫行动:体育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为百姓生活谋福祉

与以往发展体育旅游的模式不同,现今开展的“体育+”扶贫模式,使体育发展成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通过发展体育旅游而盘活农村经济的案例并不少见,例如云南省体育局举办的“七彩云南·一带一路国际足球公开赛”、“丽江国际武术节”、“丽江国际健身气功大奖赛”等活动,起到了宣传云南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的作用,体育爱好者在户外运动的同时,也体验到了美景与运动互融的快乐。这种 “体育+生态旅游”扶贫模式在农村地区开展,能够推动“全民健身”观念的普及,使农民的生活融入体育元素,同时改变农村的精神面貌,这是实现全面小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百姓的幸福所在。

2 农村体育精准扶贫的困境

2.1 精准识别的方法缺乏科学性,难以精确评估与确认农村地区的体育发展情况

在农村地区开展体育扶贫工作,首先要精准分析问题的基本面,截至目前,还没有形成识别农村体育发展的统一标准,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体育扶贫对象。由于缺乏科学的识别标准,工作者难以精确地评估与确认贫困地区的体育发展情况,容易导致评估与识别的误差。其次,工作者缺乏对体育贫困地区的精准识别。比如2016年国家规定的贫困线标准是人均年纯收入低于2952元即为贫困人口,一些农村地区的人均收入虽然超过了国家规定的贫困线标准,但是当地体育发展滞后,工作者在摸底过程中忽略了一些体育发展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地区,错误地把高于贫困线的人口都纳入到体育扶贫以外[5]。再次,工作者缺乏对扶贫对象实际需求的调查。虽然体育行政部门在开展体育扶贫过程中集思广益,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难免有一定的局限性,工作人员在搜集有关教育扶贫信息数据时,由于农村体育的区域性特征明显,抽象调查的结果难以精准反映该地区的体育发展情况。

2.2 农村体育的扶贫行动依赖于体育行政部门,后续发展动力不足

体育局的干部驻村开展体育扶贫行动,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当前的农村体育扶贫依靠国家体育总局、省市体育局的干部,一旦顶层领导离场,农村体育发展仍然停滞不前。这次全国范围开展的体育扶贫行动,由于过度依赖体育行政部门的力量,而乡镇一级的干部只是被动地配合上一级领导的体育精准扶贫工作。这种“输血式”的体育扶贫行动虽然能够“立杆见效”,但缺乏“造血功能”,导致农村体育后续发展动力不足。后续发展农村地区的工作重点仍然落在改变贫穷、落后的乡村面貌,而农村体育精准扶贫容易成为“昙花一现”。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是拉动农村地区的体育消费,同时改变农民对体育的认识,从根本上转变农村体育落后的面貌。2017年12月,中国农业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努力培养一支爱体育、懂健身、会组织的农民体育工作队伍。”这也是确保农村体育长效发展的“软实力”,也是农村体育精准扶贫“攻坚战”需要瞄准的关键点。

2.3 体育扶贫行动局限于单一模式,与其它扶贫工作结合不深

体育扶贫衍生出多样性的扶贫模式,从开展体育赛事、补充体育器材、建设体育小镇、发展体育公益事业、拓展体育志愿者队伍,到校园体育、体育旅游等精准扶贫行动“全面开花”。与此同时,体育局、教育局、乡镇政府、扶贫办、新闻媒体等多个部门成为农村体育精准扶贫的主力,但是经验还不够成熟,主要体现在体育扶贫模式单一、体育与其它扶贫工作结合不深等特点。首先,农村体育扶贫模式单一,例如“体育+设施”的模式,虽然改善了扶贫对象的健身条件,但是缺乏涵盖健身指导、体质监测、健康知识讲座等内容,对“体育+产业”方面也缺乏探索,这种单一的扶贫模式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体育落后的原貌。扶贫单位一旦离场,所捐赠的健身器材闲置在村子的某个角落[6]。其次,体育与其它扶贫工作结合不深。一些地区虽然乡村旅游发展得好,但是没有促进体育的发展。体育部门本来就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在开展农村体育扶贫过程中如果仅凭各级体育局扶持,而不去与其他扶贫部门联合起来发展,一方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另一方面是经常出现扶贫的“真空地带”,很多扶贫对象的实际需求并没有照顾到。

2.4 农村体育精准扶贫行动偏离靶心,后期的保障机制不健全

当前,体育局的干部是农村体育精准扶贫的发起者,又是行动力。但是,这种自外部向农村体育发力的帮扶措施毕竟有限,主要体现在精准扶贫不到位,对体育扶贫的成果缺乏科学的验收方法,后期改善机制乏力。第一,资金的投入机制不健全,资金是农村体育精准扶贫有序开展的物质保障,但是目前的扶贫资金不是靠专项资金,而是靠体育局的经费。被扶贫以后的村庄虽然有了体育设施,但是坐推器、双手转动转盘、站立式扭腰器等运动器材,常年裸露在外,历经风吹雨打后生锈或者是有裂缝,虽然存在安全隐患,但是缺乏后期的修缮。第二,考核管理机制不健全。目前还没有针对体育精准扶贫的考核机制,当前考核农村体育扶贫成果的依据以及激励机制都不确定,也没有文件规定经费的渠道来源,导致体育扶贫工作没有一个衡量成果的标准,后期也没有进一步巩固帮扶效果。

3 精准扶贫视域下农村体育的改革路径

3.1 利用大数据建立科学的体育贫困地区识别机制,加强对扶贫对象实际需求的调查

识别扶贫对象,是农村体育精确扶贫的第一步,目标是建立科学的识别机制,并加强对扶贫对象实际需求的调查,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平台建立多元化的体育扶贫对象识别标准,深入农村地区开展调研工作,搜集有效的数据,构建全方位的农村体育发展数据库,作为识别体育扶贫对象的标准。确定扶贫对象以后,加强对扶贫对象实际需求的深入调查,将对口扶贫的基本资料、体育动态发展情况录入到网络信息系统,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实施动态的管理,这既是精准识别的方式,也是实现精准管理的条件。第二,为了搜集能够客观反映农村体育发展水平的材料,建立以村级为单位的体育站点,体育扶贫工作者要深入农村了解贫困人群的实际生活,调查扶贫对象的体育需求。第三,政府和社会组织、普通居民、贫困户本人都可以加入识别体育扶贫对象的议程中,建立“协同帮扶小组”,先精准识别出哪些农村地区的体育发展极度不足,再确定优先开展体育扶贫的农村地区。

3.2 提高体育扶贫的跨界与整合,构建长效的协同治理机制

为了发挥农村体育精准扶贫的发展,体育行政部门需谨慎审视各方面的扶贫工作,加大体育扶贫跨界与整合其他行业的力度,构建协同治理机制,打造出系统性的精准扶贫体系。与此同时,既要注意避免重复投入,造成资源浪费,也要注意仔细审视体育扶贫工作中存在的“真空”地带,切实满足扶贫对象的需求。第一,体育行政部门的干部转变职能,从亲力亲为转向做好扶贫工作的表率作用,同时带动教育、扶贫、卫生、文化、公益等各行各业的合理分工,各尽其才,形成以体育行政部门为中心的协同帮扶机制。第二,为确保从顶层领导到地方部门协同做好农村体育精准扶贫的工作,需要利用好网站、微信群、QQ群等互联网工具联络各部门,体育部门还要对扶贫地区开展建档立卡,以及精准识别的“回头看”工作。第三,体育局下乡开展体育扶贫工作,并指导村干部定期开展乡村体育活动,再到成果验收阶段,都必须做好工作考核、改良方法等精准工作。第四,仅仅依靠体育局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开展农村体育扶贫是远远不够的,还需紧密结合其它扶贫工程,比如在发展体育小镇产业扶贫时,要和就业扶贫中的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措施办法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农民脱贫致富的技能,提高体育产业扶贫的效果。第五,建立严格的问责制度。建立健全扶贫法律法规,并将农村体育扶贫任务落实到岗,与扶贫政策相关的问题落实到包干到位,依法追究不作为和乱作为的现象。

3.3 根据农村资源“量身定制”,强化“体育+产业”以及拉动体育消费

农村体育扶贫涉及到资金、场地、体育器材、体育用品等诸多领域,但最终是为了推进农村体育的发展。由于体育与医疗、文化、生态环境、服饰等方面密切联系,在农村开展体育扶贫工作时,不仅要考虑“体育+设施”策略的落实,更需要积极探索“体育+健康、旅游”等新扶贫模式。首先,体育扶贫应根据农村实际资源“量身定制”,打造新型的“体育+产业”,以确保“精准”实施体育扶贫[7]。例如2017年底,广东省体育局的干部为广东陆河县新田镇联安村“量身定制”的“体育+乡村旅游+其它产业”,是创新体育扶贫模式的一次实践。干部驻村考察,通过详细摸底,精准识别了扶贫对象,先后举办了徒步、骑行等健身活动,邀请CBA广州龙狮篮球队和香港东方篮球队来打职业篮球赛,并投入2100多万元资助陆河县文体综合馆建设,实现全县127个村(社区)全民健身路径全覆盖。其次,为了促进农村体育的长效发展,强化“体育+产业”,其落脚点在于拉动体育消费。2018年9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的通知》要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当前,创新体育扶贫模式是拉动农村体育消费的根本。虽然贫困地区本身的消费水平有限,但是可以通过创新体育扶贫模式,发展“体育+特色小镇”、“体育+旅游”等模式,同时加强体育消费与互联网产业的整合,吸引外地游客。

3.4 加强精准考核与精准管理,完善农村体育扶贫的保障机制

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可以在偏离“精准”轨道时纠正行动,两者也是实现农村体育精准扶贫的保障,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都需要破除“唯GDP论英雄”,并加强立法,将体育精准扶贫纳入法治化轨道,使体育扶贫成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可考核的工作[8]。第一,坚持考核管理原则。应当充分发挥基层领导的带头作用,充分调动农民体育的积极性、创造性,把体育扶贫的结果作为考核干部业绩的一部分。第二,坚持透明管理原则。扶贫地区的确定、扶贫内容的确立,以及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遵守公开、公平的原则,定期公示,开设有效的举报邮箱和信箱,接受农民对体育扶贫工作的监督。第三,坚持信息化管理。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建立与体育扶贫相关的数据系统,实施动态管理,接受上级领导的考核与人民的监督。第四,坚持利国利民原则。当前,应加大体育扶贫成效的评价与考核力度,善于利用考核结果进行反思是否切合农村的实际需要。人民满意是检验体育扶贫的根本标准,扶贫工作者要充分借助智能手机APP移动客户端、QQ、微信等成熟平台,通过指导农民使用,及时了解农民对体育扶贫的反馈意见,从而及时调整农村体育扶贫的方向[9]。

4 小结

在推进“全民健身”的文体建设工程中,农民作为我国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政府和体育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法规,采用精准扶贫的方法,提高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增强农民体质,这也是促进全社会和谐共处的重要保障。在发展“健康中国”以及社会转型过程中,农村体育出现的差别难以回避,需针对地域差别、环境建设、体育基础设施,以及农民自身的运动状况等差异来开展农村体育精准扶贫工作,以需确保农民平等享有参加体育的权利。

猜你喜欢
体育局精准体育
“洞”察脱贫——“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录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提醒”,促使干部“自励”
浅谈河北省体育局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自治区体育局举行“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晚会
我们的“体育梦”
光荣榜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