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伟,孙小伟
(1.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创新教育学院,重庆 401520;2.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4155)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党和政府再次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置于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的高度,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部署。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迅速推进,如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核心问题。乡村振兴的研究者们逐渐发现,农村现代化的根源在于教育,以乡村教育现代化为抓手的乡村教育振兴,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随着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深度影响,广泛在农村学校实现“三大突破”“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取得重大进展,[1]为布局大数据采集系统奠定了硬件与软件基础,同时也展示了通过大数据支持与发展乡村教育的新愿景。
乡村教育振兴的价值得到普遍认同,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作为教育重要组织部分,保障4 000万乡村学生和一半以上人口的基本人权和发展权利,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二是乡村振兴需要教育提供人才保障,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只有乡村教育振兴,才能使乡村留得住人才,形成良性循环体系。因此,乡村教育振兴往小看是教育问题,往大看是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大问题。在历史上,不乏为乡村教育振兴“开药方”的大家,比如晏阳初、黄炎培、张宗麟、卢作孚、王尽美等,也有陶行知等学者亲自践行乡村教育,走在时代的一线和基层,探索乡村教育的出路。近现代更是涌现出袁桂林、范先佐、冯文全、邬志辉、曲铁华等乡村教育的研究者,他们探讨了各类视角的乡村教育持续发展策略,提出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互联网与乡村教育融合等话题。聚焦到当代,乡村教育的主要问题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村教育的公平与效率失衡的问题。[2]由于城市化导致乡村教育生源匮乏,进而导致事实上的效率降低,而政策“功利”导致的“公平”失衡,造成了乡村教育的普遍衰败。二是乡村与城市教育发展失衡导致城乡差异越发明显。城乡教育失衡从生源结构[3]、资源配置[4]、认知能力[5]、就业能力[6]、思想观念[7]、就业机会[8]等全方位形成差异,并且这种差异向持续扩大的方向发展。[9]三是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的脱离,造成了乡村教育的“悬浮态势”。[10]由于乡村学校与乡村支持的偏离,[11]乡村教育逐渐形成了与乡村社会割裂的现象,产生了“营养午餐”“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等乡村学校与乡村支持割裂的“标志物”。四是乡村教师的能力缺乏,[12]知识结构现代化程度不高,与乡村教育需求脱轨。[13]五是乡村教育发展的保障不力,导致乡村教育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14]与城市高速发展所能为城市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不同,乡村教育在乡村经济发展不济的现实原因下造成农业人口无差别融入城市,进而带来耕地抛弃、村落空心、文化凋敝等社会现象,在自身缺乏保障的前提下根本无法支持教育的发展。
面对乡村教育的这些现实问题,教育研究者不断根据“病症”开出“药方”,比如钱理群提出乡村教育与乡村本土文化重建和自然环境保护相结合,[15]邬志辉主张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实现乡村教育的跨越发展。[16]有学者提出要实现乡村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通过财政投入、机制建设和法规制定,实现系统性的转变。[17]也有学者提出需要重振乡村文化进而恢复乡村教育生机,实现教育正义。[18]还有学者提出要精心设计乡村教育发展的组织架构,确保乡村教育资源的稳定配置,以提升乡村教育的支持水平。[19]储朝晖从乡村学校现代化治理的角度,提出了乡村教育发展的方向。[20]另外,也有学者从教学内容以及价值取向提出乡村教育发展的策略,比如廖其发提出了以提高农村学生综合素养为根本的教育价值取向。[21]
在学者们对乡村教育发展的思考中,有一条清晰的线索值得我们去关注,那就是乡村教育自身的现代化,教育研究者所提出的策略和路径,都是围绕乡村教育现代化来开展的,包括价值取向问题、内容选择问题、机制保障问题、教师发展问题和政策问题,都以适应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寻求乡村教育自身突围的路径。一般来说,现代化可以用三种视角来理解:文化形态转化、社会形态转化、资源利用形态转化。[22]在此基础上,有学者提出,教育现代化就是由传统教育转化为现代教育的过程。[23]核心是理念的转化,是育人观念、育人目标、育人内容和育人结果既能体现对传统的尊重,又能实现对现代的适应,还能前瞻性适应未来,具体体现为教育的“理性化、民主化、法治化、生产化、信息化、国际化和人道化”,[24]通过形态转变、内容转变、方式转变和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实现乡村教育的尊重、自主、包容、正义、绿色的发展,增强教育在维护个人和其他人以及自然面前的尊严和能力,真正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25]真正去挖掘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元素、道路和结构,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道路。
现代化是解决乡村教育问题的根本路径。我国教育现代化起源于改革开放启动时期所提出的“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最早出现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当中。从现有的观点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周德藩为代表的过程说,以周川为代表的扬弃传统和兼容并蓄先进经验的变迁说,反应各类现代化工具、制度和思想进入教育体系的层次说。总之,教育现代化作为社会现代化的子集,通常放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来理解教育现代化。随着现代经济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发现,经济运行中的数据达到一定量之后,各类相关关系和关键关系可以通过数据进行整体呈现,摆脱了传统经济社会一些隐匿的联系无法识别和解释的困境。大数据在业界作为云计算、物联网之后的重大技术变革,所展现的广泛发展前景,受到了政府的高度关注,发展大数据成为政府、企业和社会重大的科技行动,甚至被认为是改变业态的基础。教育领域也因为信息化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包括在线学习产生的数据、学习相关应用产生的数据、情境感知数据(学校数据采集系统,如摄像头)、学习生活产生的数据等,通过数据之间的清洗、整合等,能产生极大的聚集效应,为教育赋能。在教育制度上,制度建设与学习效果的相互关系;在学习过程,什么样的教学顺序能产生更高的学习绩效;在学习评价上,学生什么样的行为预示着更好的职业生涯等,通过教育大数据能得到更多解释和预测。作为新旧教育形态的转换,大数据在工具、内容、方式、保障等方位为乡村教育的发展提供支持,呈现了新的特征和前景。
1.作为内容的大数据能支持乡村教育开展深层次教育教学变革
乡村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公平与效率的问题,这是乡村教育发展的基本认识。解决乡村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根本在于改革,核心是建立科学而完美的现代乡村教育制度,体现为既能理性理解城乡教育的异同,又能科学处理好历史、现在和未来的育人体系的构建,根本在于促进人的发展。这为大数据的工具属性提供了支持:首先,在教育教学外部,大数据为科学制定政策、凝聚资源、建立规划提供依据。在中国,教育机构作为政府的“外派机构”,实质上是受到政府控制的,政府通过政策制定、资源投放、支持服务等方式实现对教育整个体系的控制。在乡村教育发展的历程中,“撤点并校”是造成现代乡村教育衰败的主要原因,在制定相关政策的过程中,既有“功利取向”的价值观在引导,也有自身认识不到位造成的决策失误,导致“上学难、上学远”的乡村教育问题。通过有效布局大数据,挖掘人口发展趋势、结构等人口学要素,结合村落、资源、环境、支持能力等多要素的大数据模型,并以此制定教育政策,实现教育资源的精准投放,通过资源投放实现公平与效益兼顾、基础与发展协同,使乡村教育适应国家教育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整体战略。其次,在教育内部,作为认知工具、学习内容、策略优化和评价优化的大数据,能为深层次教育教学变革提供条件。乡村教育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因为培训失效导致教师专业成长不力、班级组织形式导致教师班级管理能力不足、信息技术的输入导致业务能力受到挑战等,这些问题大数据都能在某种程度上提供支持。比如大数据通过对教师专业成长轨迹跟踪和学习者数据呈现,为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在教育教学中的决策优化、活动调整、评价优化等做支撑,促使教师和学生在更大程度上的“视域融合”,逐渐实现在乡村教育场域中的最优化。再次,大数据是沟通教育内部和外部的有效工具。乡村教育的问题,很多是教育政策制定与教育内部的沟通不畅而导致的,就“撤点并校”来说,很大程度上是忽视了教育内部学习者对就近入学、与乡村文化的黏合等显性或隐性价值。大数据通过各个方面信息的汇集,实现教育内部与外部之间的沟通,促进教育决策者能根据教育内部的相关信息来科学、精准决策,同时也使得教育内部与社会需求接轨,使教学不再游离于社会之外,而真正融入社会之中。
2.作为工具的大数据是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支撑
本就捉襟见肘的乡村教育资源的错配,造成资源的不充分、不合理利用。随着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互联网+教育”。在“互联网+教育”的生态中,“通过大数据实现教育内部与外部的沟通,进而形成系统性、多向度性、建构性、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学习生态,[26]使教育充溢活力,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成为乡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成为教育振兴的重要内容。首先,由于大数据给予了乡村教育资源配置优化的能力,需要加快部署相应的数据产生体系,使其成为整体大数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造成当今乡村教育凋敝的重要原因是资源的错配,人口学关注的大数据为学校布局、资源投入提供了基础;资源、经济发展大数据为学校资源投入提供了条件;教育本身的大数据为支持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基础。所有大数据都指向同一目标,即通过资源优化配置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进而改进乡村教育。其次,由于教育大数据给予了教师优化教学的可能,需要以更好的方式嵌入到教育教学中来。教育大数据为教师优化教学决策、提升教学活动可变性、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提供了支持,并在比较城乡教育资源的有效性、学习者自适应学习途径的开发等上面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需要以更好的方式嵌入到教育教学中来,成为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支撑。再次,由于教育大数据考验教师的现有信息技术水平,是教师现代化成长的重要内容。最后,大数据意识以及其分析功能应该逐步渗入乡村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活动中,尤其是针对乡村民众的职业教育计划和远程教育。大数据是未来行业发展的关键资源,其应用能力与行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乡村教育乃至城市教育都应该合理引入相关的内容,培养大数据意识。
3.作为保障的大数据为乡村教育振兴夯实发展基础
作为一种共享形态的大数据,其本身是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乡村教育要得到较好的发展,在师资建设上要保证乡村教师的数量和教师持续发展的通道畅通;在资源利用上,要逐步提升乡村教育资源的利用层次;在教育供给上,至少要提供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内容供给,还需要为农业农村人口提供一定的职业教育。在乡村教育凋敝的大环境下,实施学校的分类管理,注重教育相关政策建设与实施的程序逻辑,注重相关措施的个性化是乡村教育发展的核心策略。首先,大数据为乡村教育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科学的乡村教育政策需要从学校规模、学校服务半径、社会人口、地方财政情况、学生上学距离、交通情况等多方面的数据聚合进行设计,将资源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保障乡村教育的基本建设和乡村教育民众的受教育权,同时要通过数据的伴随式采集,跟踪数据的变迁情况,做出针对性调整。其次,大数据为乡村教育治理提供数据支持。乡村教育治理的核心在于规范乡村教育治理主体的有效参与的制度和程序,[27]进而发挥第三方对乡村教育的关注、评价和监督,实现乡村教育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的沟通,实现乡村社区与乡村教育的深入融合。乡村教育治理的关键是有效性和规范性,大数据的核心作用方式是提供以数据为本的治理证据,支持乡村教育治理者参与教育治理的能力,进而确保治理的质量和程序。再次,大数据为乡村教育教学优化提供资源支持。大数据本身是优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资源,比如大数据对伴随式数据的采集,以支持教学决策、教学过程优化等。同时,通过大数据系统的采集,教育体系可以采集到自身所需要的学习资源,提升乡村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大数据为乡村教育振兴提供了内容、工具和保障,通过整体的顶层设计和优化布局,可以塑造乡村教育的新形态。然而,要实现大数据在乡村教育振兴中作用的发挥,还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首先是乡村教育的基础建设还不够完善,难以达到支持大数据实现其效能的规模效应;其次是乡村教育治理者观念和能力与大数据的作用模式的需求不匹配,造成系统性的困境。要实现大数据在乡村教育振兴中的作用发挥,需要将潜在的功效与乡村建设的整体环境配套,设计科学的实现路径。
1.借助信息化2.0实现乡村教育的大数据获取系统
信息化1.0时代完成了涵盖乡村教育在内的信息化基础建设,信息化2.0的任务是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的核心理念,实施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的发展路径,围绕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为目标,实现以信息化为引领的全新教育生态构建。在信息化2.0的任务指引下,有意识地布局乡村教育的大数据捕捉体系,将所需要的、可能需要的数据进行埋点采集,实现乡村教育发展领域相关数据的伴随式收集和实时性处理,使获取的数据能实质性地指导和支持乡村教育。首先,需要明确乡村教育发展的基本框架,并在多要素协同、城乡一体等系统化建设理念下形成乡村教育数据采集的模型。大数据是需要采集所有的结构化、半结构化和无结构化数据,但是鉴于乡村教育地域范围的广阔性,采集学习者的社会生活数据在内的数据既难实现,也缺乏相应的意义支撑。乡村教育发展的数据采集需要在明晰乡村教育振兴和发展的问题基础上,基于问题导向、过程支持和质量保证的三维框架中,明确乡村教育发展的时、空和向度,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厘定乡村教育振兴的目标、内容、方法和形式,并加以落实,形成乡村教育发展的模型,以此作为乡村教育大数据采集的基础。其次,通过研究设计数据作为证据的支持性条件。一个科学的模型需要恰当的“证据”支持,什么样的现象说明了模型中相关要素的意义需要研究,什么样的现象应该纳入到模型中来需要设计和计算。比如乡村教育的人口学视角中人口可持续发展模型,需要持续对乡村人口发展的结构、流向等数据进行采集,确定乡村教育的规模和相应的资源投入。再次,数据采集的布局需要和国家信息化2.0的行动结合起来,使采集的体系具有可行性。从采集数据的功能实现视角,越详细的数据越有价值。但数据布局并不是一件没有预算的行为,而是和教育的整体投入以及乡村教育发展的承受力相关,需要在信息化2.0的框架下设计数据采集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进而努力打造一个开放、规范、有活力的数据采集软件体系和硬件体系。最后,数据采集还需要和伦理需要结合起来。乡村教育振兴相关的数据采集是一种“向善”的行为,但并不是这种采集上的“善意”,就要忽视数据伦理的问题,大数据的采集要在道德和有序两个体系的规范下发展,需要在安全、公平、知情等伦理准则的基础上,对数据保持敬畏,不逾越伦理底线。[28]
2.设计以数据为支撑的乡村教育振兴路径图
大数据对于乡村振兴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但大数据起作用的方式需要进行周密的设计,形成既满足现实环境和基础,又能面向未来的规划。首先,明确大数据在乡村教育振兴过程中可能发生作用的环节和方式,预设其生效条件并提供相应的支持,这是以数据为支撑的乡村教育振兴路径的构建依据和基础。大数据在乡村教育振兴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都有作用的空间,但其作用环节和作用方式有缓急轻重之分,也有前期积累与后期持续发展的相关关系,比如乡村教育布局重新调整的问题,是一个相对持续的问题,而大数据对教学过程结构变化和方式变化的支持,能迅速发挥作用,这就要求在发展大数据中,要实现校园数据优先策略,通过校园数据布局的有限发展,学习应用的有限开发,支持教育振兴的整体数据战略。其次,要设计路线的评价机制和反馈系统。以数据为支持的乡村教育振兴路线不仅需要关注数据对教育的支持,而且要与自身作用的方式的效果形成互动,对乡村教育振兴的路线的有效性提出数据布局,实施过程性的采集,实现边发展边优化。再次,要把数据意识的发展和以数据为支撑的乡村教育振兴路线图制定结合起来。数据使用效率和效果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和教育管理者自身的意识和使用数据的能力决定的,乡村教育治理也需要各个利益相关者合理的使用数据,这就要求在建设路径图的过程中和发展数据意识结合起来,通过支持研讨、鼓励实践与参与相关培训结合起来,提升数据相关者的意识。
3.深入嵌入乡村教育的各个方面
乡村教育振兴的落脚点是通过改变乡村教育内容、方式、过程等,实现乡村教育现代化,打造与乡村振兴和国家转型发展相适应的乡村教育。大数据支持的乡村教育振兴愿景能否实现的关键也在于能不能建立起利用教育大数据支持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改变乡村教育供给形式的现代乡村教育体系。首先,要针对乡村教育的现实问题,大力开发大数据相关应用。乡村教育存在许多短板,有的是乡村教育布局空间结构造成的,比如教学点分布的问题;有的是因为乡村人口学因素造成的,比如混龄上学的问题;有的是因为师资因素造成的,比如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滞后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研发相关的应用,通过大数据的精准、科学、及时等功效,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以混龄上学的问题为例,可以捕捉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习得程度,帮助教师适时调整关注对象,实现辅导的个性化。对于师资造成的理念不先进的问题,可以收集教师信息,有针对性地推送资源,支持教师按照自身的步调和学习风格,形成自适应学习路径。其次,要针对乡村教育的运行状况,开展数据挖掘,以此为教师塑造与乡村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做好支持工作。大数据作用在教育过程中,一方面体现在教育科研上,另一方面,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方面,是支持教师做好学习支持服务工作,帮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与大数据互动,实现精准对接学生需求,提高学习成效。再次,要利用大数据的评价和预测功能,帮助乡村学习者合理安排学习投入。大数据的应用最大功能是对当今发展状态的全方位展示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把握,也就是对事物准确的评价,大数据通过对学习者的评价,掌握学习者需求,在乡村教育中显得尤其重要,特别是面对学习者的生存状态导致的学习需求差异,如大量的留守儿童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学习状态监控缺失导致的元认知能力教育等。除此之外,什么样的资源更适应学习者?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更满足学生的已有状态等,都有大数据发挥的巨大空间。
4.培育以数据为支撑的乡村振兴治理文化
我国社会结构由原来的“体制内单中心治理”向“党领导下的多元化治理”转变。[29]乡村教育需要建立多元社会力量参与的教育治理体系,实现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的融合,消除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并轨并悬空”的现象。建立乡村教育治理体系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多方面的,比如治理能力不强的问题、政府与乡村以及乡村基层组织权力边界不清的问题,需要提升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教育治理的能力,培养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治理的习惯,进而形成依托数据治理的文化。第一,“循数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需要迁移到乡村教育中来。“循数治理”的本质是实现以数据为证据的治理文化变革,[30]大数据通过对全体数据的采集,为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教育治理提供证据,解决乡村教育治理过程中的有效性问题。第二,大数据可以解决乡村教育治理的能力不足问题。乡村教育治理体系中,一是没有解决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的沟通机制问题,没有明确相应治理对象的职责和范围,社会力量治理参与项目分散、方式不规范;二是没有解决治理的评价问题,无法证明治理资源和治理过程的深入对乡村教育实质性的提升。大数据通过证据支持的方式,提升参与者利用数据说明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对乡村教育午餐资源的投入,可以广泛使用与市场联动的食品价格和学校就餐人数等数据的综合,确定相关补助的精准拨放。第三,大数据可以解决乡村教育治理的社会参与精准性不够的问题。乡村教育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提升精准程度,比如对贫困人口的教育精准帮扶机制问题,如何有效地鉴定贫困学生、如何设计扶贫资源的投入、如何保证扶贫资源的质量等,这些事情的决策需要大数据的支持。上文中涉及的学校布局问题,这种数据支持能提升布局的精准决策水平。通过利用大数据在治理过程中的角色固化和功能强化,逐步扩大大数据意识在乡村教育治理相关主体意识的影响,并通过提炼模式、总结效果、分享机制建设等固化为依托大数据治理的文化。
5.构建以数据为支持要素的乡村教育振兴保障体系
发展以数据为支持的乡村教育需要形成多元素、多向度交织的保障体系,构建人员、制度、技术、经费方面的保障。首先,数据支持的乡村教育振兴中蕴含了人才投入的需求。大数据蕴含了依托数据进行教育改革的理念,需要大数据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以及培训的大规模普及,涉及大量既懂教育又懂技术的相关人才的投入。教育大数据的人才匮乏是业内发展不力的普遍现状,广泛的农村学校更是需要大规模的人才支持,需要有意识引导、有针对性地培养,为乡村教育振兴定制既懂一般信息技术,又在大数据理解、简单应用方面有一定基础的人才,夯实以数据为支持的乡村教育振兴体系的人才基础。其次,要实现数据为支撑的乡村教育发展,需要进行制度建设。利用大数据需要制度进行保障,比如对大数据的采集,需要在数据伦理的约束下进行制度建设,大数据融入乡村治理需要保障其合法地位,这些都需要长期的制度建设,以保障大数据的正常发展。再次,要引导更多研究者关注乡村教育振兴,探讨技术支持的乡村教育振兴的路径。如何更加智能化地支持乡村学习者参与在线学习?如何利用大数据支持教育的专业发展?如何利用大数据进行更好的学校布局?这些不仅是教育理念问题,也是技术问题,需要从采集技术、理解技术、表达技术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发展。最后,以数据为支持的乡村教育振兴还需要经费的保障。发展数据采集体系、培育数据能力、开放数据应用等都需要大量的经费。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要实现数据支持的乡村教育振兴模式,各类保障并不是孤立的系统,保障体系也不限于以上讨论的范畴,建立大数据的标准、定义大数据的“证据”等都是支持大数据在乡村教育振兴中发挥作用的保障。同时,各个相关要素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比如对人员的投入会影响技术水平的提升,同时增加经费的投入需求,整个保障体系应该成为一个相互支持的体系,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大数据在乡村教育振兴中的作用。
大数据为乡村教育振兴展示了全新的愿景,是乡村教育发展与振兴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持性条件。但不可否认的是,大数据并不是乡村教育振兴的灵丹妙药,也不能一谈发展大数据,就一定能振兴乡村教育。从乡村教育问题的本质来看,最大的问题还是乡村经济并不能支撑乡村教育发展所需要的人、财、物的问题,但并不是大数据就没有用武之地,大数据之于乡村教育振兴,其着力的方式、内容、途径具有广泛而深远影响。在国家振兴乡村的重要战略下,乡村教育的振兴拥有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为乡村教育布局大数据提供了强劲的支持。通过发展大数据,实现乡村教育的前瞻性研究与创新性发展结合、战略性布局与精准性着手结合、现实性能力提升与选择性侧重结合,优化乡村教育供给水平,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实现乡村教育治理体系的转变,破解城乡差异下的“公平与效益”难题。但乡村教育振兴之路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在不断前行中逐渐实现其功能,助力于乡村教育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