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迪,韩红蕾
(1.天津广播电视大学;2.天津职业大学,天津 300191)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举措,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8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1]同年发布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指出“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2]因此,乡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意见》强调“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和“推动远程教育普及”,凸显了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其内在逻辑就在于教育作用于人而厚植乡村人力资本。本研究以教育这个软实力为支点,以开放大学助推乡村人才振兴为抓手,在开放大学与乡村人才振兴之间勾勒出一幅井然有序的全景图,通过撬动支点达到助推乡村人才振兴的根本目的。
1.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开发乡村人力资源
《规划》要求“培养新一代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强调“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传统农民向现代职业农民的演进,解决新时代“谁来种地”和“如何种地”的主要问题,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升级的基石,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凸显着主体地位和作用。
开放大学深入贯彻以上指示精神,积极承担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任务。例如,2019年初,哈尔滨电大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乡村讲堂)”顺利开班,各合作社带头人、家族农场主、种养大户和农业龙头企业骨干共200人参加培训,河南电大和福建电大积极扎实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分别被当地教育厅和财政厅认定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基地。
2.开展基层“两委”干部教育,打造乡村人才的“领头雁”
农村基层“两委”干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发挥着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的作用。实践证明,“班子强,则村兴;班子弱,则村衰”。提升“两委”干部的综合素质、增强引领村民发展的能力、扩展知识和实践,是乡村振兴发展之源。
各地开放大学将乡村人才振兴责任扛到肩上,充分发挥系统办学优势,利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手段,实施“农村两委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培养乡村振兴战略所需的排头兵。例如,2018年10月,依托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国家开放大学与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共同实施的“农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正式启动,这是一项惠及山西全省农村干部的重要工程,其中2 239名农村“两委”主干成为首批学员;2018年5月,云南省各部门与云南开放大学联合下发了《云南省村(社区)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针对村干部和后备干部,分两批招收5 000名本、专科学员。
3.实施精准“扶志扶智”,催生乡村人才内生动力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物质贫穷是贫困显性外在表象,其实更是隐形内在的“智力贫困”“志气贫困”“观念贫困”和“知识贫困”,甚至还造成贫穷代际传递。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教育扶贫有利于激发村民脱贫的内生动力,是真正“造血”的扶贫方式。
开放大学以“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为教育理念,关注贫困群众、改变贫困群众的人生,一直以来都是开放大学的社会责任。特别是国家打响脱贫攻坚战役以来,2017年国家开放大学对照中央要求、兑现中央承诺,实施了“长征带”教育精准扶贫工程,对于红军长征走过的江西、四川、湖南等12个省市的25个国家重点贫困县,国家开放大学与各个分部协同推进“‘扶智、扶志’带动‘拔穷根’”,实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目前已经惠及31 000多名贫困人口和乡村学生。[3]
4.构建学习型乡村,厚植乡村人才发展的土壤
从系统论来看,乡村振兴建设是母系统,作为乡村振兴的向度之一,学习型乡村构建则是其子系统。乡村振兴要向纵深发展,必须建设学习型乡村,让广大农民成为学习型乡村的主体。
身处互联网潮流,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22亿。[4]开放大学蕴含“互联网”基因,是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平台,必将打破乡村内在的固有的封闭与平衡,以燎原之势,营造“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学习型乡村,以利于革新陈旧、迂腐的思想观,提高村民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升村民的自信心,培育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的人力资源,厚植乡村人才发展的土壤。
1.乡村人口“空心化”,人力资源流失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浪潮的席卷下,大规模的劳动力逃离乡村,进城务工。据2019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全国农民工总量28 836万人。”[5]其中,大量的农民群体为了能够实现真正市民化的目标,选择在城镇购房。研究者对北方一线城市、南方二线城市和中部三线城市的抽样调查分析,进城农民工已经在城镇购买住房的比例分别为16%、35.08%、29.04%。[6]人们“走出去”就“回不来”,乡村人口红利消失,长期处于“失血、贫血”的状态,形成了乡村人口“空心化”,进而引发“文化空心化”“土地空心化”“产业空心化”等一系列连锁反应,造成乡村生态失衡的恶心循环。
2.开放教育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未能达到村级全覆盖
开放大学的前身——电大教育,形成了由1所中央电大、44所省级电大、1 125所地市级电大和1 827所县级电大共同组成的覆盖全国城乡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办学系统。[7]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这种上至国家层面、下到县级电大的体系结构日益成熟,然而开放教育在向乡镇延伸的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例如,乡镇政府人财物政策支持欠缺、县级电大对乡镇教学的指导不够、乡镇教学点本身师资薄弱、设备短缺、办学条件差,掣肘乡镇教学点的发展,致使其存在着“小、散、弱”的特点,一些教学点只能夹缝中求生存,与其他教育机构合作或合并,形成“一套人马多个牌子”的格局,甚至有些教学点名存实亡。乡镇电大长期扎根于乡村地区,却成为开放教育体系的最为薄弱环节,极大削弱了办学体系的有效性、完整性,业已成为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的瓶颈。
3.开放大学“自上而下”的教育供给,导致供需错配
国家开放大学与各分部在业务指导上是纵向垂直领导。国家开放大学是设计者、创造者、决策者,各分部是实施者,体现了总部到分部的单线关系,决定了开放大学“自上而下”的教育供给形式。这种“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干预,将基层电大置于被动、被安排的地位,难以对农民的真实需求做到“量体裁衣”。同时,国家开放大学实施“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管理、统一评价”的一体化运作,统一的学科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对于短期、同质、大规模的学习需求,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这种统一性是整齐划一的,具有普遍性,对农业生产的地域性考虑不足,缺乏针对性,缺乏当地特色,缺乏涉农本土化的课程体系,供需错配严重影响乡村人才培养的效果。
4.乡村人才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开放大学单一推进乏力
乡村人才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首先,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必须将乡村人才振兴置入到乡村振兴的战略大背景中,其中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
其次,我国的东中西部各地乡村发展水平大相径庭,因地制宜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呈现多元化的目标和模式。
再次,我国开放教育体系存在纵横交错的“二元结构”管理体制,即国家开放大学对各级电大的纵向业务指导与各级行政单位横向对各级电大人才物资源配置的决定权之间的矛盾,该矛盾不可能由开放大学自行解决,如若提高开放教育体系的运行效率,发挥优势,培养大批乡村人才,离不开各地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突破。
总之,以开放大学为单一主体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容易陷入独木难支、后劲乏力的境地。
1.产教融合,实现“离乡离土”向“就近就地”就业的转变
《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提出:“根据行业继续教育发展需要和可能,国家开放大学与相关部委、行业协会、企业合作,探索建立若干行业、企业学院。”[8]2013年,国家开放大学与13个部委行业合作成立了10所行业学校。同时,探索了与中国民航、富士康集团公司、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以及多家连锁经营企业的校企合作模式。这些举措都为地方电大树立了可推广、可复制的产教融合的典范。地方电大聚焦乡村“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以及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与乡村龙头企业建立长期互惠、合作共赢、风险共担战略型伙伴,深度融入人才培养链,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人才评价体系构建等环节,建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融合平台,实现学习、实习、就业一体化,有助于培养农村“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实现“离乡离土”向“就近就地”就业的转变。
2.重心下移,完善开放教育服务体系
乡镇电大处于开放教育的终端,大力发展乡镇电大是完善开放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
首先,改善乡镇电大办学条件。发挥国家开放大学及省、市、县各级电大优势,支持乡镇电大的改革与发展,例如实施办学权下放,专项建设试点、专向资金下拨、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同时乡镇电大自身采用企业融资、教育股份制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内外结合、双管齐下,实现各级电大同频共振、协同发展,进一步增强体系活力。
其次,推进乡镇电大跨界融合。乡镇电大秉持“开放包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与地方高职院校、中职院校、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职技校、农村技术学校、社区学校、科研院所、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等载体形成联合办学的命运共同体,建立集教育、科研与推广为一体的农业开放教育体系。
最后,加强开放教育乡村辐射。发挥“互联网+”的联通特性,依托开放教育体系和乡镇电大的跨界融合,构建以县级电大为龙头,乡镇电大为骨干,村级社区学校为基础的“县—镇—村”网络服务体系,使开放教育辐射到田间地头,实现开放教育体系的涅磐再造。
3.跨界融合,实现开放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本身不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必须与其他领域相融合才能够体现其颠覆性的冲击。开放教育本身其实就是传统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成果。依托信息技术,开放教育形成了“云、路、端”融合模式,构建了基于网络的“六网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了教、学、管、服、研等一体化的云平台。
首先,“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开放教育积极适应并融入其中,凭借云技术打破优质资源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实现自下而上的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将更多乡村特色的资源推向其他乡村。
其次,应用大数据技术,对农民学习行为数据全口径追踪,分析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从而有的放矢地建立个性化学习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管理的精细化,突破“万人一面”培养模式的桎梏。
再次,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相结合可远程解决远程教育现场感不足等问题,支持农民技能实训,使其如同身临其境一般,改善学习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总之,加强开放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才能主动创新教育服务业态、探索新型教学方式、推进教育治理方式变革,打赢乡村人才振兴的攻坚战。
4.为农而教,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教师队伍
荀子曰:“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乡村教师是人才资本的创造者,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培养乡村教师指明了方向、树立了标杆。
第一,进一步充实乡村开放教育教师队伍。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观,扩宽乡村开放教育教师来源的渠道。例如,吸引各类优秀人才和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任职,适当吸收科研部门和生产部门中综合能力突出的人员兼任教师,聘请当地涉农企业中的专业能力强的人才来校任教。
第二,打破壁垒,建立开放教育体系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积极引导、鼓励国开和省级、市级、县级学校的教师驻村入户到乡村电大,深入“田间地头,日下舍前”,避免“黑板上种树、教室里养猪”,有助于增强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第三,加大乡村教师培训力度。地方政府要构建以乡为主的、全面覆盖的教师培训体系,依托现有资源,因地制宜,提升培训实效,培养契合乡村本土化特点的教师队伍。
5.发挥优势,继续推进重大项目进展
开放教育覆盖全国城乡的办学系统,以及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分工合作的办学体制,有利于整齐划一地实施重大项目。例如,2004年,教育部委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全国电大实施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该计划共开设7大科类25个本专科专业,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懂技术、会管理”的专门人才。截至2017年底,项目已累计招生625 797人,毕业426 282人。[9]着眼于乡村振兴战略,“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即将升级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计划”。另外,国家开放大学协同地方电大开展的“长征带教育精准扶贫工程”,包括:乡村基层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村两委后备干部免费就读开放教育;资助开展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和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面向学习中心的云教室、计算机机房、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示范点和“国开—韬奋书屋”等援建信息化基础设施。该工程提升了基层电大的办学能力和办学条件。开放教育应继续发挥系统办学优势,深入推动各个项目向纵深发展。
1.多管齐下,营造良好的开放教育发展环境
政府是开放教育的推动者。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为开放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第一,国家应该加强开放教育的法制建设。确定开放大学的地位、发展方向、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迄今为止,开放教育在城乡之间产生了巨大的“教育鸿沟”,制定开放教育发展的相关文件时,更应该向农村倾斜。
第二,各级地方政府依法出台相应政策,特别是县级政府和乡级政府将开放教育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当中,实施有利于乡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开放教育项目,推动开放教育全面发展。
第三,地方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增强政府反哺,实施涉农开放教育政府公益购买制度。
第四,盘活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开放教育的源头活水,没有人力资源就没有人才振兴。打造广阔的产业空间、优美的田园风光和淳朴的乡风文明,建立公平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如全国通用的养老保险、医保和社保,才能在“筑巢引凤”吸引人才回流的同时,让本地人打消村民“种十亩地不如打半年工”的念头。
2.协同各方,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乡村人才振兴动力机制
如前所述,乡村人才振兴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必须协调各方,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乡村人才振兴动力机制。
首先,坚持党政的主导力。开放教育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过程中,党和政府拥有强大的政治优势,发挥着宏观调控的作用,例如,战略规划、法规制定、政策供给、经费保障、统筹协调、体制创新以及调动和整合多方力量。
其次,形成“多力合一”外推力。市场调节力:调节乡村振兴过程中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关系,促使开放教育培养的人才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社会参与力:社会各界组织积极参与乡村开放教育培训项目;行业(企业)的支撑力:加强产教融合,实现人才共育;教育载体主体力:树立大教育观,促进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以及开放教育等相互融合,构建“乡村教育共同体”。
再次,提升开放教育的内促力。打铁还需自身硬,开放大学要敢于自我革新,出产富有乡村特色以及区域品牌效应的教育产品,厚植乡村人才振兴的生长土壤。
总之,在党政领导下,内力、外力相互作用,凸显“合力效应”,才能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3.督导评价,构建开放教育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开放教育是生产“人才”的特殊“产业”。人才质量评价体系是检验人才的重要依据,是判断开放教育工作得失的重要标准,同时对培养人才也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因此,构建人才质量评价体系是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不同地区乡村发展的差异性较大,应当遵循当地禀赋优势、顺应乡村发展的规律、避免一刀切的思维,因地制宜地制定一套适合当地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同时,该评价体系是动态的、发展的。伴随着乡村振兴的大力推进,必将联动乡村人才振兴的不断深化。因此,所构建的评价体系要具有反馈功能,实现“乡村人才振兴——实践反馈——评价体系改进——乡村人才振兴”循环发展模式。评价主体可以是各级电大本身或者上级监管单位,评价客体是开展乡村人才振兴的各级电大。评价主体依据实践反馈与验证,不断更新人才质量评价体系标准,倒逼评价客体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保障乡村人才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