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 陈永洁
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强调,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同时也要解决好“谁来扶”“扶持谁”和“怎么扶”的问题。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技能人才,直接面向就业岗位。通过职业培训,能够让农村贫困人口快速获得职业技能,迅速就业,从而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带动一片”的效果。
贫困是人类发展史的顽疾,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和贫困作斗争。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还存在着不平衡,连片贫困地区在逐步减少,这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取得的丰硕成果。实施精准扶贫工作,逐步消灭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要不断探寻职业教育扶贫对农村地区精准扶贫的作用,准确理解贫困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
(1)贫困理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阿马蒂亚·森 (Amartya Sen)在研究贫困问题时,认为贫困的本质是能力贫困,贫困人口缺乏生产生活的技能。美国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Oscar Lewis)提出,贫困文化是造成长期贫困的关键原因,长期处在贫困中的人们,逐渐适应了他们的生存环境,很难会产生内在动力去改变现有的生存环境。瑞典著名制度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G Myrdal)提出了循环累积因果理论,认为贫困会造成贫困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劳动力素质和贫困人口的健康等诸多因素相互影响,循环累积。
(2)人力资本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和贝克尔共同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他们认为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的知识储备、专业技能和素养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教育决定着人的综合实力,越早对人进行教育投资,经济发展的质量越高。
由此可以得出,贫困人口在知识、技能方面偏低,导致贫困的深层次原因是由于教育和职业培训方面的投入不够所造成的。
农村地区贫困产生的原因复杂多样,因病致贫、因学致贫、因自然环境的恶劣而导致的贫困等。开展农村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工作时,应首先了解贫困人口产生贫困的原因,因地制宜地开展扶贫工作。对于那些缺乏劳动技能的贫困人口,应先转变其贫困思想,引导其参加职业培训,使其获得一技之能,走上就业岗位;对于农村地区贫困家庭的适龄学生,根据孩子的意愿和条件,进行综合评估,引导其选择合适的职业学校就读;对于那些辍学赋闲在家、缺乏劳动技能的未成年农村贫困人口,也要进行积极引导,给予关怀,符合入学条件的,积极协调相关事宜,安排进入职业学校就读。只有让贫困人口转变思想,让其能够自我产生内在动力,再通过职业教育的帮扶,才能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职业教育对农村地区精准扶贫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职业教育使农村地区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掌握一技之能,顺利就业、获得持续稳定的收入。另外,也可以让农村地区贫困家庭适龄学生就读职业学校,把他们培养成为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更重要地是能够在农村地区贫困家庭中植入脱贫致富的“基因”,也能使其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来,从而达到切断农村地区贫困代际传递的目的。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农村地区实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对于促进农村贫困地区村域经济发展大有裨益。职业院校一方面把技术资源输入到农村贫困地区,提升农村地区贫困人口的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另一方面,还可以整合职业院校的资源,走进农村地区和贫困家庭,挖掘当地特色,利用农村地区现有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帮助贫困家庭改良种养模式,提升农业收益,帮扶具有发展潜力的农户组成合作社等,瞄准市场,优化当地种养结构,逐步扩大产业规模,最终实现脱贫致富,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衡量职业教育对农村地区精准扶贫的成效,关键在于贫困人口经过职业教育培养后能否实现就业。农村地区贫困人口的就业质量,决定着其脱贫的速度。农村地区贫困人口普遍存在受教育水平低、文化涵养低、专业技能差、思维思路相对不灵活等问题,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牢牢把握了农村地区贫困人口的特点,开设适合他们的课程,使其能够理解和掌握。专业技能扎实了,职业素养提升了,就业的质量一定不会差。通过职业教育来提升其就业能力,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丰富其文化生活,帮助他们建立脱贫致富的自信心和意志。
职业教育相对其他教育类型而言,具有见效快、投入低的特点,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的投入,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将国家资助政策落实到位,减轻贫困家庭的经济支出,提升农村贫困地区劳动者和青少年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技术技能,降低贫困代际传递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