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训练中的伤害防护策略

2020-11-24 06:05王晶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35期
关键词:运动器材体育训练身体素质

王晶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吉林长春 130122)

体育课程在高校课程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因为它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学生能在高校体育课程中收获终身进行体育运动的理念,这会是他一生最宝贵的财富。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高校体育课程在开展训练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例如体育设施不完善或年久失修、高校体育老师的指导不全面等。因此,为更好地发挥高校体育课程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重视高校体育训练的伤害防护策略,让学生在人身安全得到保障的情况下积极参加高校体育训练。

1 高校体育训练中学生意外事故频发的主要诱因

1.1 学生的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意识较弱

学生是高校体育训练中的主体,如果学生可以正确地评估某项运动的危险系数并且树立良好的自我防范意识,那么在体育训练中受到伤害的概率将会大大降低。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学生尚未拥有足够的体育锻炼经验,并且在兴趣被激发的情况下,很容易冲动地参与在自身身体条件承受范围以外的体育训练,极易发生意外。

1.2 学校的管理制度尚不完善

许多高校对体育训练的管理制度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甚至存在较大的漏洞。比如存在学生进行体育训练的场地过小或设置不合理、器材老旧甚至存在破损、场地周围没有一定的防护设施等问题,学校可能并未进行定期的检查工作和开展相关的完善措施[1]。有些高校也并未开展对老师和学生进行相关体育训练知识教育的活动。如今,许多高校的体育训练管理制度尚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

1.3 高校体育教学硬件设施和环境条件缺乏科学的规划

要想开展体育训练活动是离不开运动的场地和一些硬件设施的,而且不同的体育训练项目所运用的运动器材设备有所不同,对于场地的要求也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很多高校因为受到经济或者场地的限制,所以在场地的建设和设备的安置方面都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这样学生的体育训练就无法有的放矢,而且还有部分高校的运动器材出现老旧的现象,这样对于训练的学生而言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

1.4 对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的差异缺乏深入了解

每一名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所不同,他们这些不同之处或者是与生俱来的,或者是后天形成的,尤其是在后天的形成中,最为明显的就是一些运动员在日复一日的训练当中身体素质明显强于常人,所以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存在着差异。而且因为这种差异他们能够接受的体育训练强度也不同,承载能力受到限制,所以在训练的时候还是需要具有针对性的。但是很多高校因为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对学生训练问题的不注重导致学生在训练上没有得到最佳的效果,再加上高校体育课本身就不多,学生能够参加体育训练的次数比较少,如果训练还达不到最佳的效果,那么对于他们的身体素质提升十分不利,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身体承载能力不了解,高强度的训练还会出现受伤的情况。

2 高校体育训练中的伤害防护策略

2.1 提高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

高校设置体育课程的初衷是为了增加学生锻炼的机会并且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身体素质,所以为了提高体育课在以上两方面的有效性,高校学生在选修体育课程时可供选择范围一般都非常大,因此在基于学生兴趣的前提下安排的体育活动无疑对学生有比较大的吸引力,高校为了减少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发生意外的概率,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的自我保护和安全防护意识。

针对现如今大学生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普遍较弱的问题,高校应当积极开展有关如何在进行体育训练时保证自身安全的相关教育。高校的体育课程应当不仅让大学生了解到与体育有关的知识,也应当让学生了解到开展体育训练的正确方式[2]。例如,高校可以邀请体育训练伤害防护方面的专家到校为学生开展主题讲座;鼓励体育老师在体育训练活动时间对学生之前进行一定的安全教育和训练指导;进行体育知识安全竞赛活动等。自我安全意识也建立在对自身有清醒的了解和认识,既不过分高估也不低估自己的能力。大学生的自身安全防范意识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高校应当持续开展相关教育工作。

2.2 提高教师素养,强大师资力量

高校的体育老师是学生进行体育训练的重要指导者和坚实守护者,教师综合素养的高低和师资力量的强大与否直接影响到体育课程能否正常有效地开展。避免存在教师数量供不应求、教师的综合素养参差不齐等情况,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定期开展教师的体育科学知识的教育工作,积极与教学成果优秀的高校进行经验交流,让体育老师不断夯实体育专业知识,了解教育的前沿研究结果理念知识,以学生为中心换位思考理解学生的心理,更加不能不因成绩区别对待学生,使教学素养得到显著全面的提高[3]。

2.3 重视建设高校的体育训练伤害防护措施

面对体育训练伤害防护措施漏洞百出的现状,高校应迅速地大力开展制度完善工作。在修订制度时可充分结合教师和学生的情况和所提建议。例如,高校可以考虑聘请专业的体育设施管理人员,规范体育器材的借出和归还流程,及时更新老旧破损体育器材,对器材室进行科学的管理;高校也可以定期让专业的体育器材维修人员对体育器材进行检查维修,如室外的篮球架和游泳池旁的保护设施;高校还可以安排专业的医护人员在医务室轮流值班,尤其是在高校体育课的集中时间,防患于未然。

2.4 慎重考虑高校的体育项目

高校的体育课程类别虽然丰富多彩,但这并不意味着课程选择是随意的。相反,在高校体育训练的项目选择上,体育老师应当综合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承受能力、学习接受能力等,但是也要保证该体育项目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所裨益,不能一味追求安全无危险,而舍本逐末,忘记高校体育训练的初衷[4]。在筛选高校体育项目之前,也可以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去除一些运动难度较大和学生不感兴趣的项目,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项目之中的热情。

2.5 根据学校自身条件科学的配置和养护训练器材与场地

由于大部分高校在教学条件方面存在着许多的差异,所以在体育训练场地的规划和运动器材的建设上都有着不同之处,很多高校体能测试的设备未能达到理想的水平。对于这一问题,高校可以对于教学的目标有针对性地制定策略,对于现有的器材进行严格的管理,包括质量和维修保养,以此来确保学生在训练的过程当中不会受到损伤,而且在购买器材的时候要严格要求生产的标准化,以此来确保运动器材的维修[5]。而且学校应当结合自身的经济条件来购买训练器材中的防护性装备,而且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让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训练的时候可以根据项目选择针对性的防护装备,以此来满足学生身体机能训练满足的同时也能避免一些损伤的出现。除此之外,为了能够满足更高难度的体育训练,学校应当做好全面的保护措施,比如说在运动场地铺设塑料地板,或者是在一些钢铁制的运动器械上包上泡沫垫,以此来最大化降低学生受伤现象出现的几率。

2.6 酌情为体育教研组配置现代化的检测装备

在运动科学的不断发展下,目前很多检测运动器材是否合格的检测仪器也相应的推出,它能够全面地对人在运动后的身体指标进行科学化的测量,然后对他们的潜力进行评估,也包括对运动器械是否存在隐患预防,所以各高校应当积极引进先进设备,为学生的标准化训练和训练安全作保障[6]。

3 结语

高校进行体育训练时学生意外事故频发,既有学生自己本身的原因,高校也需要承担一部分的责任。高校体育训练的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所以高校应当勇于承担起保障学生安全的责任,不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并且努力完善学校相关制度,致力于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的运动环境,为高校的体育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运动器材体育训练身体素质
学校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训练的有效结合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体育训练中兴趣培养的路径探究
锻炼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训练现状及对策分析
新发现
智能终端在体育训练过程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小小月牙会跳舞
买球拍
左和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