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露 张惠
摘 要:大学生心理教育关系着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类型多样。如何针对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高校辅导员尤其是新进辅导员的重要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查找新进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问题,根据心理问题类型和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制订心理教育方式,为高校新进辅导员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新进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适应性
【中圖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6B-0039-02
随着辅导员队伍的不断壮大,辅导员队伍逐渐呈现年轻化、高学历化、多专业化的特征,但是,整体社会经验少,职业认知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新进辅导员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无基础到专业性的转变,不可避免会存在诸多不适应。在学生进入大学时,高校辅导员要扮演好良师益友的角色,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调节好学生在身心上的成长矛盾,避免其出现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新进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做好角色适应和教育适应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大学生进入高校以后,由于自身能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个体在人际交往、情感处理、学业发展等方面可能会产生自我发展与交往需要的矛盾、专业学习与个人兴趣的矛盾等,因这些矛盾处理不好而产生的突发事件,会对个体心理产生极大影响。这是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向青年期转变的主要时期,是个体价值观塑造的黄金时期,也是身心急剧变化的时期。这一时期,部分大学生在身心发展中会产生不协调,如理想信念与现实冲突,出现失落、焦躁、抑郁、兴奋等不同心理现象,由此会造成多种心理问题。
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因原生家庭造成应对外界环境的不良心理问题;因学习压力造成的心理负担;因人际关系失衡造成的社会交流障碍;因恋爱等感情受挫造成的心理打击;因目标落空造成的心理落差;因择业规划失调造成的心理困惑等。
二、新进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新进辅导员作为职场新人,职业初段处在职业转变期,本人的心理适应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
(一)职业素养不够,认知储备不足
新进辅导员在入职后需要承担多样角色,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人文科学内涵,以及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但许多新进辅导员专业知识单一,缺乏系统的岗前培训,在入职中存在“将辅导员作为跳板”而不是“职业追求”的心态,对辅导员工作认知不清。在入职后会出现被动管理、知识储备和自我能力不够等问题。无法有效适应工作岗位和解决学生问题。
(二)职业能力偏差,问题识别不精准
辅导员多元化的角色下的职业能力与自身单一知识背景的矛盾,是当前辅导员在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重要困惑之一。新进辅导员本身缺乏良好的实践经验,面对众多学生,个体差异大,难以在短时间内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对于潜在的或藏匿比较深的学生心理问题,难以发现或发现时无法准确判断其心理问题严重程度。
(三)问题把握不清,尺寸拿捏不准
学生心理问题类型多样,应对一般性心理困惑和重大心理问题甚至是心理疾病方式和方法不同,应对不同性格、家庭背景的学生的心理问题,所采取的方式方法也存在差异,如何把握分寸——轻描淡写无法解决问题,过犹不及容易加重问题,这对于新进辅导员既是挑战也是危机,一旦处理不好,容易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四)教育方式单一,缺乏有效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多样,从专家讲座到主题班会,有心理援助、心理咨询、心理救治等,从室外拓展到室内讲授。但多数新进辅导员在此之前并没有受过正统的心理健康辅导培训,最多是在大学期间上过教育心理学课程,因而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容易过度依赖某一种教育方式,常常以疏导说理为主,对一般性心理问题和严重性心理问题采用同一教育方式,对普及性教育和针对性教育难以区分。教育方式的单一,导致教育效果不理想。
(五)工作内容广泛,压力挫败感大
辅导员工作涉及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多方面,同时会面对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体的要求和多方压力,在实际中以工作为主,缺乏有效思考,在应对学生危机和问题时,往往负面情绪累积量大,自身心理不适感也会增强。
三、新进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适应性策略
(一)提升专业认同,建立情感归属
辅导员是大学生在大学里成长成才的重要教育者和帮扶者,是帮助大学生进行高质量学习和生活的助力者,所以,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既要重视传统知识传授,又要加强普及性教育和针对性教育,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个体差异,注重区别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性。
(二)准确分析,精准识别问题
分辨学生心理问题类型,是开始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一步,一个不明智的判断,要么适得其反,要么不得要点,所以要学会分辨。作为新进辅导员,需要做大量学生走访工作,走入宿舍、走入课堂、走进网络,与学生多谈心,多了解学生动态,确定学生心理发展状况,做到精准识别,针对性做好教育引导和疏导援助工作。
(三)教育有方,因人制宜解决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新进辅导员可按照普及性心理教育、一般性心理问题教育和严重心理问题教育的分类,在教育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普及性心理教育是针对大众的教育,教育侧重点在于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明确如何看待心理治疗等,教育方式可采用专家讲座、主题活动等。一般性心理问题主要由于自身能力不足,难以解决当前出现的困难而产生的情绪上的波动,新进辅导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应注重化解情绪,重疏导、轻救助,防止事态严重化,教育方式应以转移注意力、鼓励参加文体活动等形式为主。严重的心理问题是指学生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时难以自我疏导,新进辅导员在应对这类学生时,应寻求外部支援,通过专业心理咨询师、家人朋友等合力对其进行心理帮助。对于产生心理疾病需要药物治疗的学生,要果断送入医院,请专业机构进行救治,新进辅导员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四)加强学习,提升专业素养
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把握,不但要靠平时的积累,更要靠深厚的理论功底作支撑。目前,国家十分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每年也在加大对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辅导培训。因此,作为新进辅导员,要及时抓住国家、学校给予的培训机会,积极学习,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技巧;同时,自己也要主动自学,查看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书籍,提升专业知识储备;对各班级的心理委员加强培训,让其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助手作用,共同做好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理工作。
四、结论
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成长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新进辅导员来说是重大挑战,开展心理教育,既要做好防范于未然的普及性心理教育,更要做好出现心理问题时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救助工作。新进辅导员需通过准确定位,更新教育理念,把握好教育尺度,针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准确分析,做到有的放矢,因人而异做好教育、疏导、救治工作。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建筑大学质量工程教研项目,课题编号:2018jy04。
参考文献:
[1]高秀.把握心理健康教育尺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J].教育探索,2007,(20).
[2]贾海利,赵冬冬.给高校辅导员的100条建议[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傅安球.心理异常中“一般心理问题”的判别标准与临床表现[J].心理科学,1999,(6).
[4]田晶晶,陈玉梅.高职院校新进辅导员工作角色适应问题探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5).
[5]夏珍.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高校新进辅导员的困惑及出路探析[J].亚太教育,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