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孝杭
根据2020年2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要求,以及人社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的通知》具体安排,福建省社保中心从强化政治站位、强化主动作为、强化政策宣传、强化作风建设方面下功夫,重点落实组织、施策、服务三举措,切实保障福建省企业社会保险费“减、免”政策落实见效,助力企业战“疫”纾困、复工复产。
获悉2020年2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后,福建省社保中心立即组织成立全省落实社会保险费“减、免”政策工作小组,按照有序、平稳、公开、见效的原则,着手展开“减、免”收支测算、研究实施办法、编制政策解读、制定操作流程、明确要情报告和政策宣传机制等工作。摸清底数实情。及时运用社会保险信息系统数据库信息,设定测算模型、测算参数、测算基数,开展大数据模拟测算,精准预测全省养老、工伤保险基金减免额及滚存基金可支付月数等分类分区域的翔实数据。经测算,按照企业大、中小微划型,全省将减免企业缴纳的养老保险费120.25亿元、工伤保险费4.72亿元。明确政策依据。快速参与研究出台《福建省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实施办法》《关于落实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企业社会保险费阶段性减免有关问题的热点解读》,确保企业对中央和福建省减免社保费政策意义理解透、内容看得懂、金额算得清。完善技术支持。按照不增加企业事务性负担、确保政策有效实施、办理渠道畅通的工作目标,落实好减免社保费经办层面的操作流程、信息系统改造。特别是对2月份已征收社会保险费的退费工作,积极协调省税务部门,共同研究全流程退费工作机制,保证及时、准确退还企业已缴的社会保险费,做到“免申报、免提交材料”不增加企业负担。落实资金保障。以省税务部门、社保经办机构大数据统计分析为基础,积极协调财政部门落实退费资金保障、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的资金保障工作,确保减免的社会保险费及时、准确落实到每一户企业。
社会保险基金是保证社会保险正常运行的基础,是保障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保险费“减、免”优惠政策工作既要落实到每户企业,又要确保企业履行应尽的社会义务,在保障社会保险费应收尽收、应支尽支的履职过程中,防范和化解系统领域内的风险。准确界定受惠对象。福建省社会保险中心准确对全省参保单位进行细而又细的划分,明确施策范围、施策对象、施策类型,截至3月上旬,准确界定全省参加城镇企业养老保险、工伤保险企业数40多万户,为精准施策提供翔实的数据保证。准确返还已征保费。为尽快将2月份已征收的企业养老、工伤保险费退费工作,福建省社保中心积极主动会同省税务局,在获取税务部门征收数据的第一时间,全省三级社保经办机构工作人员齐动员,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准确开展退费业务。于3月20日,仅用不到5个工作日,100%完成了税务发送的214950户企业共416633笔养老、工伤保险费退费数据信息的业务办理和财务拨付工作。据3月27日银行回单统计,全省已有210675笔养老保险费、194178笔工伤保险费成功拨付至企业银行账户,共涉及养老、工伤保险退费11.87亿元。
坚持问题、需求导向,从企业最需要了解的政策规定、最关注的办理流程、最关心的社保权益入手,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好经办服务。精细解读政策。通过“福建社保”微信公众号发布企业社会保险费“减、免”政策解读,对如何理解阶段性减免社会保险费、减免政策适用对象有哪些、如何办理及计算减免社会保险费、如何保障社会保险权益等热点问题、高频字段,逐一解读,及时化解和回应参保企业、参保人和社会各界对相关政策、业务办理流程掌握不全、不明、不清的疑问和关切,充分释放政策效应、政策红利,助力企业增信心战“疫”情。精制服务流程。因势推动“互联网+社保经办服务”,倡议“不见面”服务,对企业社会保险费“减、免”业务不需要企业提出申请、提供材料,由税务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相互配合,主动发起和落实,不增加企业事务性负担,消除企业和群众对疫情期间社会保险权益的担心。精耕细作提升服务。以支部党建为引领,持续推进行风建设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将创建优质服务窗口融入政策实施、流程优化、服务落实的各个环节;将企业社会保险费“减、免”政策落实成效,通过微信公众号、短信的形式宣传于社会、“点对点”告知于企业,激励困难企业增强必胜信心,切实把中央和福建省做好当前复工复产、劳动者防疫保护、社会保险权益保障等各项政策落实到位,以优质的服务、强有力的执行力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共克时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