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伟, 崔安福, 赵西堂
(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225;2.南方医科大学 通识教育部,广东 广州 510515;3.肇庆学院 体育与健康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本研究以大学治理理论为基础,探讨高校运动队竞赛训练的价值取向,构建高校运动队竞赛训练的发展路径,为实现“少年强则国强”的远大目标,进行有意义的理论研究。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和“体育强国”的奋斗目标,而高等学校是高等人才培养的摇篮,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肩负了新时代发展的历史使命。据2017年6月教育部权威发布,中国高等学校达到2914所,截止2018年9月在校大学生超过2600万名,在校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直接关乎中华民族复兴大计。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健康水平,发挥大学体育的育人功能,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建立特色大学体育制度,其核心均是大学治理[1]。
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政府权力、社会权力和大学权力构成了大学治理的关键维度。政府权力和社会权力属于外部治理范畴,其主要功能是与政府建立新型关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拓宽办学经费来源渠道,吸引利益相关者参与大学,鼓励社会参与等。大学权力主要是指学术权力,其主要功能提高大学学科设置的综合性,提高办学特色,这属于内部治理范畴[2]。在大学治理进程中,高校运动队竞赛训练既没有多层次的经费来源,也没有社会力量的参与,更不属于大学组织的学术范围。因此,高校运动队竞赛训练的理论基础远离大学治理的核心区域,处在大学治理实践中的薄弱环节。
1904年,清政府正式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其中奏定高等学堂章程部分正式将体操课(体育课)列为大学的主修课程。究其体操课产生的根源,要追溯到中日甲午战争时期。当时中国作为战败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西方世界便将国人称为“东亚病夫”。清朝末年,爱国之士为寻求救国道路,留洋归国后宣扬军事训练,激发国人奋战之精神[3]。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大学体育的诞生更加关注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培养其体育精神。随着高校体育的持续发展,1987年原国家教委布点条件较好的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这对高校运动队竞赛训练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高水平运动队的示范作用的引领下,普通运动队建设迅速发展,发现和培养了高层次体育人才,高校学生运动员的竞技运动水平不断提升。
1917年4月,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提出,“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4],充分诠释了体育的核心价值是增强体质,完善身心,磨炼意志。高校运动队竞赛的直接目标是为了追求更好的成绩,为学校争取荣誉,想要获得优异成绩,则需要通过系统训练来提高学生运动员的竞技水平,高负荷的运动训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运动员的体力和智力等潜力,磨炼其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大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积淀和传承的重要场域,道儒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其中传统文化有着合理和智慧的一面,但是选择中庸,缺乏竞争意识,有悖于大学生个性发展和人格培养,并在相当长的时间段,国人均有“重文轻武”的倾向[5]。然而,现代竞技运动队与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截然不同,它崇尚自由和竞争,在竞赛训练中学生运动员能够自觉养成审美情趣,通过竞赛规则培养学生运动员行为规范,通过团结协作培养学生运动员的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完善其健全人格。因此,重视高校运动队竞赛训练是改变大众“重文轻武”的固有偏见的良药,是培养完善人格的重要途径。早在民国初期(时间有待考证),著名教育家蔡元培针对人格教育提出了“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教育观,强调体育对德育、智育、美育和弘扬劳动精神的促进作用。在任职北京大学校长时,蔡元培指出:大学有两个目的, 一是研究学问; 二是培养人格。然后以英国大学为例,阐述英国大学注重体育,全社会关注运动竞赛,学生运动员在运动竞赛中养成社会公德[6]。高校学生运动员在参与竞赛训练时,无形中锻炼了心里承受力,培养了团队精神,坚定了理想信念,规范了公民行为,这种教育功能是其它任何学科无法比拟的。正如教育家卢梭曾提出:“最好的教育就是无作为的教育”,这与高校运动队竞赛训练的价值取向不谋而合。
大学治理理论认为,大学内部治理主要依赖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这两种权力均强调学科建设的重要性。但是,大学体育一直处在学科建设的边缘地带。首先,大学体育在高校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包括教学、科研、群体、训练和管理等相关事务,但是体育学科的总体归属问题仍然未得到解决[7]。其次,过度使用行政权力,基层体育部门和运动队教练员较少参与运动队制度建设工作,导致高校运动队竞赛训练成了体育工作者的“自娱自乐”。因此,大学体育要想发展既要遵循当代大学发展规律,又必须符合体育学科的学术特点,这样才能构建出完整的、有特色的体育学科。
文化是一个容纳百川的概念集合体,目前学界仍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精确的定义。因此,体育文化的概念也在不断发展。本研究采用普通认同的定义,体育文化是指一种利用身体活动来改善人类身体素质、追求精神自由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化进程中所创造的身体活动成果[8]。这种活动成果包含物质和精神的文化成果。遵循体育文化的分类方法,高校体育文化可以派生出具有符号表征意义的体育物质文化,具有约束意义的体育制度文化,具有体育价值观念的体育精神文化以及具有期望意义的体育行为文化等[9]。高校运动队竞赛训练是大学生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学校成立运动队竞赛训练时,制度文化则伴随其发展,健全的制度文化可以促进其发展,同样,良好的竞赛训练也可以促进制度文化的建立和完善。因此,体育制度文化与高校运动队竞赛训练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高校运动队竞赛训练因其参与竞赛训练活动人数之多,竞赛训练活动项目之广泛,竞赛训练活动规模之巨大,受到学校和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其活动本身的意义已经超过体育,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成为构建高校体育文化的助推因素。在构建高校体育文化方面,运动队竞赛训练活动比起体育教学、体育科研更容易创造出体育物质文化。例如,高标准竞赛训练活动场地设施、赛事资讯、竞赛训练活动标识都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使之感受体育文化的魅力。大学生运动员在场上奋力拼搏,体育精神在场上和场下传播,比赛结果不是最重要的,而拼搏精神、公正竞争和团队合作精神却能感染到观众,促进体育校园文化的形成。
高校运动队的竞技水平虽然不能和专业队比较,但是也具有自身的优势。其一,拥有固定的粉丝,包括潜在的学生,或者校友。其二,有固定的主场,且场馆数量能够基本满足运动队的竞赛训练。其三,有充足的后备人才。普通队的则可以通过招新优化队伍结构。其四,媒体关注度高,有校园媒体和自媒体的加入,其社会影响力逐步扩大。在诸多优势下隐藏着巨大的商机。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部分运动项目和部分高校运动队竞赛已经步入商业化了。例如,肯德基赞助校园三人篮球赛,华羽时代运营CUVA大学生排球联赛,康湃思和阿里体育有限公司也纷纷对大学生赛事进行商务运营。尽管其商业化水平距离成熟的美国大学生体育协会(NCAA)竞赛训练活动有一定的差距,中国高校运动队竞赛训练还是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其商业价值有待开发。
大学治理的关键在于坚守大学治理理念,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在大学治理的视域下,高校行政管理层应当从建构高校运动队竞赛训练组织理念、组织架构和制度设计三个层面进行顶层设计。从组织理念来讲,应继续坚持“立德树人”的体育教育观。中国高校运动队竞赛训练必须遵循政府权力,体现国家意志,坚持育人为先的理念,通过体育精神来引导人、来塑造人、来激励人,强调组织的教育理念。应坚持“精英体育”和“大众体育”并重的大学体育发展理念。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代表当代大学竞技体育的最高水平,应该将高水平运动队竞赛训练打造成“精英体育”,而普通队则向“大众体育”方向发展,积极吸引普通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从组织架构角度来看,要建立或完善体育运动委员会,发挥体育运动委员会的主导作用。大部分竞赛训练活动均涉及学校办公室、学生处、教育处、体育部、保卫处和医疗办等职能部门。因而,大力发展高校运动队竞赛训练活动不应该仅仅是体育部门的事务,而是应该由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统筹管理的体育工作内容。但是作为主体单位体育部门应主动承担提供技术支持和组织管理工作,平衡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制度设计层面看,应当鼓励校方、教练员、学生和社会等利益相关方参与制度设计。高校需关注运动队教练员的职业发展。合理制定教练员聘任制度,将高校运动队竞赛训练纳入体育课程之中,将竞赛训练成果转化为科研或者教学工作量。高校也需要建立学生运动员管理制度,提高学生运动员参与竞赛训练的积极性。另外,高校应当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治理运动队竞赛训练的相关制度,保障其社会参与大学治理的权益。
为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实现“四位一体”的学校体育发展目标,高校体育竞赛不仅仅是面向高水平队,也要面向普通队,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竞赛训练,都能享受到竞赛的乐趣。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开展不同项目的体育竞赛,将竞赛开展到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校区、甚至是不同的学校,建立灵活的、多样的竞赛机制。另外,可以发挥高校体育协会的力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赛事的运作之中,同时委任有赛事组织经验的体育教师或教练指导赛事组织与管理,提升举办竞赛的社会效益。
高校运动队训练是一个具有周期性、规律性的运动实践过程。学生运动员参与竞赛训练,就要承受大强度的心理和生理的运动负荷。如何让运动员短期内提高竞技能力,又不能产生运动损伤,这就对教练员团队和科研团队的专业性均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随着大学治理进程的加快,高校已经汇聚了大批高职称的教练员、优秀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多数高校已经拥有并购置了先进的实验设备,并建立了运动医学、运动康复以及心理学等实验室。因此,高校应该发挥多学科的优势,建立竞赛训练和科研机构。从运动员选材、训练、竞赛、管理和康复等方面构建完善的高校运动队竞赛训练管理和科研平台,为高校运动队竞赛训练提供管理和科研的保障。
据资料显示:2016年中国大学生消费市场总规模6850亿元。大学生市场既是一个现实存在的市场, 又是巨大的潜在市场,谁掌握了大学生群体, 谁就占据了未来的市场。企业借助高校运动队竞赛训练参与到大学活动中来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介入方式。不可否认,当前高校体育竞赛商业化运作水平不高,商业利润较低。但是部分企业已经觉察到高校体育竞赛训练的商机,通过冠名和赞助的形式,渗透到高校体育竞赛中去。从赛事商业化运作角度分析,高校可采用高校主导,企业运营的方式组织和管理高校运动队竞赛训练活动。通过赛场内外投放广告、现场产品宣传、网络视频直播赛事等方式扩大学校和赞助企业的影响力。另外,高校应该包装和推出大学生体育明星,利用运动员独有的特征和体育精神,引导学生树立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另一个方面看,高校运动队竞赛训练更应当注重公益性,组织大学生运动员参与到中小学体育活动中,与中小学生近距离接触,通过互动,使中小学生了解大学,喜欢运动;鼓励教练和大学生运动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促进全民健身的开展工作。由上可知,高校运动队竞赛训练走商业化和公益化之路具有可行性和必然性。
一是,搜集和整理校园体育物质文化;二是,弘扬以物质文化为载体而自觉形成的体育精神文化。因此,高校应当坚持文化自信,发扬既有的校园体育文化,并创造自信的校园体育文化,为高校运动队竞赛训练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在学校体育改革的新时期,高校运动队竞赛训练承担更多的“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提升个人训练和执教水平,为高等教育培养高质量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