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X”证书制度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0-11-23 10:35:08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黄慧喜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20年14期
关键词:证书考核制度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黄慧喜

在新的发展时期,我校以服务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以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产教融合不断升级,专业设置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紧跟市场发展需求,校企合作纵横深化发展,这不仅为苏州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也对学校后期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行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在销售、维修、管理和服务一线“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素质高的技能人才,这就要求汽车相关专业改变以往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形式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把理论教学与岗位实践、社会服务、技能培养、学历能力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与行业、企业、客户的沟通合作,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推广模块化、项目化的培养方法,探索针对岗位需要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

1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我校进行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其目的在于将提高理论教育教学与提升技能水平有机结合,其任务在于如何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统一,以便达到使学生通过在校的理论实践学习,在毕业时能够实现一证多能的培养目的。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所要培养的人才不等同于中专技工学校所培养的具有一技之长的技工。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既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对某个专业领域有较深造诣。为了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我校在理论教育的基础上强化了对学生职业水平的培养,通过理论学习、实训、实践、考核评价等环节,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与实践动手能力。目前,我校开展的技能提升培训,严格按照“1+X”证书制度的要求进行,从培训项目的设置,培训课时的安排,上课场地的布置,工具设备的使用,考核试题的编写,到考核评价的标准制定等全部按照“1+X”证书制度的要求操作实施,而从确保每一位学生在学会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强化了动手实践能力。

2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模块化设计

我校基于“1+X”证书制度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将课程体系进行划分,具体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个模块。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德育课、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与体育课程,公共基础课是所有在校都必须学习的课程,通过对基础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增加,个人素养得以提升,爱岗敬业精神得以培养,通过对基础课程的学习,让每一位学生能合理、准确、清楚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

专业课程一般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实践课程、专业延伸课程,并涵盖有关“1+X”证书制度模块的技能知识点。学校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安排相关课程名称。我校对学校教学安排,场地设备情况和学生具体学情进行了研究分析,安排如下的课程设置,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汽车专业英语、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汽车运行材料。专业课程(以汽车车身维修技术专业为例)包括汽车构造、汽车涂装工艺、汽车钣金工艺、汽车涂装技术员、调色工艺、抛光工艺流程、驳口工艺流程等课程。

专业拓展课程是根据学校教学的需要开设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主要目的是通过课堂研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学习专业学科领域的知识,引领学生走入未知的探索领域,这样学生可以在为将来职业的发展做好充分准备的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专业实践活动课程是学校根据“1+X”证书考核要点和岗位需要设置的课程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如操作安全知识、工具使用方法、相关任务的操作与评价、相关故障的诊断与维修、维修手册的查阅与使用、电子工单的填写与处理、场地7S训练等。基于实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学校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实践活动课程专项训练和强化提升,从而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领导能力。

3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措施

(1)由校长牵头,系主任具体负责制。我校是苏州市第一所探索实践“1+X”证书制度的学校,为了确保制度能够有效落实,我校采取了由校长牵头,系主任具体负责的措施,对“1+X”证书制度的落实情况,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等实行周报制,其具体效果由系主任督促落实,由校长监督评价,确保制度及时有效落实到位。

(2)选配专业教师参加“1+X”证书制度培训学习。为了能更加有效地落实“1+X”证书制度,学校选派了3名专业教师参加了相关的学习培训,通过学习,使教师更详细地了解政策背景、政策目的、政策核心及如何将政策和教学结合,做到真正的课证融通,从而为教学指明了方向。后期学校还将根据教学需要和制度落实的需要继续选派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学习,为“1+X”证书制度的落实做有力保障。

(3)组织学生培训并参与考评。在2019年11月~12月,学校从16级学生中选了32名学生,安排专业教师进行教学指导,通过培训学习,使学生了解了“1+X”证书制度的意义、目的和考核内容等,在12月14日~15日学校邀请了相关的专家、核心教师对学生所学项目进行了考核,通过培训考核不仅让学生充分参与到“1+X”证书制度中来,而且通过考核发现了学校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制度落实的效果如何。

(4)邀请专家莅临指导。为了保证“1+X”证书制度能有效落实,学校邀请了中车行的专家和省内其他学校的专家教师来学校研讨学习,在为期2天的研讨学习中,专家对“1+X”证书制度相关背景、实施方案和实施步骤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各个学校的专家教师也充分发表了看法。通过这次研讨学习,学校不仅有了落实制度的保障,也有了实施制度的信心。

(5)以教研组为单位,确保“1+X”证书制度落实到日常教学中。教研组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元,也是确保制度能否有效落实的关键环节。我校为了确保制度能够有效落实到教学环节中,开展了以教研组为单位,以核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在学期开始,每个教研组根据本教研组的教学任务和每一位任课教师的任教科目,然后对照“1+X”证书制度的考核项目、考核任务、考核工具清单等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教案。通过这样的方法,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课证融通,不仅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了提升,实践技能得到了强化,还使得教师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1+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是培养大国工匠的条件保障,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指南针。在当前及以后的人才培养中,学校教学必将以“1+X”证书制度为核心,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目标,将学历证书和技能证书有效结合,探索更加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模式。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1+X”证书制度处于探索实施阶段,其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比如如何做到将基础教学和技能提升有效结合,如何做到全员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如何根据自身学校的情况实施教学与考核,如何保证取得的证书得到汽车后市场的认可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还有很多的困难需要克服,还有很多的台阶需要跨越,还有许多的思维需要改变,这个过程是艰辛的,是充满迷茫的,但是,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需求等要求我们必须迎难而上,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一证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证书考核制度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草原与草坪(2022年1期)2022-05-11 10:44:40
收录证书
内部考核
童话世界(2020年10期)2020-06-15 11:53:22
收录证书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40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26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8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中国卫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