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黄振宇 陈鑫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曾提出,中国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社会发展离不开知识与创新,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其地区创新发展应以人才引进与培养为主,加大对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不断探索三地创新合作新模式[1]。大湾区作为我国最具经济活力、产业蓬勃发展的区域之一,也是我国参与全球科技的重要中心。大湾区科技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引进,这也是其地区发展基础。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时期,针对粤港澳大湾区政府人才引进问题作出分析后,提出相应对策,并学习其他地区成功经验,建立一套适用于大湾区的人才引进策略,是当下地区经济发展基础的关键[2]。面对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定位,政府人才的引进主要以科技创新人才为主,但这一过程也受到高端科技人才稀缺的影响,使大湾区政府在人才引进时,达到了人才共享的意识,并逐渐开始探索人才合作模式。针对大湾区人才引进模式中遇到的问题,政府积极布局各类创新平台,着手打造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为人才共享奠定基础。但目前来说,大湾区高端科技人才无法满足区域发展需求,同时,部分领域存在人才流失与同质化等问题,为此提出粤港澳大湾区政府人才引进问题及对策研究,为今后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人才基础。
粤港澳各地区流通问题成为目前限制大湾区人才流动的主要问题,不仅是由于大湾区科技人才信息闭塞,缺乏信息共享公开平台,导致人才信息流动渠道狭窄,而且也没有统一的科技人才市场[3]。虽然政府在引进人才时一直鼓励和加强人才共享,但在人才稀缺和市场竞争的影响下,共享范围有很大的局限性。并且粤港澳大湾区各行政区间的人才引进政策衔接性较差,各地区缺乏整体发展观念,也对人才流通产生了一定阻碍。这一差异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内地科研人员来港澳地区短期工作,会受到入境时间的限制。港澳地区与内地人才签证与社保正常具有较大差异性,人才进站注册与审批环节等各流程耗时较长。区域内无法形成统一的人才流动机制,难以做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造成科技人才资源浪费。
在科技创新方面,各地区原始创新能力同样存在差异,与其他科技强国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在人才培养、教育理念共融、信息互通等方面,全部无法发挥地区协同作用,限制了大湾区教育融合及今后发展。目前,大湾区部分地区高校及科技服务机构相互之间及与其他地区合作互动较少,无法较好发挥大湾区产学研协同创新作用。
从人口规模方面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可以看出,其人口数量在人才发展方向并未占据优势,且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人才存在比重较低,人才整体质量远低于世界其他三大湾区,无法形成人才聚集效应[4]。在分税制改革下,大湾区各地区地方保护主义横行,导致相同产业同构现象增加,要素流动成本过高。各地区人才需求较为相似,造成地区人才同构现象。分析大湾区近些年产业比例数据可以看出,各产业中第三区产业比例已经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地区支柱性产业。各地区第三产业的持续增加,导致各地区同类人才需求量同比增加。粤港澳大湾区的次发展城市多为机械设备制造、电子产品制造等高端制造业为主,在高级制造人才上也产生激烈竞争。粤港澳三地产业发展定位与规划也决定了其人才引进方向,如果无法做好地区产业间的协调与分化,那么各地区人才需求结构变化将越来越严重,经济发展与人才发展的矛盾将不断激化。
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形成人才引力场,吸引大量人才来大湾区寻找创业与发展机会。虽然大量外来人口带来了地区活力,但是大湾区内部分地区仍存在地区人才流失严重现象。据相关调查,大湾区人才就业以国外为主,出国工作与定居成为部分人才的选择[5]。同时,受到企业发展影响,人才随企业发展迁出大湾区,而地区的人才吸引政策也导致部分高端人才迁移到其他城市定居,影响了地区经济发展。大湾区内大部分城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才流失现象,导致不同城市内产业聚集度与人才积累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大湾区内协调机制的不健全,也难以做到人才资源共享。
粤港澳各地的制度不同,虽然在安检、认证等方面程序相对以往来说便利很多,但是其他政策方面仍存在较多限制。例如,在港澳签注方面,过港人员会受到户口、时间以及停留时间等多种条件限制。诸多政策的限制,使各地来往发展受到极大限制。对于商务签注来说,一些中小型企业及孵化初期的科创企业受到政策的限制,也不利于粤港澳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6]。粤港澳大湾区内虽然多地都拥有合作物质基础,但是合作政策的制定才是大湾区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其政策的缺乏是大湾区人才共享的主要阻碍因素之一。近些年,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纷纷出台了相应的人才政策,其政策并不是以人才流动为目的,而是为了争夺高端人才资源。例如,香港特别行政区推行的“科技人才入境计划”、澳门公布的《澳门中长期人才培养计划—五年行动方案》,都是通过缩短入境流程或提高福利政策等措施,吸引大量海外及内地科技人才,增加地区内人才引进量;广州地区更是投入大量资金加大对高端人才奖励力度,吸引行业高端人才,利用《广州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方案》《广州市高层次人才认定方案》等,为认定人才提供补助与优惠。各地区人才吸引政策的相继颁布,虽然吸引了大量高端人才来大湾区工作与就业,但并未制定相应的人才引进、培养及发展政策,人才共享平台的缺失成为人才共享的主要因素。
在“一国两制” 体系下,虽然对人才引进有所限制,但总的来看,为人才引进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两种制度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支撑。在相关政策支持下,通过合资创办联合大学,主动承担大湾区教育、人文、科技等方面合作职能。打破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限制,增强高校间交流与合作,为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基础[7]。推进粤港澳三地人才跨境服务与社保等问题的无缝对接,利用更加优质的政策吸引其他地区高端人才,实现各地人才共享。通过签订科技合作协议的方式,设立国际合作奖学金等形式吸引外国人才,为外国高端人才的引进提供科研平台与福利待遇。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作为地区人才培养的基础,其国际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实施粤港澳地区人才流动、增强人才资源交流依托世界级大学集群培养创新型人才。借鉴优质高校集群发展模式,培养多元化高层次人才从而吸引大批学生与学者,培养高端创新人才。粤港澳大湾区对人才的强烈需求,需要利用人才共享平台为其提供保障。大湾区各地现有政策已经吸引了部分高端人才工作与定居,但如何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促进科技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其关键点在于以国情与经济发展为基础,制定人才法律体系,营造良好人才引进法律环境[8]。人才流动涉及多个领域事项,而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处于制定初期阶段,相关法律法规存在各种不合理问题。因此,政府需要针对人才的大量聚集,重视人才立法的负载性与综合性,对所制定法律制度构建作出系统思考。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文化对地区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此,创建一个开放、包容、多元的文化环境,激励创业人才大胆尝试,为创新人才提供宽松的环境。通过完善科技人才引进机制,根据大湾区发展状况与人才状况进行详细分析,制定相应科技人才引进政策。采用多种方式跟踪评价引进人才,根据人才发展情况作出相应政策与优惠补助,为不断更新与完善人才创新创业环境提供支撑。
从粤港澳大湾区现有产业结构及人才引进趋势来看,大湾区发展需要做到针对区域发展模式,创造适合人才成长的产业环境。在突出科技创新产业主体的同时,完善人才共享平台,通过产业布局规划,实现高端稀缺人才的合理分配,避免区域内人才恶性竞争,整合城市间综合实力,对接全球人才资源,协调人才引领能力,构建科学的大湾区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