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怀球 刘邦华 钟 科 白研玉 胡意志
洞庭湖区民俗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内容与模式构建研究*
周怀球1刘邦华1钟 科1白研玉1胡意志2
(1.湖南理工学院体育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6;2.汨罗市第一中学,湖南 汨罗 414400)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研究洞庭湖区民俗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内容与模式构建,分析洞庭湖区民俗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洞庭湖区发展民俗体育特色小镇的优势。从省地共建模式、“体育+”模式、PPP模式三个模式分析洞庭湖区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内容与模式构建,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与意见:将民俗体育与旅游产业相结合;传承与保护民俗体育;建设民俗体育特色小镇服务体系。
洞庭湖区;民俗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内容;模式构建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人民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人们对体育消费的需求越来越多,涉及层次也越来越广泛。经济落后地区迫切需要利用自然历史文化禀赋,通过体育扶贫、城乡体育一体化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在各种力量的影响下,国家启动了建设体育特色小镇工程,拉开了民俗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序幕,掀起了建设具有民俗体育特色乡镇的热潮。民俗体育特色小镇将旅游观光区、体育产业聚拢区和新型特色城镇发展区融合起来,具有“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的综合效益。洞庭湖旅游区是湖南著名的旅游风景名胜区,风景美如画的南湖、团湖、枫桥湖、芭蕉湖等围在大湖旁边,此外洞庭湖区拥有富饶的旅游度假资源和民俗体育资源。洞庭湖区可以利用全国少有的地理位置条件和特有的民俗体育资源创新性地开展民俗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
以洞庭湖区民俗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内容及模式构建为主要研讨对象。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洞庭湖区民俗体育特色小镇相关文献20余篇,报道15篇,深入了解洞庭湖区民俗体育特色小镇的背景和相关信息。
1.2.2 逻辑分析法
对收集整理的资料进行逐一的研究、探讨与分析,对研究的数据结果进行归纳分析,客观判断,理性分析。
1.2.3 对比分析法
通过对岳阳市与常德市民俗体育项目开发的认知情况和开展民俗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洞庭湖区民俗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现状,并找出洞庭湖区民俗体育特色小镇存在的不足。
洞庭湖位于我国中部地区,跨越湖南和湖北两个省份,洞庭湖的北面与长江相连,南面与有名的“四水”(即湘江、资江、沅江、澧水)连接,所以洞庭湖非常之大,有“八百里洞庭”之说。由于洞庭湖的水资源特别丰富,所以开发了水上旅游业、水上健身、水上娱乐等休闲文化产业,但这并没有发挥出它的最大优势——洞庭湖的水文化和湖泊文化。可以利用洞庭湖的水文化和湖泊文化,把洞庭湖区发展成为一个亲水性的体育圈,在原有项目的基础上多开展一些体育旅游项目,如龙舟、风筝、潜水、摩托赛艇、皮划艇、垂钓等。以下是洞庭湖区的民俗体育项目开发情况:从周争蔚的《环洞庭湖经济圈民俗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的制约因素》可知,洞庭湖周边居民对龙舟比赛和舞龙舞狮这两个项目比较了解,赛龙舟、舞龙、舞狮是最受人们热爱且保存最完好的传统体育项目,但是洞庭湖居民对其他体育项目了解甚少。因此,要发展洞庭湖区民俗体育特色小镇,必须先开发新的有创新意识的民俗体育特色活动,加大对放风筝、跳竹竿等民俗体育项目的宣传力度。可利用洞庭湖区水文化特征,开展潜水、探险、漂流等刺激性体育运动项目,吸引其他省市的人来游玩,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形成独特的洞庭湖区水文化体育。
2.2.1拥有民俗体育资源
(1)舞龙。舞龙也叫耍龙灯,龙灯舞。民间舞龙习俗中龙的制作是相当有特点的,主要由干草、竹子、布条等编制而成,龙的数量也是有讲究的,以单数为佳,其中九节、十一节、十三节龙最为常见,多的可达二十九节,但是十五节以上的龙体积就会很大,不容易舞动,因此这类龙主要用来观赏。另外还有一种叫火龙,用竹条编制出龙的架子,里面是空的,架子上贴华丽的龙衣,内点蜡烛或者油灯,这种龙在夜晚表演,场面非常壮观。随着社会的发展,舞龙这一习俗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已成为我国民间观赏性竞技运动项目。
(2)龙舟竞渡。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期间,南方地区会开展一些关于龙舟比赛的民间习俗活动。由于赛龙舟是一项娱神的竞技活动,所以有关于它的一系列仪式极为庄重。因为龙舟竞渡所特有的龙文化魅力,尽管经历时间的洗礼,这一民间习俗不但没消失,反而更被世人所接受,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关注并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
(3)打陀螺。陀螺又叫得螺、格螺。打陀螺的玩法有很多种,按人数分为单人的对打、双人的对打,按打的方式分为赶动打、赛旋、打中赛旋等。在玩打陀螺游戏时,要用鞭子有力迅速地抽打陀螺,让它快速的旋转。打陀螺是非常受孩子们欢迎的一种体育游戏,在公元前就传到了国外,并且很受欢迎。
(4)放风筝。风筝也叫风琴、纸鹞、鹞子、纸鸢。放风筝是我国一个传统的民俗游戏,也是清明节时的一个风俗习惯。风筝起源地是古代中国,它最早用作通信工具。制作风筝时,先用纸糊成各种各样形状,再用竹子编制骨架。放风筝多在春天和夏天,我国的阳江市被称为“风筝之都”。
2.2.2浓郁的人文气息
湖湘文化积厚流光,洞庭湖区历史文化民俗资源非常富饶。君山湘妃墓、汨罗屈子祠、岳阳楼、桃花源、湘阴文庙、小乔墓、林伯渠旧居等历史文化遗迹述说着曾经在这片炙热的土地上留下陈迹的人和事。从民俗活动来看,参与赛龙舟、投粽子的体验性和趣味性吸引着从外地来的各式各样的人。
2.2.3 新时期面临的有利机遇
建设民俗体育特色小镇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与要求,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发布了与之相关的政治策略和文件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保持和彰显特色小镇特色若干问题的通知》。国家体育总局将对全国范围内体育特色小镇进行试验与踩点,对符合建设体育特色小镇的项目进行评价,并为其设立旗帜或标杆。这一系列政策为洞庭湖区打造民族体育特色小镇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民俗体育特色小镇作为独特的、具有活力的新型体育特色小镇能促进洞庭湖区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
2.3.1对民俗体育的知识与保存欠缺
从周争蔚的《环洞庭湖经济圈民俗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的制约因素》可知,洞庭湖区居民开展民俗体育活动的次数较少,当地居民并没有认识到民俗体育发展对当地经济开发的重要性,还有一种可能是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没有开展民俗体育运动。部分企业缺乏开发民俗体育文化内涵的意识,只一味地追求经济带来的好处,缺少规划和调整,人为地破坏了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此外,当地很多居民欠缺保护和传承民俗体育文化的知识,不知道文化对当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导致没有全面开展民俗体育活动。游客看不到刺激眼球的新鲜事物,旅游景点吸引力不够,导致民俗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困难重重。
2.3.2 对区域合作的不协调,资源不能共享
洞庭湖区也有很多民俗体育活动,如常德柳叶湖体育活动项目、益阳民俗艺术表演、沅江市洞庭风情民俗旅游活动、益阳赫山区花乡风情旅游活动。这些旅游场地和活动体现了洞庭湖区的乡村风情和特色体育。虽然拥有很多资源,但急需把这些风景名胜区进行规划整合。洞庭湖区需要一个共同合作且相通的品牌,岳阳、常德、益阳等地都是品牌不可或缺的构成。构建洞庭湖区民俗体育特色小镇需要政府加以正确的引导,需要各个地方努力合作,进行资源共享。
3.1.1 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以岳阳的龙舟文化为核心,创造一个具有民俗体育特色文化的旅游环境,需要把各个地区的活动设施建设好,提高旅游服务区的接待水平,使游客感到回家般的亲切氛围。政府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努力建设好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的配套设施,把岳阳到屈子祠景区以及各景区间的路线规划好。合理运用政府与企业的合作模式,吸引大量的企业进行投资,实现节假日旅游计划,带动洞庭湖区经济的发展,为洞庭湖区民俗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3.1.2 加强民俗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
岳阳市高铁站广场前面有一座龙舟雕像,这是一个相当好的宣传点,让人一眼就知道岳阳的龙舟文化。还可利用岳阳火车站前的电子屏来宣传民俗体育文化。这两个地方都是客流量较大的地方,让游客一来就先了解岳阳的民俗体育文化。加强政府、旅行社的宣传合作,政府在宏观上加以控制。另外,还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宣传,如网络、电视等。与有旅游相关专业的院校建立长期的合作互赢关系,互惠互利,培养旅游专业人才。加大传统节日影响力,宣传洞庭湖区民俗体育文化,把洞庭湖区民俗体育特色小镇做响做强。
3.1.3 坚持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根据洞庭湖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准确定位和自身情况,加快民俗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发展。文化资源是旅游的核心,传统节庆也是民俗文化之一。要想促进经济发展,必须突出独特的文化和内涵,注重文化功能与自身发展的结合,弘扬传统民俗体育文化,造福当地人民。保护和发展民俗体育文化,要注重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不损害共同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双赢。在加强市场化运作的同时,建立全面发展的民俗体育特色小镇。
3.2.1 省地共建模式
实现省地共建的目标,需要省地行政单位共同建设、共同管理。联合建设要求省地两级政府协调城镇建设所需的人力、财力、物力等必要资源,以满足城镇建设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从整体上看,省地共建民俗体育特色小镇应该以地方政府为首,省级政府只对小镇的建设做规划和指导。要想实现省地共建目标,还需要省地行政单位之间的实时沟通和共同创新,将可利用的资源整合到一起,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2 “体育+”模式
民俗体育文化是洞庭湖区民俗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以“体育+”模式积极引导洞庭湖区发展民俗体育产业,是建设民俗体育特色小镇的核心任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休闲时间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懂得享受生活,至少有一半的人在工作之外需要放松身心,以备能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下一次工作之中。洞庭湖区附近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利用休闲旅游带动民俗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
3.2.3 PPP模式
PPP模式是指政府与社会企业进行合作,是我国社会发展中一种很成熟的融资方式,具有政府参与运营全过程的特点,其实质是政府与社会组织在运营协议的基础上形成的伙伴关系,利益和风险均担。政府和企业进行充分的合作,不仅减轻了政府财政经济负担,也为企业分担了投资风险。目前,PPP模式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建设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认可。
洞庭湖区拥有很多民俗体育资源,但从调查来看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对民俗体育知识与保存欠缺,区域合作的不协调。洞庭湖区建设民俗体育特色小镇的背景条件优越,应将民俗体育旅游宣传放在首位,通过政府宏观指导民俗体育旅游的发展。洞庭湖区民俗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促进了体育产业的跨界融合,使体育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加快了全民健身的步伐。洞庭湖区建设民俗体育特色小镇,应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加强民俗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协调好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同时,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合理运用省地共建模式、“体育+”模式、PPP模式建设洞庭湖区民俗体育特色小镇。
4.2.1 将民俗体育与旅游相结合
民俗体育文化具有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并且具有乡土气息。在传统节庆期间多举办一些民俗体育活动的庆典,可以吸引外地人来参观。当地政府应利用本地区的优势开展民俗体育活动,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洞庭湖区民俗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遵循市场和文化发展的定律,避免重复性建设带来的浪费,优化整合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4.2.2 传承与保护民俗体育
传承与保护民俗体育活动,需要社会、政府及个人的共同努力。有关部门可以把民俗体育活动起源的民间故事作为促进其推广传承的支点。通过深化民众对民俗体育活动的族群认同,促使民俗体育得到良好的传承与保护。
4.2.3 建设民俗体育特色小镇服务体系
洞庭湖区的民俗体育文化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条件下形成的。洞庭湖区民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开发和拓展洞庭湖区民俗体育文化,会对洞庭湖区民俗体育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加强洞庭湖地区民俗体育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努力构建完善的民俗体育特色小镇服务体系,实现洞庭湖区各地资源的共享。在民俗节庆期间,加大宣传当地的民俗体育特色活动的力度,加深游客对民俗体育的了解,鼓励游客积极参与民俗体育活动
[1]周进,钟丽萍.汨罗市长乐古镇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可行性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9,38(3):197-201.
[2]孔令明,贾文伟.健康中国视域下辽宁省体育特色小镇构建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8,40(5):16-19.
[3]李明.PPP模式介入公共体育服务项目的投融资回报机制及范式研究——对若干体育小镇的考察与思考[J].体育与科学,2017,38(4):86-93.
[4]周争蔚.环洞庭湖经济圈民俗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的制约因素[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1(4):212-214.
[5]周争蔚.环洞庭湖经济圈民俗体育旅游的现状调查[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3):82-85.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Content and Model of Folk Sports Characteristic Town in Dongting Lake Area
ZHOU Huaiqiu,eatl.
(Hu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ueyang 414006, Huna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