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云鹏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数字媒体艺术行业取得了飞速发展,并广泛应用到各种主流媒体,越来越多的影视、广告、宣传等项目都得益于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而展现出更多的机遇与可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所具备的数字信息技术和设计艺术优势也能适应各行各业在数字化网络中的推广需要。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也对职业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更高要求,《意见》对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创业实践、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将是职业院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和发展方向。
高职院校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起步相对较晚,与传统艺术设计专业相比还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正确认识人才培养现状,了解数字媒体艺术行业需求,跟紧行业发展步伐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首要环节。
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已贯穿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呈现出多向交互融合态势。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正是知识交叉课程教学的代表之一,既有其特有的优势又存在一定的困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涵盖了信息技术类课程和艺术设计类课程,其优势在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知识面较广,能同时应对两种不同专业的困难,难点在于该专业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字信息技术,还要有扎实的艺术设计能力,避免出现因专业技能掌握的不平衡而出现专业技能“1+1 <2”的局面,这就对数字媒体艺术从业者的专业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无形中增加了人才培养的难度[1]。
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多为艺术类生源,具有一定艺术设计基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信息技术类师资力量的薄弱影响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更多地考虑充分发挥艺术生的专业优势而忽视数字信息技术类师资的不足,受师资力量、传统艺术类专业实习实训场所的优势和学生生源结构的影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更容易向纯艺术设计方向偏移,影响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生源结构优势与本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产生偏差的可能性较大。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一门新兴专业,相对其他传统艺术设计类专业起步较晚,对专业实践教学的理解往往停留在将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并应用于实践过程中。产生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由于专业结构的影响造成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容易向艺术方向偏移,如艺术设计类;另一方面,新兴专业必然存在着对实践教学认知的不充分和实训场所、实习基地的不完善等现象,实训条件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基本需求,以至于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不足,未达到行业需求的基本要求,产生校企双方人才的供需错位。
行业企业所需要的创新型技术和创造性的思维的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从业者提出更高的要求,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从业人员的创新创业能力也能协助传统企业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行业形势和自身实际情况加速企业转型与发展。
相对于传统的艺术设计类行业而言,数字媒体艺术更注重在艺术思维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创作,专业技术水平与创新创业能力高低完全成正比。一项合格的创新创业项目,必须拥有能够参与市场竞争的产品或者技术,就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行业而言,参与市场竞争的优势必然来源于技术技能储备,数字媒体艺术从业人员只有在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艺术素养的基础上才能将数字媒体创作的构想较好地表现在作品上,缺乏专业基础的创新创业只能成为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
创业是一个艰难且漫长的过程,创业过程中往往会面临着各式各样的困难和风险,随着时间的推进,创业的动力会逐渐消失,创业者在面临困境挫折或陷入低谷期时,不用心态的创业者面临着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意志消沉的创业者有可能无法承受失败的打击而一蹶不振,为脱离困境选择半途而废或重新就业;而拥有持续开拓进取精神的创业者却能以坚定的意志在逆境中磨练自己,攻坚克难,化压力为动力,把挫折和压力作为提高创业成功率的磨刀石,正是这种百折不挠的坚定意志才是实现创业目标的关键。
数字媒体艺术行业与传统艺术设计行业对个人的能力培养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传统艺术设计行业注重个人艺术设计能力和艺术素养的提升,而数字媒体艺术的专业复杂性和行业特殊性决定了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高效率完成一个创作项目,必须依靠团队的合作。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培养过程,特别是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受到人才培养周期的限制,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保证每一位学生在信息技术、艺术设计和项目创作领域均达到优秀水平,因此数字媒体艺术的专业在注重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更注重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在大型项目的创作中,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分工协作,把最适合的工作安排到最擅长的队员手中,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传统行业特别是文化产业快速转型升级的新时期,行业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要求逐年增长,从业者更加注重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的积累,作为人才输出的高职院校而言,优化人才结构、服务区域经济、着力培养数字媒体行业创新创业人才,才能有效提升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字媒体艺术工作室的建立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示范平台和实训场所,工作室指导教师不仅需要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还应当拥有创业能力或创业的实践经历[2]。以数字媒体艺术行业中比较普遍的摄影摄像及视频处理工作室为例,完整的实训室包含摄影摄像室、录音室、化妆室、控制室、讨论分析室、后期制作室、视听放映室等摄影摄像所需的所有功能室,学生可以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从拍摄、录音、剪辑等一系列实践操作,完全模拟商业环境中数字媒体艺术行业从业者需要具备的各项基础知识和市场化的运作方式,符合高职院校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3]。
实践是提升理论水平的重要途径,实践课程是将基础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的最普遍的教学方式。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影视制作课程教学为例,一般是由教师布置实践任务,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或者要求,利用统一的视频素材,经过剪辑、设计、合成等多个环节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将所学理论转化为个人实践能力,完善了影视处理技术实践能力的提升[4]。这种实践教学的方法优缺点十分明显,其优点是便于统一教学管理,学生作业完成度高,也便于监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缺点也显而易见,教学实践的内容难度较低,距离行业对人才需求还有一定距离。
构建项目化的教学实践体系,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应用中的各项问题,提升专业人才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指导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行业从业经验,能接触到行业企业最新的影视制作项目,以实际产能在的项目为教学内容,开展影视制作课程实践教学。指导学生充分了解项目内容,从客户需求、拍摄取景、素材准备、小组讨论、影视前期制作、团队影视评议、后期修改到视频制作完成每一个环节,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全程参与到项目化教学过程当中,要求每一位参与者按照行业规范和标准严格执行,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符合客户需求。构建项目化教学体系,以具体项目为载体,完成指导学生从理论实践到应用实践的转变,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高职院校在地方经济的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服务地方经济也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以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以地方行业人才需求为标准,不断调整优化课程结构,积极探索具备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与地方行业有两种典型的合作方式:一是高职院校柔性引进行业内的高层次人才进行专业教学指导,不仅优化了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结构,充实了师资力量,还能提升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水平。行业高层次人才作为行业领军人物的一员,对行业市场的理解一般远高于学校内的专业教师,有利于推进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二是通过校企合作,采用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方式,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企业需求角度校企共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双方并全程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有效提升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毕业生的市场适应性,企业也能够在培养过程中选拔企业所需人才,实现校企双方互利共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也能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行业市场的需求和运营机制,进一步推进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