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芸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5G 网络落地加速物联网的发展与应用,为万物互联提供了基础性的支撑。世界万物的节奏和形态将被打破,重新安置,一切都将融合,万物互联就在当下,将让所有的不可能变为可能。正如数字化前期的互联网、移动信息技术促生了新媒体形态,万物互联的应用必将产生新的“万物皆媒”的形态与模式。应对媒介环境的深刻变革,一方面要加强研究新技术、新传播手段,另一方面要加强培养我国数字公民的舆论素养,促使正能量的社会舆论产生明显的放大效应,切实掌握舆论场的主动权和主导权。
万物互联是指网络将人、流程、数据、事物结合到一起,使得网络连接变得更加相关、更有价值,所有的“物”都将连接。目前,城市空间场景下的智慧城市,行业场景下的车联网、远程手术、5G 购物中心,个人或家庭场景应用下的穿戴智能终端、智能家居等人机互动、物物互动已开始在国内外运用。例如,2016 年美国出现具有公民身份的机器人“索菲亚”,会思考、互动对话、有表情和动作;2018 年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元(AlphaZero)”通过4 小时的自我学习,击败了世界顶级国际象棋程序“Stockfish”;今年5 月全球首位3D 版AI 合成主播亮相新华社;迪卡侬的售卖物品使用RFID 标签已近四年,这种射频识别技术给予每个商品独一无二的电子身份标识,让商品变得更智能;部分商业公司的前端客服已调整为语音机器人;国内家居智能音控设备的普及,通过人工智能赋予了音箱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实现人机互动、操控其他机器等功能;科大讯飞拟计划成为万物互联时代语音交互的全球领导者;爱立信公司预计到2021年,将有290 亿台连接设备投入使用:机器人、保险杠、窗户、衣服、电器、牙刷……基本上任何事物通过所谓的“机器到机器通信”实现相互连接。
可以预料,万物皆媒的趋势必然到来。从生产主体而言,万物皆为记者。人、各种物通过传感器进行信息采集、传输,万物既是新闻源,又是传播新闻的媒体;从传播平台而言,万物皆为移动平台。基于信息技术的连接和呈现屏的设置,如车辆、镜子、树木、动物等万物都可以达到目前移动手机的效果;从呈现方式而言,信息更加交互多元。目前的新闻和社会信息的呈现方式主要是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未来将更多采用虚拟现实(含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简称“VR”),用户以虚拟身份进入新闻现场,感受基于场景的沉浸式体验;从连接关系而言,社交关系将更加开放和分类分层。以自身人际关系网为基础的社交将更加开阔,出现“人——人、人——物、物——物”的有连接、有社交的现象。
万物都将被记录、存储、分析,并最终得以更加多元、有效、合理地呈现和传播,未来媒体的发展方向将是万物皆媒、人机合一、自我进化。
1.海量信息传播神速、低延时,没有缓冲期。5G 网络接近零延时,网络对用户请求的响应时间神速。每个人都能随时与他人以及广域的事物相联通,达到全球实时同步。万物都可能成为移动设备和终端。多维感知的物联网叠加强大的计算能力,使得未来的新闻、广告、社会信息真正做到千人千面。舆情信息产生及交换、次生舆情的发生快得超乎想象。
2.即时通讯服务程序中交流的视频甄别难度高。2020年4 月28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 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50 亿,占网民整体的94.1%。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7.73 亿,较2018 年底增长1.25 亿,占网民整体的85.6%。2020 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网络视频应用的用户规模、使用时长均有较大幅度提升。根据英特尔委托Ovum 推出的《5G 娱乐经济报告》显示,预计未来10 年(2019—2028),视频将占5G 数据使用量的90%。2017 年马克·扎克伯格表示,“Facebook 将在未来5 年内成为视频媒体。”目前社交媒体正在迅速转向以视频为中心的服务,Facebook、Twitter、Instagram、Snapchat 都已经制作了大量视频产品。微信最新改版也引入了“时刻视频”。即使以上即时通讯服务程序引入了“视频”应用,但仍处于“单向”播放的初级阶段,缺乏“双向”互动。如何在单向播放和双向互动中,及时对内容甄别和引导,还需破题。
3.跨界融合、互联互动升级。根据第4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爱奇艺、腾讯视频、哔哩哔哩、优酷等多家影音视频播放平台,在互动电视剧、互动综艺、互动电影等领域实现了多点开花,同时设立创作基金,鼓励优秀内容创作,推动更多互动内容走向大众视野。互动视频一站式创作平台陆续出台,帮助创作者使用通用模板上传发布作品,降低创作门槛,推动互动视频内容的落地。在未来图片互动、视频互动、VR 虚拟互动、无尺度感知成为可能。以无尺度感知为例,它代表了万物互联环境下媒体的一种终极状态,即万事万物通过统一的信息表示与交换机制,跨越不同的信息呈现与感知尺度,实现信息的自由交流和沟通。简而言之,数据将成为万物之间的“翻译官”。假设人类通过脑波与动植物感知系统实现交互,这些数据可能发布在社交媒体或社群,进而被传播扩散产生舆情。这类互动信息的难识别,将对舆论引导带来大挑战。万物互联,将以不同“核心连接”为主要内容分类产生更多的社群,社群分化和极化更加成为可能,社群主的威力加大,社群内互动性加强。这些必将对传统媒体的依赖更加减弱,通过传统媒体进行舆论引导的力度进一步降低。舆情出现后的万物传播和叠加更是超出想象。万物皆媒,将不断改变着信息传播的渠道、思维与模式。
数字公民,是指公民的互联网身份。数字公民要求公民在享有网络权利的同时,具备数字公民的素养,履行网络公民义务,自觉维护清朗、健康的“网络共同体”。数字公民素养一般由数字链接、网络消费、数字交流、数字读写能力、网络行为礼仪、网络法律规范、数字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网络健康、网络安全和自我保护等九个方面组成。数字公民舆论素养主要是指数字公民在互联网虚拟空间中所呈现的个人观念、意见和态度,符合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修养。
近年来,在我国社会舆论场中,公民信息“茧房效应”愈加明显,非理性舆论现象较为普遍,出现社会信任危机,给社会治理带来困难。信息茧房是指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由于信息技术的算法运用,部分媒体、商家更加量身定制地向用户推送符合其喜好的信息,使得用户被动接收大量同质化内容,影响自身的判断,加剧网络舆论非理性表达。2018 年9 月,我国19 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稳定并扩大就业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5 年,国民数字素养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对我国数字公民及时开展舆论素养教育已是时代必须,通过全民共建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更是万物互联的时代需求。2017 年8 月,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成为国内第一个“数字公民”试点;2019 年初,福州市委网信办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启动“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基地”建设,计划通过几年的时间,逐步提高福州市青少年的网络素养。通过在福州各区县选择一所基地校,以基地校为核心,利用基地校的软硬件优势,以点带面,从青少年群体开始,辐射到家长,辐射到社区,最终提升全体网民的网络素养。这些实践都将成为很好的研究案例,为数字福建发展创新探索方向、奠定基础,为全民迈入智能、便捷、快速、安全的智慧时代创造更好条件。
集合信息技术机构、媒体、科研机构、教育机构、商业机构、社会组织等力量,梳理有关法规制度,预测把握趋势,构建万物互联下的舆情研判管理系统。通过设置各种场景,从掌握的有根据的假设开始,把握局部和地区的差异,提前研判可能出现的复杂局面,制定相关预案和制度,并实时调整和不断改进,占领万物皆媒传播的战略制高点。在此基础之上,建立数字公民舆论素养的规范标准。
2017 年,美国哈佛大学曾取消10 名学生的录取资格,原因是这些学生都曾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极端言论”,其中包括攻击、屠杀、少数族群,儿童虐待等言论和图像。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在满足数字公民个体需求和有助于连接、扩大行动空间和自由度的基础上,要牢牢树立网络空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坚持什么、严禁什么;建立个人舆论信用制度,自觉提高公民舆论素养,共同建设美好的数字家园。2019 年由腾讯公司牵头制定的首个国际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守护标准,将提供科技向善的启示。
数字素养是21 世纪的首要技能,得到许多国家和组织的重视。美国、欧洲、日本已形成各自的培养体系。数字公民舆论素养的提升,不仅依靠个人的学习与实践,同时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集体行为的影响。注重构建共同进化的思维,政府部门集合有关部门或组织,设计培训大纲,开展分层培训和教育,建立数字公民舆论素养评级和奖励机制。推动数字公民舆论素养课程“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进网络”,促进数字公民舆论素养总体提升。当数字公民在舆论素养提升和掌握实际运用之后,又将促进政府部门和组织的数字化工作,从而达到社会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万物将成为反射镜像与反射体,既是因,也是果。未来,算法效率愈加提高,越来越能精确地判断人的想法。要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情况设置算法公式,通过人机合作设置最契合的算法,赋予机器新闻伦理和正向价值观。注意商业产品的政治运用,巧妙通过商业产品的合理转化应用,让党的好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今年以来“领导干部直播带货”成为高频词,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成为“网红主播”,与网友实时互动交流,为当地产品带货。销售产品火爆的同时又增加了消费者粘性,对后续销售以及城市旅游推介等起到很好的铺垫,营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为当地脱贫攻坚注入新的动力。各级政府部门要通过多渠道的建设,推动形成机器推荐正能量、用户分享正能量、社会舆论传播正能量的社会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