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亓艺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高校毕业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就业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就业困难大学生是高校就业服务工作中的重点服务对象,如何做好就业困难大学生的精准就业服务,逐渐成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个高校的工作要点。高校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管理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在就业困难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在精准化视角下,高校辅导员应立足于实际情况,明确角色定位,探寻精准就业服务工作路径,这对于提高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于学生群体与就业市场的不断变化,原先“广谱式”“撒网式”的就业指导方法已完全不能适应新时代高校就业的需要,精准就业服务开始成为未来高校就业工作的方向标和着力点。2015 年11 月,“精准”首次作为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要求在《关于做好2016 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提出。次年3 月,《关于开展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了“精准就业”的工作理念,各地高校开始纷纷深入推进精准就业服务。“精准就业”既是目标性要求,也是过程性要求,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相统一的就业思想,应将“精准”二字落实到学生入学、在校培养、毕业择业、离校跟踪的全过程中,落实到确定方向、信息掌握、帮扶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落实到就业市场开发、就业创业指导、就业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中[1]。
就业困难大学生一般是指因主观原因或客观原因造成“难以就业、低质量就业、有业不就”的大学生群体,因其受困层次不同,可将就业困难大学生大致分为就业经济困难、就业生理困难、就业心理困难、就业专业困难、就业能力困难等五类。就业困难大学生存在多元性、复杂性、特殊性的特点,在推进就业指导工作中,量身定制式的精准就业帮扶更能满足就业困难学生的需求,有效帮助他们实现职业规划与发展目标。
辅导员以大学生成长成才为落脚点,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将就业服务工作融入学生的日常教育中,积极主动扮演好“服务者”与“辅助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剖析自我、做好规划、提高素养[2]。辅导员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共性特点和实际情况,分阶段地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重点地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帮助学生设计好自己的职业人生。
辅导员作为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骨干力量,首要工作职责就是心贴心地做好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在教育管理中,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更新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建设结合到一起。就业困难大学生因长期处于困难状态,易产生观念狭隘、敏感自卑、悲观焦虑等心理现象。作为大学生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辅导员需要通过就业形势的辩证分析和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引导学生找到自我定位,矫正失衡心理,坚定就业信心,走出求职困境。
高校就业作为国家民生工作的开展重点,中央、省市每年都会出台工作部署与优惠政策,辅导员要认真学习领会、分类归纳、精准解读各类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向学生做好就业指导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力促毕业生对政策服务应知尽知,避免走入就业择业的盲区、误区。辅导员作为用人单位和学生的中间纽带,在就业服务工作中找准“两抓手”,一方面,要收集用人单位的资质信息和招聘需求;另一方面,要了解掌握学生的实际综合表现,做好双方信息的衔接、传递与匹配,利用新媒体平台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服务。
就业困难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是具有“全程化”“精准化”特点的就业工作,贯穿整个大学生活。根据学生的成长轨迹,高校辅导员应持续开展精准识别、对接、培养等就业服务,促使就业困难大学生更充分、更优质地就业。
辅导员可以通过谈心谈话、民主测评、家访调研,自下而上式充分了解、认真调查、切实掌握就业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困难原因,为五类就业困难学生分类别建立就业档案,详细记录基本情况、学业情况、就业意向、帮扶措施、进展情况等内容,动态更新就业困难学生名单和数据,保证信息的准确性[3]。联合班主任、学业导师共同发力,及时、准确识别学业成绩偏低和就业能力欠缺的学生,关注存在经济困难、生理困难、心理困难的学生,摸清学生各方面提升状况,建立困难学生成长档案,为提供就业帮扶积累信息。
大学生就业指导贯穿在整个大学教育期间,辅导员要把握各年级阶段的共性特点,介入就业全过程。大一阶段,抓好入学教育,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大二阶段,开阔学生视野,打造正确的就业观念;大三阶段,安排分类实习,注重就业技能提升;大四阶段,巩固指导成效,推送个性化就业信息。定期与就业困难学生谈心谈话,了解学生成长情况和就业意愿,结合专业发展前景和就业市场变化,点对点式地制定专属成长计划。针对就业困难学生,在常规就业指导的基础上要实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明细学生的痛点、需求点、关键点,有区别、有重点地进行就业服务工作,确保满足就业困难学生的实际需求。
当前,辅导员进行就业指导工作时大多倾斜于实用性的技能提升,而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辅导员要加强就业困难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优势,发掘自我潜能,教育学生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校园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培养就业困难大学生团结协作、诚信意识、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精神。面对存在就业心理困难的大学生,通过心理健康课程、线上平台、心理热线等形式,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学生走出困境,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做好“精神扶贫”。
面对就业困难学生的不同需求,提供充足性的教育资源和多元化的实践途径,拓展学生就业面。积极联系企业为就业困难学生提供实践平台,鼓励企业与高校签订培养协议,共同帮扶就业困难大学生培养就业能力。用好朋辈力量和家庭力量,让就业困难大学生在与家长、同学、朋友有效互动交流中提升就业竞争力。辅导员需要充分挖掘、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学生自身优势,凝聚三股力量,助力就业困难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辅导员要以“全程化、精细化、个性化”为就业指导理念,分步指导,突出重点。在就业探索期,教育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打好专业能力。帮助学生正确客观认识就业形势,提供职业素质测评,提出职业规划方向,让学生认清职业发展方向、地点、定位与心态。在就业准备期,组织就业困难学生参与简历大赛、模拟面试、求职技巧等活动,定期一对一咨询辅导,扩大就业见习规模,开阔就业视野。在就业冲刺期,帮助就业困难学生调整择业心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对就业困难毕业生实施个性化援助指导,积极引导学生找准职业定位,对于特别困难学生开展送岗位上门活动。
为就业困难学生建立求职就业文档,了解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意愿和就业状况,为精准推介做好基础工作。利用大数据技术和融媒体平台,打造就业困难学生成长与招聘专区,精准推送就业信息,提供岗位匹配推送,为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求职“做好嫁衣”。密切联系用人单位,为就业困难毕业生精心打造专场招聘会,搭建精准就业平台,做好人才推送服务,向优秀企业积极推荐符合岗位需求的毕业生,促进就业困难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沟通和联系。
做好就业困难毕业生离校后的情况跟踪,持续关注有就业意愿但尚未就业和暂不就业的就业困难毕业生,进一步制定细化帮扶措施,争取不让一个毕业生掉队。建立科学有效的就业质量评价方式,开展离校就业情况的定量分析、绩效评估、流程管理,做好“一人一总结”的帮扶反思工作记录,对标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帮扶目标寻找工作差距。健全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充分收集就业困难毕业生的成长心得,收集聘用就业困难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根据实际反馈调整精准就业服务工作方向,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为高质量服务好帮助其他就业困难学生做好准备。
高校辅导员作为学校教育学生、管理学生、服务学生的一线直接负责人,要充分发挥工作优势,明确高校辅导员在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以“精准”二字发力,层层推进,步步到位,切实解决高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就业难题,提高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就业困难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