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忻城县职业技术学校 樊峭松
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源于德国联邦职教所(BIBB)的六阶段模型,以工作过程的六个阶段作为教学过程,俗称“六步法”。一体化教学的六个阶段分别是明确任务、计划、决策、实施、控制、评价与结果记录。近年来,职业院校汽车专业开展了以“六步法”为核心的一体化教学改革,汽车电控系统检修课程在“六步法”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学生操作少,对电路难以理解等困难。笔者在大量课堂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一体化教学的六个步骤中开展多次目的不同的检测(简称“六测”),增加了课堂中学生动手次数并活跃了课堂氛围,同时提升了学生的技能水平。
(1)工作过程理解难。汽车电控系统以电子控制技术为核心,其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较为抽象。这些抽象的内容对于当下职业院校电工电子方面基础比较薄弱、形象思维能力也偏弱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非常困难。教师在课堂上无论是采用讲授法还是动画演示法,教学效果都不佳。
(2)检测方案设计难。无论是在生产一线还是一体化教学中,检修方案的设计都是完成检修工作的基础,也是对维修人员的基本要求。然而,受传统教育方式、学生的基础情况、课程本身的特点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很少能独立完成检修方案设计。
(3)检测实操动手难。汽车电控系统的检修过程主要是在线束连接器上进行各种检测,如果学生不理解动手检测的目的,仅通过观察教师的操作,是学不会检测方法的,达不成检测目标的。由于学生不理解检测目的,所以在实操动手中存在动手少,无从下手的情况。
(1)测电路连接,巧识电路图。电路图是汽车电控系统维修的主要依据,正确识读电路图是汽车电控系统维修的起点。在实际教学中,可采用“一看、二测、三对照”的方式,通过图物对照的方式,实现以实物来理解电路,以电路理解实物。“一看”,即先观察电路图上各部件的位置、形状、颜色、外部结构、连接关系等;“二测”,即根据连接情况,再测量各导线对应的两侧连接器,找出对应的端子位置;“三对照”,即在测量的基础上,对照各连接导线的颜色、对应的端子位置,线路的连接关系等。
(2)测电路功能,巧析电路原理。汽车电控系统各部件是以控制模块为核心进行连接的,各部分的工作原理是以电路各部分的功能为着眼点开展分析的。在实际教学中,可在对应的线束连接器上采用“三次两测”的方式,通过数据来判断各端子连接部分的功能,从而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三次”,即在断开线束连接器的情况下测各端子对搭铁的电阻(点火开关位于“OFF”位置),在断开线束连接器的情况下测各端子对搭铁的电压(点火开关位于“ON”位置),线束连接器连接的情况下测量各导线的电压(点火开关位于“ON”位置)。“两测”,即测电阻和测电压两个参数。通过“三次两测”,可以基本判断出可导线连接部分的功能,如供电、5 V参考电压、低电平参考电压、信号、搭铁等,从而对照电路图进行电路原理分析。
(3)测故障数据,巧列电路故障。故障点列举是汽车电控系统故障维修的基础工作之一,也是制订维修方案的起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实践中,可在保护措施得当的情况下,使用辅助设备就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点(开路、电阻过大、对电压短路和对搭铁短路)进行一一演示。在故障点设置后测量相关故障数据,对故障数据进行记录、分类并与正常数据进行比较,剥离出不会影响电路数据的故障点和导致整车电路短路的故障点后,其余故障点即为本电路故障点。对各故障点进行结构、逻辑关系梳理后,从而形成电路故障点分析图。
(4)测电路信号,巧理检修思路。检修思路的形成和检修方案的制订是汽车电控系统维修的关键环节,也是汽车电控系统检修课程一体化教学的难点。在教学实践中,使用辅助设备就电路各故障点逐一进行设置,并检测电路信号值,检测完成后,将同一异常电路信号值的各故障点进行整理与分类。整理与分类完成后,按照“先易后难、先外后内”的原则进行排序,形成故障检修思路(计划),然后在分析各故障点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形成故障检修流程(方案)。
(5)测正常状态,巧练检修技能。在一体化教学的“实施”与“控制”环节,学生要根据自己拟定的方案进行检测,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经常出现由于检测仪器、工具使用不当导致测量数据不对的情况。在教学实践中,先进行正常状态的各项测量操作(并给出正常值),学生在正常状态的测量过程中,一旦出现与正常值不同,学生可在第一时间反思自己的测量过程,自行纠正自己的操作环节,从而达到练习检修基本技能的目的。待学生检修基本功扎实后,可进行各故障点的检测训练。
(6)测电路故障,巧评学习效果。“评价”是一体化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重要的环节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借助辅助设备在电路上设置对应的故障后,让学生在实训车架或车辆上进行检测,采用边检测、边记录的方式,完成检测流程的填写和检测数据的记录。教师通过检测流程和检测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汽车电控系统检测课程一体化教学中,采用不同目的“六测”,通过边操作、边对照、边思考的“做中学、学中做”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助于提高学生识读电路图的能力、故障检测计划和方案制订能力,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为配合“六测”,在教学实践中,还需要故障设置器、测试连接线等辅助工具的配合,从而避免车辆和线束的损坏。另外,在使用故障设置器时,要充分考虑电路短路的风险,做好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