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贝西 遵义航天高级中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基于对主题意义的探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整合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学习与发展,提高学生的鉴别和评判能力。教师要选择贴切的主题以使学生在发展语言技能的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批判与创新的能力。由此可见,以主题为引领、建构有效的对话方式是渗透阅读思维如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立足教学课堂,笔者认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借鉴高考试题的有效提问、设问方式,以提高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下面笔者将结合2019-2021年全国卷阅读试题的研究,和外研社新教材必修一第三单元—Family Matters的阅读教学为例,以期高效利用课堂对话,帮助考生树立主题语篇意识。
[解读]
2个思维层次:低阶思维和高阶思维;
3维英语学习活动:学习与理解,运用与实践,迁移与创新;
6个教学目标:识别、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笔者将学习金字塔(布鲁姆,1950,图1)解读为“2×3=6”。语言学习具有持续性和渐进性的特点。教师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教育,才能发自内心地关注学生2个思维层次的发展、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从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设计符合学生思维发展过程的3维学习活动。这不是简单地两者相加,而是日复一日地重叠、反复,是思维在不断碰撞和复制衍生中得以创新的过程,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期许实现6个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提高深度阅读能力。
图1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以语言技能体现,所以引领学生思考的提问或问题设计则是激发学生思维的起点。《新课程标准》提出所考查的语言技能包括:辨认关键字词和概念以迅速查找目标信息;抓住语篇中的关键概念和关键细节;识别书面语篇中常见的指代和衔接关系;理解书面语篇中标题、小标题、插图的意义;从语篇中提取主要信息和观点,理解语篇要义等。笔者对语言技能考查情况作了简单统计,详见表1:
表1 2019-2021年全国卷阅读A篇语言技能考查次数统计
通过深度对比分析,笔者发现A篇阅读的语言-阅读能力考查正在向理解语篇要义过渡,其阅读难度系数也随之增大,低阶读思维的训练实在难以激发深度阅读思维。所以,向高阶思维训练和考查的变革也许暗示着未来新高考的阅读考查趋势,其影响力不容小觑。以2021年全国甲卷A篇阅读为例:
[原题再现]
23.Where can the text be found?
A.In a history book.
B.In a novel.
C.In an art magazine.
D.In a biography.
[例题分析]
本题貌似询问文章出处,实则考查准确把握语篇主题意义。通过前两题可得出本文的关键词分别是:photograph(摄影)和works(作品),考生必须匹配这两个关键词和选项主题词。各选项的主题词(名词)分别是:
?
由此,学生不得不进行分析与综合有限信息并加以归类—摄影和作品属于艺术范畴,因此选C。该题题干询问的文章出处其实并非真正考点,通过关键词找出语篇主题才是关键。类似设问常出在B、C、D篇,但是2021年的甲卷却从A篇便开始体现,这值得引起教师们的重视,阅读更应注重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建构出篇章的主题意义。
[迁移创新]在试题讲解中,为了强化语篇主题意义的理解和运用,引导学生迁移和创新,教师不妨请同学们自己重新设计C选项,只要围绕主题art就可以了,如art website,art brochure,art woks等。如下列提问方式是笔者的几种对比设计:
①Can you redesign the answer?
②What else answer could you make?
③How to change it into a different right one?
[分析]提问①只需要通过Yes/No回答,没有挖掘深度思维。提问②和③需要学生主动思考,并结合语篇主题进行迁移和创新,是高阶思维能力的训练。因此课堂提问方式起到了日常渗透深度阅读能力的作用。教学之旅漫漫,师生坚持深度思维训练,定能量变引起质变。
笔者以外研社新教材必修一第三单元—Family Matters的阅读教学(P26-27)为例,以英语学习活动为明线,将师生与文本对话的问题设计一一呈现,包括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如表2:
表2
该设计以主题Family贯穿始终,所有问题设计围绕该主题展开,层层紧扣,层层递进,学生在文本与现实之间交互体验。整节课以主题为引领,以活动为主线,实现了教、学、评一体的教学目标与设计。深度学习非一日而蹴,实现深度教学之路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
课堂学习活动应当始终围绕主题,从贴近生活的话题引入,唤醒学生的个人体验和生活感悟。教学导入方式在某种意义上是整个教学活动最重点的部分,教师可以结合多种方式,比如从标题引入主题推测、以视频导入对语篇内容进行预测等。教学活动应当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为出发点,鼓励全员参与,保证人人有事做、人人有风险,这需要教师建立丰富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和师生互评,以激发学生深度思考的能力。教学还应创设丰富多样的语境,可以让学生演绎情景并互相评价,也可以让学生制作视频以激励学生结合多维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调动各项学习机能,成就最好的自我。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在语言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反思和再现个人的生活和经历,最后结合真实生活,引导学生批判性地审视语篇内容,建立积极正确的家庭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