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时代技工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转型分析

2020-11-22 23:21余德文
就业与保障 2020年3期
关键词:技工岗位技能

文/余德文

当前,我国正处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关键阶段,社会各领域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对现代先进理念和科学技术进行有效应用,在推动产业升级的同时,实现健康持续发展。这种转型也对技工教育产生极大影响,尤其是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需要秉持“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要求,对智能制造时代技工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加以构建,使新时期技工人才更好服务于各个行业建设与发展[1]。下文结合智能制造时代技工教育人才培养新要求,对当前技工教育人才培养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极具针对性的智能制造技工人才培养策略,以供参考。

一、智能制造时代对技工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制造行业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并且伴随着人工智能不断发展,对传统职业和岗位也会造成巨大冲击,对技术性人才也提出更高要求,具体表现为:1.岗位属性更显智能,工业4.0背景下,将现代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融入到制造行业当中,可以对智能制造进行全面主导,相应生产效率和质量也会实现质的飞跃,而智能工厂、无人工厂相继出现,传统技术岗位也会被合并或者消失,对应用型高端人才需求日益增大,并成为技工教育主流人才趋势;2.人才属性更显复合,智能化生产对人才技能要求转向了技术含量,并对人才综合素养提出新的要求,当人才具备了岗位所需的技术技能要求以后,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职业综合素养,尤其是对跨学科复合型人才需求较大;3.工种属性更显能动,智能制造时代下,职工不再是简单的操作者,而是工艺设计者、设备维护者和系统管理者,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肩负更多职责,除了要做好生产资源优化配置、智能生产过程控制等工作以外,还要能够运用自身结构知识去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

二、智能制造时代技工教育人才培养面临困境

智能制造时代背景下,技工教育人才培养面临以下困境:1.缺乏促进职业能力不断积累的完整体系,在智能化生产中受到设备复杂、操作难度大等因素影响,很多企业对人才学历和能力提出较高要求,而现有职业教育体系尽管较为完整,但是各个阶段职业教育呈现割裂状态,无法实现紧密衔接,尤其是在课程体系整合方面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研究;2.人才培养过于依赖学校教育,我国工业制造想要取得突破性发展,就要仰赖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实现工艺层面创新,而大量技术精湛工匠的培养和输出,通过学校教育无法实现,还需要更多优秀企业加入到其中,通过高端学徒制的实施可以确保人才技术技能水平达到岗位、职业要求;3.职业能力开发和课程组织方法欠缺,优秀人才培养除了要依托课程以外,还要结合实际工作职业能力设计,将职业教育课程与岗位实际需求有效联合起来,实现人才知识、技能、素质等针对性培养,但是当前技工教育在职业教育课程构建上还存在诸多缺陷,不能够满足智能时代人才培养要求[3]。

三、智能制造时代技工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转型分析

(一)从制度层面,巩固技工教育法律地位

技工教育作为职业教育重要构成部分,在职工接受终身教育和培训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公平法律地位也应当享有,实际执行中可结合现行《职业教育法》《职业技能开发法》等,对技工教育法律地位加以巩固。

与此同时,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着手,利用“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契机,将职业技能开发目标、内容及要求融入到职工终身培训立法工作中,以达到职业岗位向职业生涯迈进目标,驱使着技工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契合市场发展需求,并通过不断完善技工教育、培训体系,使职前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起来,为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培养和输送更多优质人才[4]。

(二)从模式层面,加强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智能制造也在不断创新升级,对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十分渴求,这对当前技工教育人才培养模型提出了巨大挑战,迫切需要确立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并对现有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组织形式等进行变革。一方面需要对职前职后教育框架进行规划设计,使之联系紧密,并在实际操作中分阶段实施;另一方面需要对整个职工职业生涯进行谋划,在为职工终身学习、培训提供优质服务基础上,也要满足职工创新能力和个性化发展需求[5]。

(三)从能力层面,发展适合全产业链的核心能力

智能制造时代下,对专业技能基础上的核心能力更为关注,新时期人才能力结构也将实现“知识——技能——素质”向“素质——技能——知识”转变,并且现代人才所具备的核心能力也会受到诸多企业青睐。

其中企业和学校作为技工教育人才培养的“一体两面”,通过企业可以使学校对现代职业人才需求进行了解和分析,并在专业方向、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育人目标等方面进行完善,使所培养的新时期人才真正满足企业实际岗位需要,整个过程中企业渗透到教学管理当中,通过模块化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过程和生产化实践应用,使培养出的技能技术人才可以达到识岗、知岗、胜岗和强岗要求,并具备适应全产业链涉及到的人际沟通、信息素养、创新思维、社会服务等核心能力[6]。

(四)从教学层面,营造企业场景理论与实践为一体

从传统学徒制过渡到现代学徒制,学生对技能掌握主要通过对师傅的模仿实现,整个操作中学生需要对老师示范操作进行观察,并在掌握科学方法以后对相关动作要领进行领悟,进而实现高超技术能力。

现代教学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此可以对世界技能先进理念、评价体系等进行借鉴,并在此基础上对国际标准、大数据管理数据等进行引入,实现现代化职工终身培训体系质量标准构建,并将技工教育质量体系标准融入其中。

同时结合实际市场需要和岗位需要对技能教育机制进行完善和优化,在推动技工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础上,充分彰显出技工教育创新能力及服务市场能力[6,7]。

(五)从考核层面,创新人才考核与评价方式

智能制造时代下,衍生出一大批新型职业。2019年4月,我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市场监管总局、统计局正式向社会发布了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管理师、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无人机驾驶员、农业经理人、物联网安装调试员、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等13个新职业信息,使国家职业分类体系更加科学完善,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统计、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职业教育培训和人才评价工作。若开展技工教育依然采用传统人才考核与评价方式对这类新职业技术技能人员进行综合评价,就会出现考核不全面、评价不够科学的情况,为此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构建新的技工教育课程体系基础上,对国家职业资格制度加强关注,并结合实际职业资格证要求及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对考核内容和方式进行科学调整及优化,一方面可以使用人单位岗位设置、人员招录、员工培训等工作开展更加规范,另一方面可以使技术技工人才职业规划和发展更加清晰,并促进其职业能力和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结语

本文是基于对智能制造时代技工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转型进行的分析。随着智能化生产不断深入,对现代职工技术技能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向社会发展输送更多优质人才,就需要职业院校紧跟时代潮流,对智能制造时代技工人才培养新要求进行了解,并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改革经验,从制度、模式、能力、考核等层面出发,对巩固技工教育法律地位、加强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企业场景理论与实践一体营造、创新人才考核与评价方式等策略进行应用,以推动技工教育朝着有特色、有优质、有内涵的方向发展,不断提高新时期技工技术人才的职业能力和素养,满足市场对所需人才的要求。

猜你喜欢
技工岗位技能
从技工到英雄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画唇技能轻松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拓展技工教育发展空间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