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双清
木雕工艺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工艺,通常应用在古建筑装饰上,将雕刻精美的木雕构件嵌入相应的古建筑结构当中,能够提升整个古建筑的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体现出创作者独有的设计风格,并且传统木雕艺术一直依附于建筑,随着建筑的更新不断改进。我国许多博物馆都收藏了大量的古建筑木雕构件。因此,木雕构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
在我国大部分的古建筑当中,木雕构件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凸显出古建筑高贵、典雅的艺术气息。如果将木雕构件嵌于古建筑的门框或者是立柱的部位,不仅能够对建筑起到装饰作用,还能够对建筑起到固定作用,从而使建筑更牢固。总而言之,木雕构件在古建筑当中的运用,不仅使建筑更具美观性,还传达出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以及艺术审美等价值观念。
木雕构件广泛应用于寺庙建筑装饰中,以及中堂、楼阁等建筑当中,在不同建筑部位的木雕构件会受到建筑档次以及装饰风格和观赏距离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也有着不一样的雕刻要求。木雕构件当中,也有一部分已经达到了艺术品的标准。在对建筑进行整体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目标构件和建筑结构的结合,使其能够自然地展现出来。其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部分古建筑以普通木材为原料,一般大型的木雕使用杉木,小型木雕则多以樟木进行设计雕琢。因樟木具有易雕琢的特征,并且在上漆之后还能够达到防腐防虫的效果,所以多应用于小型的木雕装饰构件。
木雕构件的雕刻技法较多,主要可分为沉雕、浮雕、圆雕、通雕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通雕,使用此种手法进行雕刻的作品,通常层次感鲜明。
木雕构件的雕刻主题多以人物或动物为主,并在雕刻的过程当中广泛汲取了民间的传说以及戏曲等题材,所以木雕构件的装饰形象大多生动鲜明,能够凸显民族文化特色。
古建筑中木雕构件的应用主要是指木雕构件在建筑当中的嵌入技法,此种技法对雕琢工艺有着较高的要求,不仅要使目标构件能够完美地嵌入建筑结构当中,还要能够起到刻画轮廓线条以及突出结构重点的作用,迎合观众的欣赏视角。
梁主要起到承重的作用,古建筑中的梁主要是呈层叠的状态,上梁较短,而下梁较长。最下面一层的梁和柱头的相连部位是木雕构件最常出现的地方,尤其是正面大门和天井的周围,是梁枋构架的主要视觉中心。最常见的梁枋木雕装饰纹样主要有拐龙、云卷和灵芝等,其纹样具有自然流畅的特征,给人独特的视觉感受。
牛腿木雕主要是作为古建筑檐柱的外伸部分,单从结构上看,这种结构能够让屋顶出檐的面积得以增大,让建筑物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并且牛腿的结构还能够当作传力结构使用,使建筑物的稳定性得以提升。牛腿木雕构件的内容相当丰富,并且每个部位都进行了精细的雕琢,由于其尺寸较大,所以有着较为广阔的施展空间。通常以动物作为牛腿结构的创作主题。
雀替木雕主要是指古建筑的梁柱焦点角落,运用在古建筑当中,能够起到提升稳定性的作用,并且能够有效地拓宽承载的面积。木雕构件大多数都是短替木,不仅主题和形式较为多样化,而且还能够对柱间的框架格局进行有效的改变。从整体上看,雀替木雕是建筑结构和艺术美学融会贯通的典型代表,广泛应用于古建筑的室内外空间装饰设计当中。
隔断木雕主要是指古建筑当中的隔扇门和窗,主要具备通风以及透光的功能。在应用中,棂格样式较为简单,一般以菱形和方格形为主,并且用于装饰的图案和元素较少。隔断木雕构件大多数采用动植物以及山水景观作为创作的题材,较为常见的设计内容包括梅兰竹菊、吉祥花鸟或者林园山水等,其通常设置于隔扇门窗的视觉明显位置,也间接地向人们传递了房屋主人的雅趣和爱好。
综上所述,在古建筑的设计当中,木雕构件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在进行设计时不仅要求雕琢水平高,使其能够与古建筑完美契合,还要求能够凸显出一定的文化价值。所以木雕构件具有浓厚的人文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