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硼酸功能化纳米金的合成及其对沙丁胺醇的可视化检测*

2020-11-21 08:55贺茂芳胡娅琪唐一梅
化工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透射电镜偶联硼酸

贺茂芳,秦 蓓,张 博,胡娅琪,唐一梅,周 慧

(1.西安医学院 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2.西安医学院 药物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21)

沙丁胺醇(Salbutamol,SAL)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选择性β-受体激动剂,可以促进动物体内蛋白质的沉积和脂肪的分解,明显加快和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酮体的瘦肉率,因此被用作畜禽的促生长剂和饲料添加剂[1]。SAL易在人和动物的内脏、器官中残留,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2]。因此,高效、实用的检测方法对于畜产品安全有着重要意义。目前,SAL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3-4]、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5-6]、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7]、电泳法(CE)[8-9],免疫分析法[10-11]等。然而,这些方法仪器昂贵,操作复杂,不易推广普及。

与仪器分析法相比,基于纳米金颗粒(Au NPs)的可视化检测操作简便、结果直观,广泛应用于生物、环境和食品分析。Au NPs可视化检测的原理为单分散的Au NPs在溶液中呈现酒红色,当加入被检测物时,Au NPs表面的功能基团与被检测物发生反应,引起交联聚集,从而使颗粒间的等离子体耦合发生改变,吸收峰发生红移,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紫色或蓝色[12]。基于Au NPs的可视化检测不依赖大型仪器,溶液颜色变化即可作为读出信号,信号检出速度较快,成本低廉,适合于现场检测和不具备大型仪器的场所[13]。

根据硼亲和原理,硼酸基在碱性条件下可与1,2-二羟基和1,3-二羟基结合,形成五元或六元环酯,从而实现对顺式二羟基化合物的特异性识别[14]。SAL分子中含有1,3-二羟基和氨基,因此,作者首先以柠檬酸三钠为稳定剂和还原剂制备Au NPs,然后将苯硼酸修饰于Au NPs表面。由于苯硼酸与1,3-二羟基特异性结合,同时,Au NPs表面的羧基与氨基通过静电吸引力结合,从而拉近Au NPs颗粒之间的距离,引起交联聚集,Au NPs溶液的颜色由酒红色转变为蓝色,从而实现对SAL的可视化检测。该方法简便快捷,成本低廉,为SAL的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四水合氯金酸:质量分数99%,3-氨基苯硼酸:质量分数98%,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质量分数99%,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质量分数99%,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AL标准品:质量分数99%,上海三爱思试剂有限公司;4-巯基苯硼酸:质量分数98%,北京百灵威科技有限公司;柠檬酸三钠:分析纯,国药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电子天平:CPA225D,pH计:PB-10,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DF-101S,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Cary-60,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透析袋:HT1134-5,Yobios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透射电镜:H-7650,日立科技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苯硼酸功能化纳米金(Au@PBA)的制备

1.2.1.1 Au NPs的制备

参照文献[15],向圆底烧瓶中加入10 mL超纯水、92 μLc(氯金酸)=97 mmol/L的溶液,加热煮沸后,在磁力搅拌下迅速加入1.0 mLc(柠檬酸三钠)=38.8 mmol/L的溶液,继续加热搅拌10 min,可观察到溶液颜色由淡黄色逐渐转变为灰色,最终变为酒红色;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后转移至透析袋中用水透析6 h,将得到的Au NPs溶液于4 ℃下避光保存备用。

1.2.1.2 EDC/NHS偶联法合成Au@PBA

将3.32 mg 3-氨基苯硼酸、2.3 mg NHS溶解于2 mL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5.6)中,再加入3.83 mg EDC,45 ℃下反应1 h后,加入10 mL上述Au NPs溶液,调节溶液至pH=7.4,室温下搅拌反应6 h,将反应液用水透析,直至水中无3-氨基苯硼酸的紫外吸收峰。

1.2.1.3 静电自组装法合成Au@PBA

取10 mL Au NPs溶液于小烧杯中,加入0.5 mg 3-氨基苯硼酸,室温搅拌反应6 h,将反应液转移至透析袋中用水透析,直至水中无3-氨基苯硼酸的紫外吸收峰。

1.2.1.4 配位共价键法合成Au@PBA

取10 mL Au NPs溶液于小烧杯中,用c(NaOH)=0.5 mol/L的溶液调节至pH≈11.0,搅拌下缓慢加入100 μLc(4-巯基苯硼酸)=0.1 mmol/L的溶液,室温下搅拌反应12 h;将反应液转移至透析袋中用水透析,直至水中无4-巯基苯硼酸的紫外吸收峰。

1.2.2 标准溶液的配制

称取0.001 0 g SAL于10 mL容量瓶中,加入c(NH3-NH4Cl)=20 mmol/L缓冲液(pH=8.5)溶解,得到储备液。使用时,用缓冲液稀释至所需浓度即可。

1.2.3 检测方法

将制备好的Au@PBA溶液用NH3-NH4Cl缓冲液(pH=8.5)稀释10倍,取该溶液900 μL于2 mL离心管中,加入100 μL SAL标准溶液,反应10 min后扫描溶液的吸收光谱,对比SAL加入前后溶液最大吸收波长的变化。

1.2.4 Au@PBA用量的选择

量取100、200、300 μLρ(SAL)=1.5 μg/mL的标准溶液,分别加入到900、800、700 μLAu@PBA溶液中,10 min后扫描溶液的吸收光谱,计算650与530 nm处吸光度的比值(A650/A530)。改变ρ(SAL)=1.0、0.50 μg/mL,方法同上。对比3种ρ(SAL)下A650/A530值,确定Au@PBA的最佳用量。

1.2.5 标准曲线

取900 μL Au@PBA于2 mL的离心管中,分别加入100 μLρ(SAL)=0.1、0.2、0.5、1.0、1.5 μg/mL的标准溶液(平行5份),反应10 min后,扫描溶液的吸收光谱,计算A650/A530,以A650/A530为纵坐标,ρ(SAL)为横坐标作图。

2 结果与讨论

2.1 Au@PBA的合成与表征

首先,以柠檬酸三钠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合成了Au NPs;然后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向Au NPs表面修饰苯硼酸,得到Au@PBA。在EDC/NHS偶联法中,Au NPs表面的羧基和3-氨基苯硼酸形成酰胺键;自组装法的原理是Au NPs表面的羧基与3-氨基苯硼酸通过静电吸引力结合;配位共价键法的原理是4-巯基苯硼酸与Au NPs形成金属配位键。通过比较这3种方法所得Au@PBA的稳定性,选择最佳合成方案。

经过多次的实验发现,配位共价键法合成的Au@PBA溶液放置1 d后由酒红色变为灰蓝色,说明其性质极不稳定,发生了团聚。

EDC/NHS偶联法和静电自组装法合成Au@PBA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见图1。

λ/nma EDC/NHS偶联法

λ/nmb 静电自组装法图1 EDC/NHS偶联法和静电自组装法合成Au@PBA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

由图1可知,EDC/NHS偶联法合成的Au@PBA相比于Au NPs发生了明显的红移,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10 nm,说明Au@PBA性质不稳定,发生了轻微的团聚;通过静电自组装法合成的Au@PBA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5 nm,相比于Au NPs几乎没有变化,这说明Au@PBA的性质稳定,基本没有发生团聚。

Au NPs和静电自组装法合成的Au@PBA透射电镜图见图2。

由图2可知,静电自组装前的Au NPs粒径约为15 nm,且分散性好、粒径均匀;经过3-氨基苯硼酸修饰后,Au@PBA仍然分散良好、未发生团聚,这与紫外吸收光谱的结果一致。因此,选择静电自组装法合成的Au@PBA进行SAL的检测。

a Au NPs

b 静电自组装法合成的Au@PBA图2 Au NPs和静电自组装法合成的Au@PBA透射电镜图

2.2 Au@PBA对SAL的检测原理

向900 μL Au@PBA溶液中加入100 μLρ(SAL)=1.5 μg/mL的溶液,反应10 min后,溶液颜色由浅红色变为深蓝色。

向Au@PBA中加入SAL前、后的紫外吸收光谱图见图3。

λ/nm图3 向Au@PBA中加入SAL前、后的紫外吸收光谱图

由图3可知,加入SAL后,Au@PBA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由530 nm红移至650 nm,这说明SAL与Au@PBA结合,使Au@PBA发生了交联聚集。

向Au@PBA中加入SAL前、后的透射电镜图见图4。

a 加入SAL前

b 加入SAL后图4 向Au@PBA中加入SAL前、后的透射电镜图

由图4可知,加入SAL前Au@PBA的分散良好,而加入SAL后Au@PBA发生了明显的团聚,这一结果与紫外吸收光谱分析一致。

SAL与Au@PBA的结合原理见图5。

图5 Au@PBA与SAL结合的示意图

由图5可知,SAL分子中含有1,3-二羟基和氨基,可分别与Au@PBA表面的硼酸基和羧基结合,使Au@PBA发生交联聚集,因而最大吸收波长由530 nm红移至650 nm,溶液由酒红色变为深蓝色。因此,根据两波长下吸光度的变化与ρ(SAL)的关系,可实现对SAL的定量检测。

2.3 Au@PBA用量的选择

Au@PBA的用量是影响灵敏度的关键因素。在ρ(SAL)=0.5、1.0、1.5 μg/mL时,考察了V(Au@PBA)∶V(SAL)对吸光度的影响,结果见图6。

由图6可知,V(Au@PBA)∶V(SAL)=9∶1,A650/A530的值最大;并且随着ρ(SAL)的增大,A650/A530也逐渐增大。因此,选择V(Au@PBA)∶V(SAL)=9∶1时对SAL进行检测,可获得最高的灵敏度。

ρ(SAL)/(μg mL-1)图6 V(Au@PBA)∶V(SAL)对A650/A530的影响

2.4 标准曲线

将100 μLρ(SAL)=0、0.1、0.2、0.5、1.0、1.5 μg/mL的溶液与900 μL Au@PBA溶液混合(分别记为1、2、3、4、5、6样品),反应10 min后,可以观察到溶液颜色变化,结果见图7。

图7 不同ρ(SAL)溶液与Au@PBA混合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由图7可知,溶液颜色由酒红变为蓝灰色,并且ρ(SAL)越大,蓝色越明显,这是高ρ(SAL)溶液与Au@PBA结合,促使Au@PBA发生交联聚集的结果。

以A650/A530为纵坐标、ρ(SAL)为横坐标作图,得到标准曲线,结果见图8。

ρ(SAL)/(μg·mL-1)图8 标准曲线

由图8可知,线性关系良好,因此可用于对SAL的定量检测。

3 结 论

对Au@PBA的3种合成方法进行了对比,其中,以柠檬酸三钠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合成的Au NPs与3-羧基苯硼酸通过静电自组装得到的Au@PBA性质稳定,并成功应用于SAL的检测。该方法简便快捷、成本低廉、肉眼可见,并且能在10 min内得到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透射电镜偶联硼酸
酯化法高纯硼酸制备中痕量钙残存机理及脱除方法探究
甘薯解偶联蛋白基因家族鉴定与表达分析
光催化乌尔曼型偶联反应研究进展
硼酸对分光光度法测量溶硅的影响
反应堆硼和水补给系统硼酸箱安全液位相关的设计分析和改进
姜黄素-二氯乙酸偶联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载紫杉醇的大黄酸偶联物胶束对MCF-7细胞的毒性与细胞摄取研究
取代硼酸与羟乙基胺化合物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透射电镜中正空间—倒空间转换教学探讨
透射电镜的分权限开放管理与培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