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体验:一种面向知觉建构的寒地建筑设计思考方式

2020-11-21 05:10史小蕾通讯作者梅洪元
世界建筑 2020年11期
关键词:寒地触觉感官

史小蕾(通讯作者),梅洪元

1 引言

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曾言道:“我们不是来看这个作品,而是要看这个作品所展现的世界”[1]。身为“作品”的建筑,一直在为人们提供认知世界的实在方式,通过建筑体验参与到人们知觉世界的建构过程中,并激励着物质和精神的依存统一和拓扑演进。自工业时代,以技术为摹本的物质世界观抬头,建筑的诗学正面临着被工具化和审美化的两难境地:前者对功能的过分强调将建筑桎梏于实用性和经济性之中,后者将建筑变成了可计算和可操作的视觉效果[2]。在科学的不断置喙和感官的超越追求下,寒地建筑设计也渐现一种刻意制造的倾向,在被形式悖论所裹挟下难以前行,呈现出一种过度聚焦于建筑形式的思考现状:建筑师围绕着空间实体的展现而殚精竭虑。视觉的美感、功能的依赖、节能的质询一直萦绕在本原之上,寒地建筑成为了综合目标体系下的工具,去追随一个又一个层出不穷的新热点。当代的文化,受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支配,本原处于迷失和湮灭的危机中,随之失去的是对人类互动和艺术品质的真实感知[3]。而知觉是人们得以接近这种感知的特殊方式。人们需要通过面对知觉建构的思考,而重回真实的生活世界现象[4]。建筑的根本任务是为身体的知觉世界提供稳定可靠的日常生活基础,从而引导身体知觉的不断建构并自我完善,继而映射出人本存在的具体意象。从感官体验出发的寒地建筑设计,是借由感知的具身构造以建筑为媒介使身体重返知觉的世界,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建筑设计的思考方式。

2 由感官体验建构的知觉世界

知觉的世界就是我们的感官及日常生活经验所揭露给我们的世界,不止于实用或者功能的状态中,其发现和清理需要时间、努力和训练,虽然总不知不觉被遗忘,但是我们却切实活在那个世界[5]。让·包兰(Jean Paulhan)描述近代绘画所呈现的世界是“心所感受到的”,布鲁诺·塞维(Bruno Zevi)提出世界是“身体所可触及的范围”,黑格尔(G·W·F·Hegel)则将美的世界定义为感官的类似物。可见我们无时不刻在用感官去体验世界、理解世界,并思考自身,即使实验与测量也无法使我们完全摆脱感官所建构的知觉世界,因为其深植在人类的感官特征之中。同时,知觉无法凭空凝结成我们对环境的认知与意识,需要附着在“实体”上,并且由感官的多个“角度”综合建构而成。知觉提供给我们的不是绝对的真理,而是一些“存在”[6],其必须通过感官穿过某些主观显现才能解释一些“感觉”,最后和先验一道被分析、归纳,重返我们最初(当下)置身其中的物体(场景),以获得客观世界的真实规律。当身体感知被准确地描述并产生共鸣,这种感官体验便成了常识(common sense),也成为了客观世界的一部分[7]。

建筑师斯蒂文·霍尔(Steven Holl)认为建筑感官体验的过程是使概念和感觉通过实体结合起来,在此,主观和客观得到了高度的统一;而建筑设计是将外在的理性知觉和内在的感性知觉融入光线、空间和材料的秩序里,由此实现了建筑的双重构造与双重存在:既存在于实在世界之中,又存在于知觉世界之中,并具有超越功能层面的内在思想、理念、记忆、联想及梦想。建筑的意义正是通过源源不断的感官体验,丰富着其可能为人们带来的知觉世界,并反映着人们的栖居需求(图1)。正如伟大的俄罗斯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 Tarkovsky)所言:“总的来说,艺术形象不是由艺术家所表达的某种特定含义,而是在点滴中折射出整个世界”[2]。同样,也可以说即便是建筑,其根本也不在于建筑,而是在于世界本身和我们自身的经验。在此,感官体验下的知觉建构成为了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

3 感官体验对于知觉建筑的意义

单纯的实用性和技术可行性并不足以实现建筑空间的感染力[2],建筑如果要获得情感的共鸣,除功能外还需要考虑空间与环境、先验与当下以及存在与具身。加斯东·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在《空间的诗学》(La poétiqe de la l'espace)中描绘了人在寒冷雪夜中蹒跚时看到远处森林小屋中的灯光,继而想象出家宅的温暖所带来的前行希望;尤哈尼·帕拉斯玛(Juhani Pallasmaa)在《肌肤之目》(The Eyes of the Skin)中通过对于触觉与环境的呼应叙述路易·康(Louis Kahn)设计的萨尔克研究所冬季户外空间带给参观人员的生动体验;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在《空间的声音》(The Sound of a Spaces)专篇中提出是在建筑中行为与空间发生互动所产生的声响的细腻变化,帮助其辨别空间的尺度和方位。显然,我们的感官无时不刻都在收集并解读来自外界的信息:纹理、重量、温度、距离等,并在我们身体内部产生知觉的回响:粗糙或光滑、轻柔或笨重、火热或冰冷、遥远或毗邻……正是感官使我们与建筑发生关联,并使建筑的“形象”由我们身体内部向外部逐渐清晰起来,同时获得了“在世”(being in the world)的意识。这种始于感官体验的建筑感染力是“通过猛一瞬间给生命带来震撼以及喘息感”[8],其本质是人们内心细腻情绪的唤醒。

帕拉斯玛曾肯定地提出:“建筑最根本的意义就是保护人类最真实的体验”[9]。意义是无法被创造的,它们早已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只能被重新辨别出来。以身体作为主体的感官体验是这种辨别的基础,而建筑是通过其带给人们的感官体验来传递其自身乃至生活世界的意义。由此,建筑设计便成了对如何激发感官体验的回响。这种回响将建筑定位为日常知觉建构中的感知媒介,连接起人们与周围环境,并丰富细化了对周围环境的直接体验,使人们的知觉重置于社会生活和自然图景之中。

4 感官体验下的寒地建筑的知觉建构

建筑,“作为人在大地上的存在方式”[10],展现并模仿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在寒地建筑中,寒地赋予了这里的人们特殊的生活方式,建筑成为了这种生活方式的表征语言之一,同时人们也通过体验建筑来理解寒地。寒冷的感知、寒地的景观、寒地的文化都是寒地提供的建筑知觉建构语境:寒冷的存在必须建立在可被身体感知上,“感到寒冷”是一种意向体验,串联起了主观的感受和客观温度;冰、雪是冬季寒地城市拥有的独特自然景观,使所有的材料、形状、轮廓都附上了一层带有温度的色彩并引发知觉联想;寒冷的环境与生活也孕育出了独有的寒地文化,比如著名画家于志学提炼我国东北寒地“冷文化”的特点是粗犷、洪荒、奔放和豪迈。寒冷,作为被体验的知觉感受,源于身体,始于皮肤,抽象为意识,最终穿透皮肤延伸到情感。建筑,立于地面,生于环境,是人们用以表达在世的存在方式,同时也诠释了人们对世界的理解方式。感官体验下的寒地建筑知觉建构过程,是以身体为中心,将建筑图像置于寒地知觉语境中,通过感知、联想、记忆、意识的思维活动[11],使建筑图像与先验结合,实现“我”的在场重塑,搭建成了感官体验下的寒地知觉世界。

5 从感官体验出发的寒地建筑设计思考

5.1 视觉的通感

在建筑体验中,人们的大多数感官信息都来自于视觉,并将获取的信息从色彩、形状、纹理、轮廓等向度,与过往的知觉世界进行对比、联想以及校正般的“加工”,使当下的所视之物与过往经验之间构建起物理属性与知觉想象的双重联觉。由此,质感、塑性、重力、温度等非视觉信息可以被“看到”,视觉以通感的方式奠基了当下化的建筑体验。在寒地情景中,建筑视觉体验的“素材”源自寒地景观与独特的建筑图像,多重通感的叠合使视觉中充满了被赋予冷暖意向的“符号”。

冬季自然景观中的冰、雪是寒地建筑感官体验中视觉通感的锚点。冰具有半透明、可反光、可折射、表面平整光洁、边缘清晰的视觉特征,并兼备坚硬、光滑的知觉属性。雪则可提取出白色、蓬松、绵密、轮廓柔和的观感信息,同时还暗含了可塑的交互性。此外,由于冬季建筑上的落雪、结冰等自然现象,原本清晰、直接的建筑图像视觉信息得以丰富,所有的体验对象都和冰雪一道组成了独特的寒地建筑图景。当这种图景与冰、雪发生视觉上的正向关联时,会给人们带来寒冷、凋敝、疏离的知觉意向;当发生反向关联时,则会给人们提供温暖、生机、亲密的情感体验。正如拉斯姆森(Steen Eiler Rasmussen)在《体验建筑》(Experiencing Architecture)中谈到:如若一个房间,换了暖色调或者配置了地毯窗帘,那么我们或许会觉得房间温暖舒适,尽管温度并没有发生变化[12]。这种由于建筑视觉的通感带来的知觉意向和情感体验都是通过当下的信息与记忆重合,实现身体内化的思维活动,从而构成当下化的意识。所以,寒地建筑视知觉的建构往往体现了建筑师面对寒地环境的自我情绪:接受跟随或防护对立。从设计的角度,前者通过从建筑图像抽象出寒地景观的视觉特征,继而建立寒冷的视觉通感,从而强化了人们对寒地自然环境的认知。例如,应用起伏的轮廓模仿雪山的形态,立面的洁白联想雪的色彩,松弛的线条隐喻雪的可塑性(图2)。后者则通过建筑图像对寒冷景观进行视觉特征的补充,营造消解寒冷感受的视觉联想。例如,应用高饱和度色彩调和冬季的景观萧条 (图3),浅木质纹理消解冬季的植物凋敝,具有动势的形态增补冬季的活力匮乏(图4)。同时,建筑作为人们生活方式的摹像,其形态也会引发对寒冷环境的视觉通感。集聚的体型是寒地建筑对人抵抗寒冷环境时身体蜷缩的模仿;开窗面积小的表皮是寒地建筑对人为减少热量散失而裹紧衣物的模仿;厚重的饰面是寒地建筑对人在寒风中衣着的模仿……寒地建筑体验中视觉通感的领受需要建立在对寒地生活真实而又深刻的体验之上,通过对寒地建筑视知觉的设计可以使体验者基于视觉图像快速得到在地感的统觉1)。

1 人通过建筑提供的场景体验世界(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5])

2 哈尔滨大剧院,马岩松,哈尔滨,2012(图片来源: https://www.archdaily.cn/cn/786563/iwan-baan-zai- dong-ji-pai-she-de-ha-er-bin-ge-ju-yuan-zui-xin-tu-pian?ad_ medium=gallery)

3 蛇行车道,Dissing+Weitling,哥本哈根,2014(图片来 源:https://arcspace.com/article/the-best-new-guides-to- architecturally-famous-cities/)

4 蝴蝶小屋,杰弗里·波斯,香槟,2010(图片来源:https:// www.dwell.com/collection/butterfly-roof-meditation-hut-a29b82d5)

5 门把手,大卫·斯科特,可移动的高山滑雪小屋,哈迪港, 2013(图片来源: https://www.archdaily.com/338700/ alpine-cabin-scott-scott-architects/5130c6cdb3fc4bd6170000 5f-alpine-cabin-scott-scott-architects-image?next_project=no)

6 门把手,阿尔瓦·阿尔托,铁屋,赫尔辛基,1954(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4]74.)

5.2 触觉的补白

与视觉不同,触觉本身就是知觉世界的一部分。是触觉将各个独立的感官体验结合统一了起来,从而使人们身体的内部和外部得到同步的感知。其他的感官系统都无法像触觉那样直接地、真实地与三维世界相连接,也无法切实地参与到实在环境的改造过程里,所以称触觉有补白的作用。如果说在建筑的感官体验中其他感官都是在接收信息,那么触觉自身就是信息的一部分:与建筑存在彼此佐证,提供了建筑实体的实在性——通过触觉人们可以确定空间的边界,同时人们自身也在空间中得到了定位。在寒地建筑感官体验中,触觉通过“连接”加强了人的在场感,使体验在身体内化的过程中得到直接的具身,并引发身体对建筑的情感期待。

冬季里建筑的触觉体验集中在对热量的关注。光滑的材料表面容易带走热量,所以金属、玻璃、冰都成为光滑、坚硬且能带来寒冷感知的符号,并且这些物理属性衍生出如旁观、远离、虚无等知觉意象,继而会产生隔阂、拒绝、独立等情感意识。柔软、粗糙和松弛的材料表面则反之,更容易建立亲切感。所以在设计寒地建筑的问候——门把手2)时,大卫·斯科特(David Stott)即使不采用木材也会用皮料编织的策略以增加表面的粗糙度,使“握手”的触感“更为扎实、有力”(图5),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则认为曲线与肌肤的紧密贴合度更能够展示出温柔的力量(图6)。同时,人们通过触觉体验建筑的纹理、重量、密度和温度,并可以进一步扩展到工艺,将时间有形化,从而强化地方感的体验。在圣本笃小教堂(图7)中卒姆托采用了当地的木瓦,沿用了传统的烧制工艺,颜色会随着空气中的含水量变化而变化,使建筑色彩一年四季从红棕色到灰白色之间过渡,结合整体造型建构出粗糙而又笃定的触觉意向。并且建筑细节中包含了大量的弧线、翘曲,营建出近人的亲密性。另外,卒姆托在《建筑氛围》(Atmospheres)中补充道,材料都是有温度的,通过接触会从身体中吸取能量,所以需要通过调动建筑语素来“调试”体验。温度,既是物理的同时也是心理的,不仅存在于“所看”,还在“所触及之地”[13]。所以寒地建筑触觉体验最终将知觉导向情感,激发了人们对在寒冷中得到温暖庇护的期待。从触觉体验出发的寒地建筑设计可以通过提高人们在寒冷环境中对建筑触觉体验的意愿,建立人与建筑的信任感和亲密感,从而实现建筑对“寒冷”的回避。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可被直接触摸的区域,其材料、肌理、质感等视觉设计都会影响触觉体验。

5.3 行为的综合

从行为出发的建筑知觉建构,促使建筑空间观发生了改变。世界不再是欧式几何中诠释的完全均质的僵化框架,空间和其中的物体无法被严格分开,物体的属性会随着其在空间中位置发生变化而变化。空间和其中作为知觉主体的人也无法被严格分开,因为这些知觉的呈现都需要通过空间与人身体的关联而获得,并依照某个有限的视角呈现出来。由行为作为一种感官方式引发的寒地建筑体验,是通过人身体在空间中的不断位移,将无数的感官体验串接起来,建构成连续的、充满寒地意向的空间知觉的综合。

在冬季寒冷地区,建筑体验者需要从远离建筑的室外空间向建筑移动,靠近建筑、步入建筑,从而获得完整的建筑感官体验。在建筑体验的路径上,体验者每一个位置之前所有的知觉都是当下知觉建构的前设经验。尤其在建筑外部空间,所有被激发出的感官体验共同奠基了对寒地环境的认知和情绪。正是基于这种认知和情绪,身体对即将步入的、作为遮蔽物的建筑提出了保护身体、远离寒冷的体验意向。体验者步入建筑后便是怀揣着这种意向,并结合对建筑的一切过往认知完成了当下的建筑内部空间体验。此时,空间中的材料、形态、氛围等都成为了可以引发体验意向的“素材”,并且所有的素材通过身体在空间中的位移,获得了除自身知觉属性外的位置、温度及时间的向度。由此,体验者可从当下的感知中寻求与体验意向有着对比的或是相似的联想和记忆,在这个思维过程中寒地建筑的综合知觉得以建构。在此,建筑成为了在寒冷环境中对寒地知觉体验的客体,并以身体-空间展开了一系列蕴含寒地意向的场景。霍尔、罗伯特·麦卡特(Robert McCart)、帕拉斯玛在《理解建筑》(Understanding Architecture)中提出建筑认知过程是人们基于行为的知觉建构过程,根据建筑认知过程启发的建筑设计是通过建筑场景的有序切换,来组织感官体验的序列,从而实现人们对环境的在场共鸣。并且这一方法在霍尔的米兰维多利亚门地区规划设计中得以实践3)。此外,在芬兰珊纳特赛罗市政厅的设计中,阿尔托就为建筑体验者设计了一条冬季的室外游走流线(图8):体验者必须穿过覆盖皑皑白雪的繁茂树林,才能发现建筑的一个半掩蔽的扭转楼梯入口,由此构成了该建筑体验的前设知觉——荒僻、孤独、内向;随着人们踏上由红砖砌成的室外台阶,视野抬升,会发现正置身于一个苍茫环境中,周围环绕着低技、质朴的低矮建筑,此时自身被衬托的愈发渺小;站在二层平台上,人们的视线自然被高塔所引导落向围合院落另一端的出口,顺势走下楼梯便可发现市政厅的正门。在建筑感官体验中,身体位置的变化引发了感官素材的陆续出场,造成了知觉不断地起承转合,继而激发了人们连续的联想和意识。在寒地建筑设计中,行为体验是触觉体验的延伸,同时提供了一种将感官体验串接的依据,使人们对寒地的知觉不断被置于变化的场景中,突出了感受的连续性和综合性。

6 结论

建筑永恒的任务是创造具体的、生活的存在象征,赋予我们存在于世的形式与结构[14]。所以建筑的最终意义都是超越建筑,使其所建构的知觉指引我们的意识回归世界以及我们的自身存在被感知。设计应该是能敦促并激发人们积极地思考,实现在建筑体验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完整自身的身体经验并重塑自我认知世界的结构。在寒地建筑的知觉建构中,由寒冷触发独特的由外向内的感官体验,奠基了一切体验的知觉意向,使建筑意识不断在身体内形成具有寒地特色的内省世界,同步投射到外部世界。从感官体验出发思考寒地建筑设计,是对极致功能理性主义的质疑及对寒地建筑本原思考的唤起。这种思考方式的提出并不是为了让寒冷得到客观消解,而是为了敦促建筑师在寒地建筑设计中把身体与寒冷联结在一起,进而使人们更为深刻地了解寒冷、接受寒冷,最终实现和寒冷握手。□

7 圣本笃小教堂,彼得·卒姆托,瓦尔斯,1988(图片来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969c7c0102yrz5.html)

8 市政厅室外流线,阿尔瓦·阿尔托,珊纳特赛罗,1952(图 片来源:https://natchard.com/2014/01/30/saynatsalo-town- hall-exterior/)

注释

1)统觉,是赫尔巴特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是指在人们注意一个事物时,心灵(实在)便与互相认识的事物(实在)发生作用,形成观念,并构成观念体系的过程。

2)帕拉斯玛认为,门把手是建筑与人第一次亲密的握手,是建筑给人的第一印象。详见:参考文献[14]。

3)1986年斯蒂文·霍尔做的米兰维多利亚门地区的规划方案,方案中希望通过一系列的虚实对比,去构建一个城市场景的诞生。霍尔希望人们能在虚实、轻重中来回穿梭,感受环境场所的不断切换变迁,通过放大每个节点以营造一个“静止”的片段场景。该项目的设计图现已在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

猜你喜欢
寒地触觉感官
亚里士多德的触觉科学辨析
基于寒地公园适老化需求的研究——以长春为例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寒地黑土无公害水产品健康养殖发展思路
国内首个“海水稻”寒地育种站设立
我国寒地中小学教师体质及骨密度调查研究
感官训练纸模
感官训练纸膜
船内船外
触摸远隔重洋的你解密触觉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