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勇卫,周宏伟/KANG Yongwei, ZHOU Hongwei
中国传统民居研究在20 世纪历经3 个阶段:1940-1950 年代的创立时期、1960 年代有选择的调查、测绘时期和1980 年代之后有组织的研究时期[1]。源于传统民居的乡土建筑研究,其研究成果在1990 年代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以清华大学的浙赣地区乡土建筑研究成果为突出,从建筑遗产保护视角研究自然与历史环境互动关系中的多种乡土建筑[2]。20 世纪,“乡土建筑”和“传统民居”两个主题学术关注点各有侧重,前者多关注乡土文化、地域特色及现代更新,后者多聚焦建筑的居住文化、民族性以及传统元素的承传:二者都关注民居建筑的保护、分类、文化以及与所在村落的关联性。
进入21 世纪以来,乡土建筑研究围绕乡土再生实践、乡土文化的追本溯源、乡土技术绿色更新以及乡土建筑教育主题展开,在乡土传统与当下及未来对话方面,给传统民居研究以启示[3-4]。2020年4 月16 日,以“中国传统民居”为主题、以2000 年1 月1 日为时限起点搜索,在CNKI 数据库里检索出6748 篇文献(图1),并对关键词共现网络关系作了可视化分析(图2),发现传统民居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民居史、民居分类、民居文化、保护与利用4 个方面,民居史梳理是相关研究的前提,民居分类是基础,民居文化是深化与拓展,民居的保护与利用则将前三者有机串联起来。
传统民居史多关注传统民居的形态、结构、材料发展演变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民居模式、模型和准则。中国历史文献浩如烟海,传统民居相关文献记载较为分散,需要长期而持续的梳理,才能还原其历史场景,构建传承谱系。陆元鼎[5]11-63、孙大章[6]8-55均勾勒了民居建筑的发展史,但多个区域仍然存在缺失,部分时段的内容较为简略。吴良镛在中国建筑历史的梳理中,虽然与传统民居相关内容较少,但对民居人居环境的挖掘极有意义[7]。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03)、 《中国传统村落》(2012)名录以及省级传统村镇名录的相继推出,传统民居关注度日益上升,民居史的梳理也因相关村史的整理而得到加强。
对已消失、数量较大的“文献民居”的复原是认识传统民居全貌的必经阶段,有研究者已开始了对部分区域的复原探索[8]。受研究资料和样本所限,零散史料不足以全面复原无实例传统民居,通过田野调查访问,从民居形态、营造技术、居住意识视角入手,获取并拼接多样素材,才有可能使复原成果接近真实。当前,民居史研究利用史学文献主要从“有什么”建筑文献到解释“是什么”建筑的路径展开[9]。
传统民居史梳理有来自考古发掘的补充,特别是先秦、秦汉时段的民居情况。杨鸿勋[10]、宿白[11]将建筑考古延伸至微观环境,参考考古发掘成果,尝试性复原无实例的传统民居。随着大量民居遗址的新发现,将有更多的民居文献描述得到印证。乡土建筑口述史的研究也受到重视[12],主要针对乡村传统建筑,特别是民居建筑。
近年来,传统民居史的中西比较、古今对照以及更为具体的建筑空间形态、构件及饰品发展流变等成为建筑史、艺术史学界共同关注的课题[13]。但区域民居发展史及民居建筑构件专题史的研究还有诸多欠缺,亟待补足。地域性的民居史在不同时段其研究情况有较大的不同,全域性的民居发展阶段探索应先于地域性民居。传统民居历时、动态发展过程的梳理为某一时段的民居分类创造了条件。
1 传统民居相关文章数量年度走势
2 传统民居关键词共现网络 (1.2数据来源:CNKI,康勇卫改绘)
表1 2000年以来传统民居/乡土建筑丛书出版一览(绘制:康勇卫)
传统民居分类是民居形态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民居形态特指反映民居建筑外观、结构框架、平面布局、内外空间所围合的居住形态。民居的分类一般聚焦于共时、静止的建筑形态。中国传统民居分类方法较多。孙大章以空间组合为标准,将民居分为庭院类、单幢类、集居类、移居类、密集类和特殊类6 大类[6]65。赵新良归纳了12 种分法,并提出地域文化分类方法[14]。空间组合与地域文化分法分别基于民居本身特征、影响民居发展的外在因素。2014 年,省域民居分类得到重视,各地归纳出599种民居类型[15]。但衍生的问题相伴而来,诸如区域间多有重复命名出现,有些类型指向不明,有些类型名异实同,有些类型名同实异,并不能准确地反映民居类型的区域特征。无疑,省域民居分类结果为进一步的类型研究提供了基础性资料。
传统民居分类,一般聚焦于单个或少数几个特征,而作为分类结果的类型,往往是更多空间特征的聚合。传统民居类型是以特定历史民居类型(原型)为基础,在居民主观能动性和外界环境影响双重约束下,不断分化、整合而形成的。汪丽君、舒平在梳理部分国家建筑类型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析出原型类型学、泛型类型学和第三种类型学,并从类型学架构中解析出新理性主义建筑类型学和新地域主义建筑类型学[16-17]。刘晓宇对建筑类型学及其方法论做了进一步解读[18]。
不论是原生型还是派生型,都可能存在基本型、发展型、特殊型,此为历时纵向的类型过程,具有可变性与过渡性特征。张一兵运用考古层位学方法,将建筑形态细化为整体、单元、组件、构件4 个层次,并基于历史建筑的命名和等级划分的特征来界定,提出建筑文化类型分类系统[19]。该分类系统适用于微观空间尺度,要构建适宜于宏大空间的分类系统还需更多的聚合。民居类型系统圈定了影响范围,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民居类型彼此交叉影响。如果将影响时段拉长,同一类型的不同民居文化圈就会层叠成民居文化层。民居文化层呈现面既有显性的外观式样,又有居民日常生活的隐形层叠。
传统民居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民居文化、居住文化两方面。民居文化依托建筑文化景观,民居景观多有象征意义的成分,较易识别;居住文化体现在居民居住习惯及民居内外布置讲究方面,注重民居文化氛围的营造,既有室内空间布局讲究,也有民居建筑外在环境的选择讲究。
陆元鼎、杨谷生从哲理观、宗法观、环境观和思维观,对传统民居文化做了深入分析,认为传统文化对民居营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5]64-77。易涛从生存文化、商贾文化、祈盼文化视角,对部分区域传统民居的文化背景、文化理念和时代审美观念做了探索,认为生计文化对传统民居的营建有重要影响[20]。以上研究从文化结构层次角度,探讨了文化对民居的影响。从民居建筑本身来挖掘其文化内涵,王振复在历史时期的独特建筑样式及风格方面做了尝试[21]。之后,传统民居时间转换和空间对比方面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施维琳从建筑材料、传统技术和精神意义3 个方面,对中西传统民居 (以西欧为主)进行了比较研究[22]。龙彬则从传统民居与现代民居的差别入手,探讨传统民居的空间组织、材料、建造技术的现代转译[23]。可见,研究者从关注民居文化生态开始,已发展到对民居生计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多样解读。
近来,也出现了较为综合的研究。傅熹年在建筑实物材料、文献记载的基础上,从古代哲学思想、伦理观念、礼法制度、文化传统、艺术倾向、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甚至民间迷信等社会和人文诸方面,对建筑体系形成与发展的作用进行了全面论述[24]。
如果说民居建筑文化是营建者文化心态的反映,体现在民居的形制、布局、材料结构、颜色、装饰、支撑架构、工艺特色等方面,那么居住文化则反映了居民“乔迁”或宅主更替之后的持续影响以及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传统习俗。周边环境对居民持续追加的诸多影响也是居住文化的反映面。
一般来说,民居文化有其稳定性,比较容易追踪其演进脉络,居住文化则关注居民个体行为,居民个人行为具有多变性和多样性。居住文化能反映居民对内外空间的陈设布局思想,以居住文化史主题研究为多。林永匡对居住文化发展史的总结尤为精彩,对民国期间多种住宅文化做了重点梳理,由此提炼出居住文化的构成与特色[25]。张宏从居住学视角,重点对居住原点空间的文化传承做了阐释[26]。
更微观的研究有:任军从文化的空间、要素、意境3 个层次对传统庭院进行了分析,并探求其传承途径,对建构庭院文化具有借鉴意义[27]。“局外人”的关注有:陈喆考察了人类传统民居建筑单一空间、复合空间、院落布局情况,揭示其蕴含的家庭伦理意义[28]。要了解具体的居住文化,应先完成解读者“心中的风景”与当时居民心境的对接。从解读当时庭院营建者的心境到搭建古今居民的对话桥梁应成为当前研究新的关注点。
3 中国传统民居研究趋向甘特图
4 传统民居研究巨系统简图 (3.4绘制:康勇卫)
5 江西赣县白鹭村传统建筑一角(图片来源:中国传统民居信息采集系统)
6 江西赣县白鹭村规划图(图片来源:1949年赣县鹭溪钟氏联修族谱第一修)
关于传统民居文化,古今、中外、地域间居住文化的对比研究还有待深入。民居文化传承与现代转换方面的研究还少有深入开展,省域层面的成果系统性不足,现有民居文化研究的脉络和体系尚未成形。居民居住文化及案例间的对比有较多关注,系统的文化梳理还显不足。地域性民居建筑文化研究集中在小尺度空间,多为微观实证研究。
研究传统民居问题主要目的是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如何保护和利用?彭清培以湘西地区土家族历史文化村落为例,以传统民居价值特征为依据,将其保护利用划分为原真性保护利用、生活性保护利用、功能置换性保护利用、易地保护利用等4 类保护利用方式[29]。孙磊磊基于微更新视角,对苏州古城民居从“形态保护、功能再生、绿色建构”3个方面进行了修复性与创新性更新[30]。刘英杰认为传统民居保护要与地域文化相结合,依据传统民居及地域文化的相关保护原则[31]。
传统民居的保护主要沿着两条线延伸。一是“软性”的法律保护,即通过制定、完善相关的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进行顶层保护制度设计。例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 (2013)以及部分省、地市的“传统村落保护条例”颁布与修订;二是“硬性”的系统性工程保护,即在相关保护制度框架下通过选择代表性村镇聚落的多所民居建筑进行整体性工程保护,使传统民居保护由单体保护走向整体保护。比如肖大威团队主要选择华南片区村镇作为案例,提出了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技术体系,开展了相关的保护实践[32]。
“传统村镇”主题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系列成果为区域传统民居保护提供了诸多可推广的示范样本1)。风土建筑主题研究在建筑样本保护及其周边历史环境的复原再生方面为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利用树立了工程示范以及与国际对话的样板2)。如果说保护是预防性的,那么修缮和增补则是损坏后的谨慎预后保护。乡土建筑保护理论探索成果为传统民居的保护提供了一定的参考[35]。
传统民居保护后再利用方式主要有:传统文化展演、村落公共服务、商业旅游服务、办公及认养等[36],其中发展旅游是最常用的利用方式。俞世海提出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传统民居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发展模式[37], 某种程度上可以调和传统民居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近年来,迫于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传承危机,数字化手段已大量运用到技艺的复原与整理过程中。为满足传统村落及传统民居爱好者的旅游体验,虚拟现实技术参与到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展示之中。
以上是传统民居4 个研究主题的内容梳理,主要从建筑学视角展开。年度或者阶段性的总结,中国民居建筑学术研究会持续推进,以民族性、区域性为研究主线。期间,南方民系研究路径得到延伸与丰富(表1),但并未在多元开放中取得集成性突破。与之相伴的乡土建筑、风土建筑研究主题从多个方面促进了传统民居研究水平。近20 年来,传统民居研究在历经阶段总结、保护与大普查、多学科研究3 个阶段后,多学科、多视角的集成研究成为新趋势(图3)。
从以上4 个研究主题,基本概括了20 年来中国传统民居研究进展的主要方面。如果说20 世纪的传统民居的研究处在“满天星斗”式的测绘累积阶段,那么21 世纪的传统民居研究已进入多视角、多元化时期。20 世纪多关注重点民居的保护问题,21 世纪则关注广域民居的保护问题。一般来说,某一时段的分类是认识民居建筑的基础,有了一定数量的累积,民居类型以及民居史的梳理就水到渠成,后来人对民居文化的发力也就顺理成章了。如果说20 世纪民居研究带有理想主义的话,那么2003 年以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名号的陆续批复以及2014 年组织的传统村落、传统民居信息大采集工作,有保护危机之下的现实主义味道。在保护主线的引领下,民居发展史、民居类型、民居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必然更加全面、系统、深入。具体来说,传统民居建筑构件专题史,传统民居外观式样、隐形的文化脉络和传统营造技艺的挖掘,以及基于数字化的集成综合保护与展示等方面是未来研究的趋势方向。随着文献选取范围的扩展,其研究正向着重回答“为什么是这样”的方向转变。如此一来,传统民居研究的学科交叉性不可避免,随着研究视野日益开放,大数据集成化研究将加速传统民居研究巨系统的形成(图4)。
近期,传统民居研究已受到建筑学科以外的多学科研究者的关注,如地理学者从文化景观视角关注传统民居建筑,对民居的研究正从宏观向中观转变。具体来说,是基于区域传统民居的选址、空间布局、建材及装饰特色等内容,尝试探寻中观尺度的历史过程、地理格局、动态机理,为传统民居宏、微观空间尺度的转换创造条件。这个条件除了考虑时间上的“传统”过程,还有空间上的地域格局。
7 浙江湖州南浔古镇民居
8 江西吉水县燕坊村传统民居一角
9 江西遂川洛阳村客家彭宅正立面 (7-9摄影:康勇卫)
10 江西东乡吾溪村传统民居鸟瞰(图片来源:中国传统村落信息采集网)
从时间、空间两重约束入手,研究微观尺度的民居建筑,将完成民居研究从静态到动态、时段到过程、分布到格局、成因到机理、单体到聚落的研究路径的突破。中观视角切入的研究者正在尝试围绕影响传统民居因素单要素或多要素文化分区,尽管有时偏离了传统民居特征本身,但文化地理学以及建筑遗产复原再现视角的积极探索正在扭转这种趋势。
远期,保护与利用主题将长期主导传统民居研究方向。长期积累,民居通史、民居类型学、民居文化学将取得新的成绩,比如全国及区域性的民居史将出现,不同历史时期的民居分类将得到丰富,区域传统民居类型的总结将更加系统,以此为基础的民居文化分区将成为可能。随着研究内容的日益拓展及研究成果的不断丰富,最终有可能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民居学”。数字化保护利用实践的不断推进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多元化尝试,系统、集成的研究成果将支撑起新学科的长足发展。□(致谢:感谢江西师范大学建筑系段亚鹏博士宝贵的修改建议。)
注释
1)2003年以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延伸至历史文化村镇。于是就有了各级村镇名号的陆续批复,相应出现了保护规划潮。为规范保护文本,提升保护技术,科技部、住建部自2006年以来,设立历史文化村镇、传统村落保护研究的专项支撑项目,兼顾保护工程区域示范效应及保护技术的系统集成。
2)风土建筑是指城乡中那些具有很强风俗性、地域性和历史性特征,并且在现实生活中沿用的老建筑,由民匠所建,遵从因地制宜、因材施用原则[33-34]。风土建筑特别强调地域特色,对景观样式、技艺优劣等方面的对立不十分强调。近年来,“风土建筑”主题对遗产再生、复原技术、谱系基质及以此为基础的分类关注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