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承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毕业生人数年年递增,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在重重压力下如何对当前就业形势进行归因,不但影响到其认知、情绪,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将采取什么行动应对就业所带来的挑战。
压力即人的内心冲突及与之相伴随的情绪体验的。Lazarus提出认知的交互作用理论,认为压力是人的需求与其处理自身需求的能力之间的关系,是对自身需要与资源的认知评估过程[1]。大学生由于自身社会角色的特殊性,易产生压力,同时有研究表明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直接原因正是学校环境中的各种压力,诸如学习压力、情感压力、竞争压力等[2]。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健康处于中等水平,在就业过程中会体验到比较持续的、强烈的负性情绪,并且这种负性情绪情感体验过早地出现在大学低年级学生群体中[3]。
心理学将归因理解为一种过程,指根据行为或事件的结果,通过知觉、思维、判断等内部信息加工活动而确认造成该结果之原因的认知过程[4]。归因研究的先驱海德(F.Heider)于1958年出版专著《人际关系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率先将人类行为的原因进行分类。为了进一步探寻归因对人心理及行为的影响,韦纳(Weiner.B.)提出动机和情绪归因理论。韦纳认为人们倾向于探寻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原因然后据此采取相应的行动方案,并提出了归因的三个因素,即:部位(外部x内部)、控制性(可控x不可控)、稳定性(稳定x不稳定)[8]。想要弄清楚归因与人们的动机、情绪和行为的规律性关系,就必须先弄清楚人们会做出哪些归因[4]。研究发现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会对自身就业条件进行评估,评估的结果会影响到学生的就业认知及其归因。不客观的归因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甚至会出现回避、退缩等行为,严重者产生心理疾病,出现消极厌世、不适应社会生活等适应性障碍[2]。研究大学生对就业压力的归因,最终目的是帮助大学生群体了解自身心理状况,矫正不良归因方式,合理进行就业规划,同时希望向学校等教育机构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因此本研究除了调查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外,还以韦纳的动机和情绪归因理论为理论基础,探究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归因方式,寻找其与就业压力之间的联系。
本研究拟以昆明市大学生为例,考察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现状及其归因方式,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本次采用方便抽样,在昆明选取5所学校进行抽样,发放问卷550份,收回550份,回收率为100.0%。使用平均值填充法(Mean/Mode Imputation)填补缺失值(不包括人口学数据),删除存在规律性的填答、缺失数据10%及以上的无效问卷23份,有效问卷527份(有效率95.8%),剩余519名有效被试样本。
《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包含三个维度(心理体验、生理反应、行为表现),共计17个条目,问卷信度为0.879;《大学生就业归因问卷》包含4个维度(就业准备、性格因素、教育和就业环境、岗位限制),共计21个条目,问卷信度为0.876。
研究发现不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差异并不显著。
已有研究认为,在某些方面(如社会环境、专业因素上)女性大学生感受到的就业压力比男性大学生更强烈[17],本研究中就业压力的心理体验、生理反应、行为表现三个维度,女性大学生的均值显著高于男性(p<0.05)。
此外就业压力也与大学生的年级有关。在心理体验维度,年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F=6.166,p<.000)。在此基础上进行Scheffe 检验,结果表明一年级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心理体验显著低于三年级、四年级大学生(p<0.05)。
如表1所示,不同的归因方式与大学生就业压力各个维度都具有显著的正性相关关系。但在心理体验(r=0.56,p<0.01)、生理反应(r=0.42,p<0.01)、行为表现(r=0.49,p<0.01)三个维度中,将就业压力归因于教育和外部环境的归因倾向与压力水平的相关性较其他归因更强。
表1 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控制人口特征变量的情况下,分别进行归因倾向对就业压力的回归。由表2可知,将就业压力归因为教育与环境的归因方式,对就业压力心理体验(r=0.522,p<0.001)、生理反应(r=0.275,p<0.001),行为表现(r=0.286,p<0.001)均具有极其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其次,将就业压力归因于岗位条件限制的归因方式对就业压力各个维度也具有正向影响作用,且对心理体验(r=0.235,p<0.001)和生理反应(r=0.112,p<0.05)两个维度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
表2 回归分析结果
将就业压力归因为求职者性格因素、就业准备不足的归因倾向,分别对就业压力的心理体验、生理反应两个维度具有反向影响。虽然这种影响并未达到显著水平,但仍应该给予重视。
本研究证实女性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显著高于男性大学生,与以往研究结果吻合[6],这可能是由于部分岗位聘用存在男女差别,使女性在求职中遭受到性别歧视和偏见,从而感受到更强烈的的就业压力。此外,这一结果可能也与女性普遍比男性更加敏感细腻,容易感受到压力有关。
本研究还发现在就业压力的心理体验维度上,存在显著年级差异:一年级大学生与三、四年级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存在显著的差异。四年级大学生所体验到的就业压力,并未显著高于二、三年级,这一结果不同于其他以往研究[6]。我们认为这可能是由于目前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使低年级学生也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和就业担忧,于是体验到与大四学生类似的就业压力。这提示学校心理辅导机构,在开展工作时也应该重视低年级学生。
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5],不同归因对象对个体具有不同的心理距离,人们倾向于对成功事件做近距离归因,对于失败事件做远距离归因。本研究中,将就业压力归结为教育与环境、岗位条件限制的远距离归因,相较于将就业压力归结为求职者性格因素、就业准备不足的近距离归因,对于就业压力具有更强的正向影响。也就是说,将就业压力进行远距离归因可能使被试感到更强烈的压力。
已有研究表明,就业压力对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与心理问题呈正相关[6]。不正确的归因,将有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甚至引发逃避、发泄等消极应对方式,严重者很可能产生适应性障碍。这为大学生就业指导以及心理健康干预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些线索——压力疏导或许可以从归因方式着眼。
此外,有研究者推论:对压力事件做远距离归因的被试适应后果差,对压力做近距离归因的被试适应后果较好[7]。而就业压力归因究竟会对被试的适应后果产生怎样的影响,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就业压力疏导工作应重点关注女性。本研究发现,女大学生对就业压力的感受显著高于男性大学生,因此在进行就业压力疏导工作时应该重点关注女性。
二、三年级大学生在就业压力的体验上与四年级学生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就业压力的体验并不局限于高年级学生,大学生对就业压力的体验很可能是从低年级就开始产生的,因此有必要及早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压力的疏导可以从归因方面展开。将就业压力进行远距离归因可能导致更强烈的压力,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压力的疏导工作时,可以引导其更多的将就业困难归因于自身准备不足等近距离因素,减轻就业压力的负面影响,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就业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