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一轮备考如何提升备考实效是每位高三教师都要面临的一个课题,现在的高考都是依托材料考查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因此,通过史料教学进行备考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应如何精选史料与如何运用史料开展备考。以笔者之见,科学合理运用高考真题开展史料教学不失为有效的备考策略,因为高考真题都是经过反复打磨、精雕细琢的,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合理性、科学性与导向性。
众所周知,现行中学教学实行“一标多本”,这决定了高考命题不可能只依据其中某一个版本的教材单独命题,所以,无论教师采用哪个版本教材开展备考,都可能存在知识的漏洞。因此,查漏补缺成为了备考时无法回避的教学环节,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浅谈科学合理运用真题进行查漏补缺的具体做法。
汉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笔者先让学生根据人教版必修一的教材内容归纳汉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学生比较容易地得出了如下答案:推行推恩令,使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设立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督,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笔者又呈现了2017 年全国卷Ⅰ第25 题的材料(见表1),并让学生归纳它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材料一
表1
学生经过研读,得出了如下结论:郡、国越分越多,越分越小,地方势力被削弱,中央权力得到加强。通过该真题的材料,一方面及时巩固了“推恩令”这一知识点,另一方面也较好地训练了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笔者继续追问学生:关于“汉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还有什么答案需要补充?笔者又抛出了2019 年全国卷Ⅰ第25 题的材料,让学生提取它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材料二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 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 万钱。
在笔者的引导之下,学生得出了如下结论:朝廷通过强制性手段逼迫诸侯王购买“皮币”,以此打击诸侯王的经济实力,从而达到削弱诸侯实力,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笔者进一步讲述:汉代除了在政治、经济方面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文化方面还采用了什么举措呢?笔者顺势呈现了2019 年全国卷Ⅱ第25 题的材料,并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的原因。
材料三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
经过思考,学生比较一致地认为,其原因是董仲舒的新儒学为了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最后,笔者让学生根据教材必修一、二、三及上述内容,归纳汉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综合学生的意见,总结如下:政治方面,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削弱王侯国权力,加强中央集权,设立13 州部,每部派刺史,作为地方监督机构;经济方面,实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征收重税等措施,消除地方割据基础,打击地方势力;思想文化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思想统一,设立太学,察举人才,选拔官吏。
由此可见,笔者通过科学合理地运用上述真题,较好地实现了对“汉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的查漏补缺。
分封制是高考的常考考点,但部分教师对分封制的影响的讲解过于简单,只是根据教材的描述简单概括: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仔细分析真题后会发现,上述概括难以满足高考需要,于是,笔者让学生根据2017 年全国卷Ⅰ第24 题的材料分析分封制的影响。
材料四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通过对材料四的分析,学生得出了如下结论: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的统治疆域,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从而推动了文化交流与文化认同。因此,关于分封制的影响,笔者根据该结论补充了如下内容:有利于文化交流与文化认同;对今天姓氏的起源产生了重要影响,如宋、鲁、郑、陈等姓氏起源于分封制的诸侯国国名;对今天省份的简称产生了重要影响,如山西简称晋、山东简称鲁,均与分封制的诸侯国国名有关。
人教版教材只是在“历史纵横”栏目里对墨家思想进行了简单的叙述,其主张简要概括如下:兼爱、非攻、节俭、尚贤。为了有效开展对该知识的查漏补缺,笔者呈现了2018 年全国卷Ⅰ第24 题的材料。
材料五《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学生根据材料“‘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机械制造”等信息概括出如下结论:《墨子》具有朴素的科学思想。据此,笔者及时将该内容补充到墨家的思想主张中。
笔者认为,通过上述做法,可以达到如下几方面的教学效果:第一,有利于查漏补缺;第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第三,有利于提高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第四,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唯物史观素养。
在一轮复习时,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与认知能力,但也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式。教师应该如何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科学合理地运用真题进行了一定的尝试。
笔者让学生阅读人教版教材必修一的如下叙述: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置了许多节度使。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实际上在政治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经济上控制着财权,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力,往往发展成为割据势力。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持续一百多年,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笔者让学生概括自己对唐朝藩镇的认识,学生得出了如下结论:唐朝藩镇享有较大自主权,安史之乱后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针对学生的上述认识,笔者呈现了2018 年全国卷Ⅰ第25 题的材料。
材料六
表2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经过研读,学生提取了如下信息:“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拥重兵以自立”“不上供”的藩镇只占少数;大多数藩镇官员由朝廷任命,需要向朝廷缴纳赋税,担负着“防骄藩”“守边疆”“防盗贼”的功能。由此可见,材料六表明,“安史之乱”后并非所有藩镇都成为割据势力,这在一定程度冲击了学生关于“藩镇割据”的思维定式。
根据人教版教材必修二的叙述:明清两代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而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破坏工商业的正当经营,以致影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部分师生很容易由此形成“明清始终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的思维定式,为了打破这一思维定式,笔者抛出了2019 年全国卷Ⅱ第27 题的材料。
材料七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
据材料七可知,清代中期,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显然,该真题反映的信息与教材观点不一致。笔者向学生强调道:“历史的重要原则在于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因此,不能机械简单地死记硬背一些结论,而应该忠于材料,从材料中得出结论。”
根据人教版必修二的叙述: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学术界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明朝中后期,在著名的丝织业中心苏州和杭州,一些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利用积累的资金,购买几张至几十张织机,开设机房——手工工场,雇佣几名至几十名机工进行生产,“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两者形成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据此,学生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即在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的丝织业部门出现了雇佣与被雇佣的资本主义萌芽。为了打破这一思维定式,笔者让学生仔细阅读与分析2018 年全国卷Ⅰ第26 题的材料。
材料八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
学生经过仔细研读得出结论:北宋前中期,在四川的制盐业部门出现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由此可见,材料八反映的信息与教材观点发生了冲突,较好地打破了学生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思维定式。
总之,通过上述案例,科学合理地利用高考真题不仅有利于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唯物史观认为,一方面,历史是多元复杂的,另一方面,历史是动态发展的。因此,在备考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运用一分为二与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史观评价历史,有且只有这样,才可能更接近客观的历史。遗憾的是,部分师生往往习惯于采用片面与静态的方式评价历史,使历史失去了本来的面貌。针对上述情形,笔者尝试科学合理地运用高考真题以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素养。
部分学生认为中央集权制度“百害无一利”,为此,笔者抛出了2019 年全国卷Ⅱ第24 题的材料。
材料九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经过思考,学生认为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的原因在于秦国的强大。秦国为什么能够强大呢?学生认为是得益于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最成功之处是什么呢?有些学生认为是承认土地私有制,有些学生认为是奖励耕战,还有些学生认为是建立县制等。据此,笔者追问道:“商鞅的这些举措为什么能够实行呢?”学生们答道:“中央集权。”其实,秦国能够完成一批大型水利工程的原因也在于中央集权,因为它有利于组织和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据此可知,中央集权并不是“百害无一利”,而是有相当可取之处的。那么,中央集权还有哪些可取之处呢?学生们经过探究,得出了如下结论: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从而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交融。
据笔者看来,通过上述做法,可以较好地增强如下两方面的教学效果:一方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素养。
人教版必修一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外交的背景是这样叙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与激烈斗争,成为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美国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部分学生根据上述叙述,简单、机械地认为,二战结束后,中共一直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处于敌对状态,实行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的“一边倒”外交政策。为了纠正这一错误认识,笔者呈现了2018 年全国卷Ⅰ第30 题的材料,并让学生归纳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
材料十1948—1949 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
在笔者的引导与学生仔细研读后,达成了如下认识:新中国成立前,英、法、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曾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中国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中共中央认为,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由此可见,新中国成立前,英、法、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共并不是一直处于敌对状态,双方都曾试图探求建立外交关系的可能性,只是由于国家利益、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最后没有把“可能性”转化为“现实”。简言之,二战后,中共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并不是一直处于敌对状态,也不是一味地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通过材料十,一方面深化了学生对“一边倒”外交政策的认识;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评价历史的唯物史观素养。
综上所述,科学合理地运用高考真题进行备考是一个既简单又有效的备考策略,希望广大师生多研究高考真题,提高备考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