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念来
东营市利津县陈庄镇薄家小学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因此,素质教育必须重视与加强对创新精神的培养。小学科学教育是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其独特的培养作用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小学科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探索科学现象的习惯,为未来的创新能力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创新意识培养是小学科学教育的核心。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科学的认识还处于朦胧阶段,创新意识还未萌芽,因此,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首先应通过感官上的感受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然后通过实践操作来逐渐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教师应重视实践操作对学生的影响,在课堂上应尽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这样学生就会在强烈的求知欲望的驱动下主动学习,认真观察实验过程,同时对实验进行积极的探索。科学课程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能够完成实验过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形成观察思考分析科学现象的习惯,并在实验中探索如何再创造,进而发现再创造所需要学习的知识。而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知的知识来完成实验,鼓励学生大胆探索新知识,确保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知识去探索新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再创造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小学科学教学的目标之二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使学生具有充足的动力去学习与探索科学。实验过程中所带来的感受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探究欲望,因此,富有情趣的课堂教学情景创设,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成为促进学生不断探究科学。科学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并为学生提供讨论与质疑的空间,鼓励学生去挖掘问题、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创新能力培养奠定基础。例如教学火山喷发原理的时候,可通过多媒体展示火山喷发视频,然后利用动态图对火山喷发原理以及火山喷发所带来的后果进行讲解,让学生更真切的感受火山喷发的威力,使学生明白在火山灾害面前人类的渺小,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课本中的知识思考如何应对火山灾害。当学生提出各种应对措施后,教师可继续提问,让学生继续思考回答问题,这样通过不断提高问题的难度促使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小学科学教学的目标之三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必须创新教学方法,使科学教学能够顺利实施。首先,教师可为学生创造实践学习机会,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观察与课本知识相关的科学现象。例如教师可举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让学生说出这些物体属于什么物质?在生活中具有什么作用?教师则引导同学进行研究思考讨论,鼓励学生们发挥想象力,尽量的挖掘物质的各种潜在作用,促使学生扩大思维空间,形成创新意识。实验课是科学教学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对与课本知识相关的实验多加探索研究,以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的思维作纵向的扩展,这样能更有力的推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
课堂教学创新是促进科学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体现教学改革创新成果的重要表现。只有在教学中不断融入创新内容,才能为学生拓展思维能力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启发,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习惯的目的。小学科学教学应从实验活动入手,在改革教学方式的同时,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融入更多的科学创新内涵,使其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的养成。尤其要注意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与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科学的习惯。创造力的培养非一朝一夕所能达成,小学时期所养成的创新思维习惯能使学生持续保持对科学的思考、探索,逐渐形成感知新知、创新科学的创造力。例如在进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的教学中,学生会触及到很多新知识,教师可让学生观察寻找校园中一切具有生命的物体,说出这些物体的生命特征、繁殖方式以及生存变化等情况,再详细讲解生命体的内涵,让学生明白,在自然界中不仅存在“有生命的物体”,还有存在很多“非生命物体”,它们与人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讨论,让学生在探索中逐渐建立起科学知识体系,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的养成。
小学科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是知识教育,此外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为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养成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小学科学教师应积极探索更有效的培养途径,使小学科学教学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